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10月22日,教育部在山西省长治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总结近年来各地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教学工作经验,分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下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加强教学工作,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强调:各地要聚焦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中心任务,增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针对性实效性。内外要协同。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要深化招生入学改革、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净化社会育人环境、巩固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教育评价改革难以深入,存在“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帽子”所谓“五唯”等顽瘴痼疾,不仅仅有学校的原因,同样有政府、家庭、社会(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由过去评价党政、学校、教师、学生四个维度,变为评价党政、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五个维度,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和指标,特别增加用人评价改革这个维度,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要落实教育评价的综合改革,政府、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必须五位一体,协同发力,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改变以升学率、“一本率”甚至“北清率”评价教育部门、评价学校的做法,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给升学率、“一本率”高的学校发贺信,不以此给学校校长论功行赏,不给升学率、“一本率”高的学校追加各类先进指标。要确立并在当地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适合的教育”等理念,落实地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学校的均衡发展,对学校和教师落实综合评价,特别是增值评价。继续加大对社会上教育培训机构治理的力度,消除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乱象,不让其误导教育改革和发展,误导家长和学生。

其次,学校不给毕业班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以学生考试成绩论英雄,作为评绩效等第、评先推优、职称晋升的唯一依据;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视并开足开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

第三,教师要落实科学育人的理念,着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眼里、心里要有学生,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某方面落后的学生;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差的唯一指标,要将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增值评价结合起来,做“四有好教师”、学生成长的“四个引路人”。

第四,家庭要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成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孩子健康成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适合的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不盲目跟风,不搞“弯道超车”,不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共同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最后,社会要彻底改变选用人才重学历轻能力、“学历高消费”、“名校效应”、“学历歧视”,彻底改变用人过分注重高学历高文凭甚至非名校、海归不要的用人导向,要形成以品行能力选人、靠岗位需求取人、凭实绩贡献用人的导向和环境,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减压;公务员考试必须将学历要求确定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强调受教育的类型、方式、层次等,只要品德合格、有能力、适应岗位要求就可报考应聘;各级各部门各地各单位在人员招录招聘中要自觉执行“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不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做到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招聘、职称评聘、职务职级晋升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同等对待”,自觉落实“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用人要求,要让社会选人用人风气和导向发生根本性变化。

只有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五位一体,形成共识,协同发力,才能使教育综合改革这个难啃的硬骨头被攻克下来。

(0)

相关推荐

  •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参与上海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课题调研一瞥 参与了两次由民进市委主委课题"上海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调研座谈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协和教育集团卢总校长在介绍情况时引用的这首日本小诗: 我 ...

  • 追求自然之美,培育仁善之心

    7月9日下午,随党派课题组走访嘉定一中.聆听了该校及8个区教育局有关教育评价的情况及党派领导的讲话后,对正在我国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进一步加深了印象和意义的深入了解,任重而道远. 教育评价是牵动我国教 ...

  • 王殿军:评价的指挥棒不变,很难真正实际意义上改变教育现状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特级校长 王殿军 尊敬的各位教育同仁,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如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今天我想利用 ...

  • 官宣!中小学教师工资重大变化!

    "风彩内蒙古"与您共享微时代的精彩 近日 人社部.教育局相继发声 针对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等问题 人社部: 中小学工资分配向班主任等一线教师倾斜 10月23日下午召开的贯 ...

  • 如何加强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心得

    教师是课程改革主力军. 教师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课改成败. 只有创新意识.敢想敢创造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只有个性的教师 ,才会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 因此,建设教师队伍.完善教师队伍,发 ...

  • 郑州课改:在奔跑中调整姿态

    一项改革,经过20年的坚守与创新,从"道德课堂"到"评价育人"再到"美好教育"--郑州教育人见证时代变迁教育的不断发展变化,同时也愈发坚定, ...

  • 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专题文献摘录43)

    当代课程整合问题成了整个社会关注和改革着力的热点, 这既是当代教育与课程改革深化和落脚到课程组织结构优化的现实必然, 也是从近代以来学校课程有规律地不断变迁的历史必然. --黄甫全 1997年 整合课 ...

  • 测评学生“最近发展区”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岁末年初,推进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成为全国教育系统新年的重大教改工作.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具有划时代意义.此次评价改革的核心,是要完善立德树人体 ...

  • 江西省水利厅 基层之窗 上饶市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4月13日,上饶市水利局刘好先局长专题调度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详细传达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听取当前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汇报,并对做好下一步改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4月19 ...

  • 江西省水利厅 经验介绍 构建三大体系 打造两大平台 纵深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兴国县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12 日)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按照上级安排,兴国县作为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第四批整体推进县,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精心谋划,通 ...

  • 特别关注 | 教育部: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9月27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介绍<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出席发布会并表示 ...

  • 教育评价改革的学校思考|“三比三不比”,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学校是生命生长的沃土,评价是促进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正确 ...

  • 倪闽景: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

    倪闽景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导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提 ...

  • 教育评价改革才是“减负”的关键

    胡华 中小学2021年春季学期将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压力问题再次引发关注.近日,教育部公开表示,要对中小学作业进行减负,不仅要控制作业布置总量,还要提高作业质量.当前,针对中小学生减负,山东.陕西 ...

  • 照单清理不留死角 宁夏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坚决破“五唯”

    从3月18日起,全区各地按照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清理教育评价改革事项有关文件的工作方案>列出的"负面清单",集中对有关教育评价改革负面事项文件进行全面摸 ...

  • 教育评价改革如何破立并举 | 高教周刊

    构建系统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要评价就要有比较,就需要有一个科学指标体系支撑的奖优罚劣的体制机制.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构建起的分数比较.论文比较.职称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