【舌尖上的徽州94】喝过这个汤的人,最年轻的都奔四啦!
【舌尖上的徽州94】喝过这个汤的人,最年轻的都奔四啦!
司马狂/文
五·一回家的时候,因为到家比较迟,过了饭点,米饭有些吃不下,突发奇想地央着母亲给我泡个酱油汤。那一刻,孩提时代的记忆纷纷涌了上来。一碗在我徽州乡野间最是常见不过的酱油汤,却蕴藏着我们多少的回忆。我生于80年代,那时候喝个酱油汤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90年代往后的人,兴许连酱油汤为何物都完全不知道了吧。
在我小的时候,学校是要放农忙假的。依旧是在我小的时候,茶叶是很少有明前茶的,大多数的茶叶都是直接采摘大叶子,直接卖给村里的茶厂。于是,差不多就是在每年五·一前后,农忙假就如约而至。这个假期,为农忙而生,而吾乡最是农忙时候,也就是茶季。于是,我们又管这莫名多出来的假期叫做茶假。茶假时,不仅家长们忙忙碌碌,老师们也是需要回家采茶的。尤其是家长的忙碌,就造成了孩子们没有人给做饭。于是,父母提早煮好饭,留着给放学的孩子们自行解决肚子饿的问题。但彼时乡间何来冰箱,菜是断然不会提早炒好的。饥肠辘辘的我们,只能用稚嫩的双手,摇摇晃晃的端起热水瓶,给自己泡上一碗酱油汤。
其实这个汤,冠以酱油汤之名,还是有点冤枉它了的,毕竟除了酱油还有最为紧要的猪油。取一个大碗,放在灶台上。用筷子或是勺子,从徽州人家家户户都有的猪油罐中,擓上一点已然结晶的猪油,置于大碗之中。再倒入适量的酱油,切记,千万不要放味精、鸡精之类,那样会使得酱油汤迷失本来的味道。也不必放盐,因为酱油本身就有咸味。当然,你是重口味患者,自当别论。接着拿起热水瓶,直接把开水倒入碗中。那个水温的高低,决定着猪肉消融在水中,所需时间的长短。待到猪油充分融于水中,一碗酱油汤也就做好了。你看,是不是非常简单?年幼的孩童也能独自操作,五脏庙自然就能平息“纷乱”。
当然,上面说的是最基本的酱油汤做法。若是为了美观,则可以在汤中加入一点葱花,色泽的搭配自然好看许多,不过对于味道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我们那时候,真正喜欢加入的,主要是“鸡菜”、腌菜、萝卜枣之类的。这些腌制食材,经过开水的浸润,慢慢舒展身躯,会产生一种有别于常规状态下的味道,非常好吃。后来,家里条件稍微好了一些,我还在里面加过榨菜。只是那榨菜并非当下常见的袋装物,而是一大颗的榨菜,切成片或者是丝。如今看来,不仅是酱油汤少见了,就是那大颗的榨菜,也鲜有露面。
大人们,或许是拿酱油汤当成汤或是菜,一口饭一口汤。孩子们,则大多数是把酱油汤,直接泡到米饭中。这个或许可以叫做,酱油汤泡饭。你别说,就是这么简单的一顿操作,那原本难以下咽的白米饭,瞬间就能连干好几“路大”。如今仔细想想,或许是那时候,家里穷,难得有见到荤腥的机会。这一丢丢的猪油,其实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比如今吃上一顿红烧肉,还要过瘾。
现在,再端着碗,喝着那碗酱油汤,旧日的味道,闪现在眼前。那味道,印刻在我的骨子里,融化在我的血液中,深藏在我的记忆里。只要那碗酱油汤,再度呈现在我眼前,似乎一切都不曾远去。或许,这才是舌尖上的徽州味道。无他,此物便是乡愁。朋友,看罢文章,不如立马冲入厨房,也给自己泡上一碗酱油汤。让我们隔着屏幕,透过文字,各自端起碗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