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好一条咸鱼”开始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久违的阳光冲破了连续的阴霾,而伴随着微风与三月晨光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这座山边县城的街道上也满是行色匆匆的人。
他们在着急什么,又将要去往何处?
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却也还是能从那没有任何迟疑的脚步、熟练的闪躲迎面来人的动作、丝毫不见衰减的语速看出,“嗯,他并不是一个武林高手,而是又一个在这既便利又高压的社会中,被焦虑与竞争驱使着匆忙向前的普通人”。
但说起来,我们现在距离“普通”这个词可能略微有些远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踏上了可以“得道成仙,摆脱肉体凡胎”的奇幻之路,而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把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当普通人看”。
“你有没有想过适度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呢?”
“没有,从来没有想过,而且听完你的这句话,我突然有点恐惧。”
“这个恐惧,具体是什么呢?”
“我很怕如果我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未来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实现不了了。”
“但就现在的实际状况来说,你对自己的逼迫,已经开始影响你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了,这样下去不就更让你实现不了自己的规划吗?”
这是某次跟一位“给自己详细的规划了每天要做什么,然后不断逼迫自己去做,甚至如果自己没有完成,就开始攻击和惩罚自己”这样一位朋友的对话。
而你有没有看到,仅仅是“适度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这几个字,就诱发了他内心中的恐惧。可见,这个期待、他的未来对他而言有多重要。
如果言止于此,那我会认为“花费这一个多小时写出来的文章,当真没有多少意义”。但我也深知自己只是这凡尘俗世里的一缕微光,所以,也没有想着要让这篇文章被所有人记在心里。
于是我会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再稍微做一些突破。
没错,从外人的角度来看,他确实很看重自己的期待和未来。因为如果期待实现了、想要的未来真的到来了,那也就代表着他成为了一个更优秀的人、当下的生活变得更好,自己就不用被当下的自己和当下的生活困扰。
所以,他有多看重期待与期待的未来就有多焦虑、多厌弃当下的自己和当下的生活,甚至于让他忘掉了,这些是他现在仅有的,以及他的状况其实并不好,真的不能再逼迫自己了。
而聊到“逼迫”,又让我想起来最近总是被提及的一些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在某平台的育儿频道直播,虽然我也经常吐槽自己“都还没结婚的人,居然跑到育儿频道直播”,可看到很多家长朋友的提问也还是蛮唏嘘的。
就比如有好几个朋友问道“我家孩子现在在上小学,做作业非常的磨蹭,而且平时也比较调皮,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有朋友这样想。
不,你可不能这样想,因为你抱着这样的想法,肯定是找不到答案的。
在听到这些朋友如此提问的时候,我的第一感受是“唉,这些家长朋友确实生活的很辛苦”,接着又想到“那六七岁的孩子,能有多少自我控制力,他拖延、不听话、调皮,这真的一点也不奇怪”。
然后稍微组织了一些语言回答道:
“我个人认为,在这个年龄,或者年龄再拉长一些到三十多、四十多岁,或更年长,我们也并不可能对自己拥有绝对的掌控力,因为在这幅躯体之内还有本能、欲望与潜意识等在影响和控制着我们。成年人尚且做不到,我们却认为自己那没有多少人生经历、仍被本能和欲望绝对控制、基本上没有什么自控能力的六七岁的孩子,可以不拖延、很听话、一心热爱学习,这有些太过理想化了。当然,我也理解各位家长的心情,只是这里的高期待其实是各位家长朋友正处于高压力的表现,也就是,每天生活的都挺辛苦的,也没什么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所以,基本上就处于'水满则溢’的状态,然后看到孩子身上稍微不合我们心意的地方就会爆发,甚至忽略了他只是个普通人、是个各方面都远不如我们的孩子。”
我们并不会认为“对自己的另一半和生活有比较高的期待”这有什么问题。
但是,当我们把如此高的期待放在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孩子身上的时候,不就代表着我们已经有些失去理性了吗?
而就像那位朋友说的“我很怕如果我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未来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实现不了了”一样,当我们进入高期待的时候,其实内里也在隐隐的担心着、焦虑着。
而与之一样的是,我们也在借助“回到家,饭在桌子上轻柔地冒着烟,爱人在打扫卫生,孩子在安心的写作业,这画面想想都舒服”、“我一定要找一个特别优秀的另一半”、“只要我得到这份工作,我就能实现人生的逆袭”、“你看,我这朋友圈里都是社会精英”来填补我们内心对自己和当下的不满意、淡化由不满意产生的难过和焦虑。
这种补偿性行为多多少少也是在保护我们。但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始终也是没有解决的。
而不知道听我唠叨这么多的你,现在认为要解决的问题大概是什么呢?
如果要去区分不同情况的话,那要解决的问题可太多了,比如,父母要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自己需要有能力和价值、要减少对他人的期待,或者至少这个期待是可以轻松实现的等等。
但其实这些都只是衍生问题,而核心问题就在于“我跟自己关系不好,也没有与自己的当下成为共同奋进的伙伴,所以才选择从他人身上寻找解决办法”。
而再往细了说呢,虽然我们讨厌自己,并不代表自己真的一无是处、我们厌恶当下的生活,也不代表当下的一切确实是一团糟,所以,我们对自己和当下的看法,有时候跟实际状况并不相同。
就比如,我遇到过明明已经特别瘦的女孩,还认为自己非常胖、明明已经很上进的孩子,家长还是希望他们能更好与更更好。
说到底,眼下的自己和眼下的生活在现实层面未必很差,但在我们的眼里,似乎总是差了那么点意思,然后我们就不断地逼迫自己向前,向前,再向前。
这是该说我们心气太高、要求太高,还是特别的不知足呢?
可能更多的是“不允许自己这辈子就只当一个平凡之人,不允许自己有咸鱼的时候”吧。
我们本就平凡、本就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本就不可能在当下做好每一件事、本就达不到对自己和自己人生的绝对控制、本就不可避免的会经历失败与失望,可我们却有意无意地在自己的肩膀上放了太多的不能、不可以、必须与一定,让我们不自觉地用丢掉理性去抓着那理论上行得通,可实际生活中却实现不了的些许希望。
大概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如此,所以在看别人的时候,也忽略了他跟我们一样只是这凡尘里的一缕微光。
而带着这样的压力,别说前进了,能不能不被压力压垮都很难说、对他人和自己秉承着这样不切实际的期待,不仅不能解决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与自己和当下达成良好关系”的问题,还会让自己内心的失控感与焦虑变得越来越多。
在这个时候,我们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
我并不认为平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这就是我们本来的样子;
我也不认为现在做得差点意思这有什么值得懊恼的,因为没有“看似没有进步,实则在积淀”的经历,我们也不可能有所发展;
我更不认为“当一条咸鱼”有什么不好的,因为“认真当咸鱼”与过好当下其实并没有多少差异,而里面又恰巧包含了通往“我们想要”的路。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