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役于物的心奴

役于物的心奴

刘晓林

人生一世,草木十秋。这是通常就时间长短而言,时间真的无所不能吗?未必!

作为具备了思维和情感的人,幸耶?悲耶?幸在能够品味红尘万千,而难逃役于物这一悲就足可折磨终生。

役于物的可怕后果是产生了可怕的占有欲。人、情感、财富……多多益善,尽纳一己之怀才好。

自诩宇宙中唯一、举世唯有我珍,价值之大足以比肩天地,但又实在是可怜、卑微、无奈之极如蝼蚁般的你我有着随时摧毁自己的、自制欲望利器:拥有、贪婪的拥有、属于自我的永恒拥有。一个人拥有万物是多么痴妄、荒唐的事情。

一生获得某事物算拥有,一日甚至更为短的时间获得某事物可以不算拥有吗?“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大宋的苏东坡早已意识到了永恒的无奈!作为渺沧海之一粟的你我何需哀吾生之须臾? 何需羡长江之无穷? 过眼即拥有,无论你我是否承认。

天地间在穿梭着役于物的心奴,欲逍遥而不能,欲自在而不得。

筚路蓝缕,活成想像中的自己。在夜深人静时,无数的你我发现自己早已不是自己,甚至对自己心生厌恶。数十年的拼搏既没有平添意义与价值,也没有令自我真的脱胎换骨。快乐少了、真诚少了……聪明湮没了智慧,世故替代了善良。

人们在役于物的旋涡中愈陷愈深,心在挣扎着。“做自己的主人”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支配自由。而“做自己的主人”核心则是“做自己心的主人”——心不自主,其他的自主徒有何益?

张伯驹先生,集鉴藏家、书画家、诗词家、戏曲家于一身的大学士,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用此来描述张先生当不为过。

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玩家”。很少有人能“玩”到他的那种境界?他的“玩”是以生命为基础,以生命为代价。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职业家”在他的面前容易汗颜:职业与生命怎能同语?传奇、本色、富贵、清平交融相伴了他的一生。张伯驹先生是让人充满神奇之谜,是让人充满钦佩之真实,更是让人充满叹服之中国骄傲。

“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则是予所愿也!今还珠于民,乃终吾夙愿。” (张伯驹先生语)。他做到了不朽,他做到不为物役,他成为不为物役的心主。

心奴,莫大的悲哀。谁可以与其决裂?必须要摆脱物役。

虚云、弘一诸位为世人做出了表率!粗茶淡饭,与天为徒。云水生涯,物我同春。一个人如果时时为物所役,必卑膝于物。一个人如果时时为物所役,必我已非我。

一旦坠入心奴之境,心便驰骋在万劫不复的路上。

名,我所欲也!利,我所欲也!心,我尤为所欲也!

今生若可为心的主人,我宁愿弃名利而独行。目送物役的心奴,千里快哉风!


(0)

相关推荐

  • 闲生物外

    八月盛夏,沐着骄阳暖风,在长沙一处静谧的场所,拜访了"闲生物外"茶舍主人穆兄.踏入茶舍的一刹那,室内简洁明快.清新雅致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扑面而来的质朴清新之气,一扫刚才置于室外的 ...

  • 刘晓林:心与物合的常玉

    常玉:心与物合的传情圣手 刘晓林 有人将常玉先生与意大利的阿米地奥·莫迪利阿尼同论,我可以同意.原因如下:两位都出身豪门,在艺术上以自我探索为主:喜欢画裸体,笔下都极富缅邈的感染力.然而,他们又有着不 ...

  • 刘晓林:心祭·上坟

    心祭 刘晓林 喧嚣的人世, 名来利往. 幸抑或不幸, 谁又能避开目送夕阳的仓惶? 清明节到了, 我在思考着红尘茫茫. 天堂的亲人, 是否在无助地飘荡? 找个地方, 倾情传递我的感伤! 回到故乡, 这又 ...

  • 刘晓林: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

    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自序) 刘晓林 儒家与佛家似乎有些互不相干,九天居士不这样认为. 心学可以看作是儒家的重要组成,禅宗也可以看作是佛家的重要组成.因为我在内心深处承认儒家.佛家的密切联系,从而关于它 ...

  • 刘晓林:论相由心生的合理性

    论相由心生的合理性 刘晓林 相由心生之说绝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圣贤一时兴起的妄论.其出自佛经中的<无常经>:"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quo ...

  • 刘晓林:心祭梦参长老

    大自在 --心祭梦参长老 刘晓林 大自在, 自然而然的心悦无所不在! 大自在, 自然而然的悲悯从未离开! 2017年的冬日, 居住五台山的梦参长老圆寂, 娑婆世界熄灭了一盏明灯! 无数的人们涌向真容寺 ...

  • 刘晓林:因木心先生的文字而起

    因木心先生的文字而起 刘晓林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在以貌似"唯一"的面目存在着,事实上无不受制于诸多因素.人如此,文学如此,艺术自然也不例外. 哲学道出了万物在世间的真实无奈,最大限 ...

  • 刘晓林:为什么善易者不卜

    为什么善易者不卜 刘晓林        易者,变化:经者,永恒. <易经>作为研究变化.永恒之学,实际上便是研究世间事物的"过程"(宏观与微观兼顾)之学.       ...

  • 刘晓林:自造清凉

    自造清凉 刘晓林   人生唯有自造清凉,才会达到绚烂至极的平淡.原因如下:"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平静,即使隐在深山也会燥动不安:一个人如果不会自我化解,即使赏遍了天下妙景也会心生愁绪:一个人如果 ...

  •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一个人目光所及之处,是好是坏 看的,不过就是自己的心 内心若总是浮躁不安 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困扰 徒添许多无谓的烦恼和痛苦 生活, 也会因此变得杂乱无章 人生, 不过就是一场经历 无需事事都要追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