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头条】制播年会三大论坛干货大放送

3月13日的电视剧制播年会中,围绕着“新时代中国电视剧的新出发”这一议题,大批行业大咖聚首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三场不同主题的论坛讨论。鹰眼对三场论坛的内容进行了提炼,一起来听听当行业大咖们面对“新时代中国电视剧”,如何谈“新”求“新”。

论坛一: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制作方,三流合一共生共赢

主题:新时代台网新融合

嘉宾:

上海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雨人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大优酷事业群总裁 杨伟东

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 孙忠怀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王中磊

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鸿亮

问题一:传统平台和开放平台怎么跟电视剧频道新融合新合作?

陈雨人:东方卫视希望与任何内容的提供方合作,打造不同平台之间有接近公约数的内容产品。

杨伟东:突破电视剧版权模式合作思路,调整电视台和网络平台之间的合作心态是最关键的合作基础点。

孙忠怀:多屏共振是最好的模式,值得更多探讨。同时,可以讨论、尝试更多的广告合作新思路。

王中磊:希望突破传统模式,比如类型模式和时长模式,把电影创作的理念跟电视做结合。两方或者三方共同发起一个项目,肯定是爆款的大势所趋。

侯鸿亮:传统平台和新平台,再加内容方,只有合力才会最好的。需要这种合作的时候,为了共赢,应该尽可能为对方去多考虑一下,达成要让对方满意的合作。

问题二:传统电视台和新媒体有多种合作模式,什么样的播出模式是剧集影响力?

陈雨人:并不是某一个单一的播出模式特别好,还需要跟内容相关。如果能够打造基本接近于公约数的产品,可能使它的播出效能最大化。

杨伟东:对于网络平台讲影响力和商业模式的时候,跟电视台有不同的增量的部分。影响力的话,可能电视台追求的是广普大众影响,互联网越来越开始看分众消费,圈子消费的概念。这个跟网台共振具体会有不同维度的看法,包括影响力的看法和收入的看法。

孙忠怀:如果要一个剧影响力最大,视频网站和一线卫视黄金档同步播出是最好的,这种模式不会影响电视台收视率,同时让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有一定的优越感优先权。

王中磊:策划项目的时候,想开发的项目开始一定有播出的标签,哪种剧比较适合纯网络的播出,还有一些戏跟电视台播出机构,甚至跟央视播出的习惯,但是根据这几年整个的网台联动的推进,相对来说我们是比较被动的。

侯鸿亮:根据不同剧目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不见得在一种方式涵盖所有,就制作方来说,如何把自己的剧目根据需求,寻找一种最合适的播出方式,是最为重要的。

问题三:打造台网真正融合共生共赢的爆款电视剧方面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陈雨人:第一个困难是台网内容分化,传统平台不敢冒险尝试垂直题材;第二个困难是内容隔阂,其实可以做一些共同的内容创意;第三个困难是监管部门网台的标准还是略有不同。实际上还是要三方,传统平台,互联网平台、制作方,大家共同打造适合双方播出的内容产品。

杨伟东:资金困难。此外,目前最大的矛盾是电视台模式是广告模式,导致电视剧越拍越长,这样创作效率不高,意味着制造爆款路径上面效率变得很低,这是目前来看比较大的问题。

孙忠怀:第一,排播问题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制作方、电视台、视频网站三方能不能有一个机制,许多责任权利平等而不是单方面决定,这样可以比较好的改善行业的生态。第二,台网招商模式不同,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协调机制。总的来说协调三方利益立场,长远来看还是责任权利对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就最好的。

杨伟东:视频网站需要剧接剧,对用户选择要连贯性。排播剧是问题,希望有关领导和管理部门也要理解,不是所有东西都想独播和独占,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多一份钱做全媒体权。

王中磊:困难一个是排播,一个是内容上的难度。对于制作方来说,总是希望有很好的生产力,很好的效率,最终选择一种最快的现金流的方式来完成这一次的制作、播出、宣传的程序,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希望有很多戏可以达成网台共振的方式。

侯鸿亮:第一,网络价格这两年抬高是新媒体竞争的结果,如果不竞争了,价格可能会下降,所有制作方应该居安思危;第二,能播新剧的平台越来越少,一线平台更得珍惜。作为制作方必须在自己的格局里面把自己的内容做得更好,我们如何更珍惜,如何把市场做得更好,我们如何在意唇齿相依的关系,这是最重要的。

论坛二:“相信”现实题材故事,扎根生活折射社会

主题: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嘉宾:

爱奇艺副总裁 陈潇

制作人 黄澜

编剧、作家 六六

编剧 李潇

导演 沈严

问题一:新时期电视题材的创作的难点和兴奋点有哪一些?

六六:热点无处不在,只要抓住其中的脉络,把它从散落的珍珠里面串,其实随便一个角度都是极好的东西。

李潇:其实真正能做出好电视剧来,还是要自己喜欢,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编剧在创作最初期,谁都不敢说我做这个东西是爆款,我做的东西未来活下来能跟观众见面,我就很知足了。

陈潇:任何题材都有优势,这个东西是动态的,审美疲劳和市场的供给量本来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关系,其他类型作品供给量进一步上升的时候,现实类的题材的确有回暖的趋势,这也是平台的逻辑。

沈严:现实主义题材比古装戏更难做,很难做到真正让大家信服的状态。目前来讲,我看所有剧本唯一原则两个字“相信”,我得相信这个故事,我得相信这些人,我得相信这些人物关系,除此之外不知道用什么评判标准选这个效果。

黄澜:现实题材难点是制作层面,你要找到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体主题,找到灵动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发展过程当中要有情节这是最困难的。如果说一旦做好了,那种快乐,我觉得是一生的收获和记忆。

问题二:创作者如何在选题策划阶段精准判断好剧、品质剧?

六六:现实题材是基于真实创作的,这个故事只要能吸引正常的你,就能吸引正常的人类。

李潇:还是吸引自己的,感兴趣的,自己擅长的。现在岁数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办法迎合别人的想法,只能去做会吸引我的故事。

陈潇:每一部剧都有成为爆款的能力。第一看创作角度和选题;第二个是一个有能力的制作团队,并且热爱这个选题;第三是充分的时间和合理的时间,适合得宣推给相应的观众,让平台和创作站到一起。

沈严:每个戏有每个戏的命,可遇不可求,站在创作的角度,这是不是你想要拍的戏,将来可以成为爆款的好剧,一定是能够让我相信的剧。

黄澜:第一点,找到感兴趣的命题并打开话题;第二点,发现问题并敢于深度剖析,找到解决方案,这需要创作者非常用心的在所有平凡的生活当中寻找、探索,实现我成长。

问题三:现阶段中国行业剧创作的难点在哪里?行业剧如何做到收视和口碑两者兼得?

六六:现实题材创作,你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你热爱每一天,热爱你正在从事的事业,作为编剧,不是编一个故事给大家看,对即将书写的对象是要有真感情的。

李潇:一个行业剧最重要的是写他的行业伦理,现在国内行业剧里很少碰触到,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这个行业真实性和一个戏是否好看的戏剧性,两者比较难做平衡,当发生冲突的时候比较难取舍,所以行业剧很难写好。

沈严:做行业剧应该做行业剧外表下的感情戏。

陈潇:不是行业剧吐槽一样很多的一点都不少,症结不在这儿,还是出于对作品创作的初衷和热爱,既然你热爱了就做好,如果做好这件事情成本实在太高,可以选择不做,或者在合适的制片领域里面去做。

黄澜:好的行业剧是看到一个行业看到各个行业,看到一个行业看到全社会,找到平衡。我们对行业发展有自己的观点并希望表达出来,借由这样的观点,可以影射辐射到其他社会当中。

问题四:创作初期如何考虑演员对作品的影响?

六六:一个作品出现,他是大家集体的产物,我认为各个行业各守其职是最好的结果。

李潇:同样一个类型的演员特别少。现在电视剧产量很大,好演员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陈潇:我们希望兼顾流量担当和演技担当,但是更多是综合结果的负责。

沈严:全中国演员成千上万,但是真正做一个项目的时候,适合的演员太少了,但是这是市场现象,尊重整个项目,市场会给我们答案。

黄澜:我们自己都是观众,知道我们想看什么,这种时候不用拘泥于流量担当,年龄段等等,编剧写你想写的,好好写,充分关注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平衡关系,这是我们制作前期策划阶段要做好的,做完之后用心创作,自然有用心的演员和导演会来的。

论坛三:把握真实与虚构的平衡,嫁接创意推陈出新

主题:古装题材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嘉宾:

编剧 常江

导演 丁黑

华策克顿副总裁 房迎

编剧、作家 刘和平

编剧、作家 马伯庸

问题一:2018年乃至今后古装剧的题材选择、方向表现怎么样?

丁黑:对题材的开掘,主要都是在编剧和制作方,以《大秦帝国3》举例,尽管写帝国梦想的故事,但是情感入手,一个王成长的关系建立都在亲情关系上。这种古装正剧拉近了跟今天观众的交流方式。

房迎:古装正剧是要去弘扬一些内容和一些思想。要用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产生共鸣从而有更好的体会。

常江:观众喜欢的一个是新鲜的东西,时代、生活场景、情感模式,另一个是比较激烈、集中的冲突,作为编剧认为故事内核还是想讲好一个人和故事。

马伯庸:近几年来历史题材创作题材推广非常广泛,什么样的题材都有,什么样的人物都有,甚至什么样的行业都有古装剧的发挥的舞台,可以有更多的尝试。

问题二:当前的政策导向方面,大女主剧受到抑制是一个问题,再者大男主剧有没有可能形成一个类型?

丁黑:历史剧还是要遵循创作基本的规律,历史剧的历史表达,一定就是创作主体对历史的感受和关照,肯定不是照搬历史,无论历史剧还是都市剧,最核心的还是人。

房迎:不论是大男主戏还是大女主戏,我们要塑造这个主本身,是特别受到欢迎的,于是这个人物就会深入人心,大家就会给他非常多的向往和期待。好的人物,好的故事就是会被追捧。

常江:风向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能把控。不管是什么主,只要入这个人物了,无性别界限,家庭情感和人类共通情感容易理解的情感做深了,就无所谓男主和女主了。

马伯庸:作家心目当中只是有一个好故事,故事只要好看,不管是大男主还是大女主,创作来说不需要考虑,这是营销者考虑的事情。

问题三:如何从故事堆里抽出有用的部分来进行创作?

常江:戏剧创作上讲的是情节和戏剧的凝聚化,在不干扰我戏剧创造能符合就符合,需要改动的时候,我保留历史价值观和当今我要传达的价值观的情况下,情节我觉得可以虚构的。

马伯庸:现在所有历史剧,包括历史正剧,实际上都是基于史实的一种传奇,是要略高于历史的,历史剧的真实和虚构之间分寸很难把握,我觉得最终还是要是看历史剧吃得透不透,看的明白不明白。

丁黑:最关键对历史有规律的把握,而且是艺术的把握,这是历史剧应该遵循的。

房迎:尊重历史更要尊重历史文化,同时历史文化在创作过程当中会关注视觉呈现的表达,让视觉本身呈现出来更好看,在色彩、面料会做一些调整,这样当代的人会更容易接受,故事会更容易深入人心。

问题四:古装题材突破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

马伯庸:古装剧需要突破或者现在正在突破的,不是他的题材也不是他的内容,而是他的制作表现手法。从创作上或者制作上来说,希望能够看到像美剧一样,每一集信息量多一点,更密集一点,能够更紧凑,电视剧的节奏是未来的发展。

常江:市场上因为东西多,大家都在考虑如何避免同质化,出新出好看,这是挺好的现象。在大量古装剧精整的情况下,我的感受还是在更新的领域,寻找创作的可能,大家把视角往更细微更细腻的方向发展。

房迎:不论做古装剧还是现代剧,其实创新是永恒的话题。无论古装题材还是现代题材,都可以用智慧,尽情的去发挥它,百花齐放,不论视觉还是故事上,人物塑造和题材选择上,未来会更好看会有更多的作品。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武侠题材回温,至臻匠心的《烈火如歌》席卷网络引追剧热潮

【二】亚洲科幻剧时代开启,克顿打造AI巨制《完美芯机人》

【三】专访《利刃出击》导演刘猛:艺术家要照顾观众口味,但坚持自我更重要

【四】谍战剧市场再起风云 《红色》编剧徐兵携《密查》归来

【五】专访制片人原昕:市场裂变下,奇兵先行如何制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