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有余"之新解
读《山海经》
《卷五.中山经》所感(九)
把备用的户外跑鞋挂在脖子上,随时奔跑;斜挎着我的古琴,在斜阳西下之时,顿感疲乏,效法嵇康鼓一首《广陵散》,怆然泪下;布袋子里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黄色的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但我前行的信心只增无减,不忘初心,它如金刚般有韧性,让我前行的脊梁可以弯,但不可以折;可以输,但不能屈服。
行,运动也。行,无止境也。行,不到目的地不罢休也。
我这样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正是源于我们中国的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勇于抗争,不怕输,更不会服。
我是炎黄子孙,就该这样挺起脊梁真正做一回中国人。肩扛五千年绵延不断的华夏文明,生在这样的国度,接纳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是我的福气和使命。
当然,我也曾眷恋"风花雪月"的柔情似水,慵懒地舒展筋骨,花前月下。但先祖的经行足迹和他们战天斗地的"抗争"精神,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清楚:即便"风花雪月"那"风"也是铁马秋风;那"花"也是战地黄瓜;那"雪"也是楼船夜雪;那"月"也是边关冷月。
活一回人不易,作一回中国人更是前世的因今世的果。
这回"山海行"我在中山上停留的时间最长,也难怪,十二列山系,名山俯首皆是,灵怪个个身怀绝技。
《山海经》中,《山经》共五卷,今天我即将和它们暂时分别,有些不忍,我轻声细语,平心静气地梳理它们祭祀山神的仪轨时,有一个场景最让我动情"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
"大禹说:天下名山,他自己经历了五千三百七十座,长度是六万四千零五十里,这些山分布在大地东南西北中各个方向。...这些大山是划分疆土、种植庄稼的标准,也是天下的刀兵所产生的原因,所有武器出现的来源,有能力的人富足有余,没有能力的人贫困不足。"
就我个人的一个经行感受,我是这么理解"能者有余,拙者不足"的。
上天对待任何人和物都是公平的,没有原始分别。这和佛教的大乘理念"人人兼具佛性"不磨而合。
《道德经》第五章也提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是无所谓仁爱之心,任由万物自生自灭。
人们对待刍狗(用草扎城的狗)无所谓亲也无所谓不亲,天地对待万物也是这样的。
所以"能者"就是敢于在别人认为不可以战胜的困难面前你可以冲锋在前,比如,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他便成为开创中国"火文明"的"火祖"。
而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开始于"燧人氏",他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先祖"。我们中国人从"火"文明而来,从"燧人氏"而传,一代代,延绵不息。燧人氏,他是能者。
夸父为了让百姓不再受干旱的困扰,他要去摘下太阳,虽然渴死半路,但他得胆识和勇气永远闪着不落俗的光辉,他也是能者。
我在想:我日后的经行路,不会平坦,可能更会险峻,但,那又何妨!?有"燧人氏",有"夸父"...有他们的坚持和"抗争"精神的陪伴,我不孤单。
(特别感谢常熟市著名艺术家曹剑方老师为本文配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