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读论语译论 | 好古敏求,审慎地思考中华传统文化是孔子持有的态度

【原文】述而第七·我非生而知之者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竹注】

一、生而知之者:天生就知道的智者。

二、好古:喜欢历史文化。

三、敏:敏捷而聪慧。

四、求:获取。

【筱译】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博学的人,而是热爱历史文化,并通过敏锐分析努力学习而获得知识的人。”

【帆论】

后儒的迂腐之论将孔子神化了,解释此句说:孔子本是生而知之,故意自谦降低智商,目的是苦心孤诣地勉励普通人努力学习。可是,在中国三千年的历史里,也没见着谁从娘胎里出生就是神童的?人是万物的灵长,人是环境的产物。任何的天才,如果不通过后天环境的激发,也不会崭露其潜在的优异特质。所以,《论语》开篇论学的深远意义就在于此,学习是人从不知走向知的唯一阶梯。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他将自己定位为“学而知之者,次也”,这是自谦。“生而知之者,上也”,是伪命题,违背了从未有过的客观事实。孔子已然为天下第一好学之人,在他之上再设置一顶格,正是体现了一个学人的深度自觉,永不自满的谦虚品格,与时刻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敏求精神。

作为好学之人,应从哪里去学?今天我们的教育体系非常发达,可以学习的地方随处可见,随着年龄的成长,可以从幼儿园读到博士后,或者参加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职业教育、国际学校等,只要想学习,哪里都是老师。而在孔子春秋时代,官学是贵族子弟的专长,孔子是中国私学平民教育的开创者,作为一个拓荒者,他的知识从哪里来?

大凡一个人可以用“好学”两个字形容,他学习的精髓主要在自学。老师只能是导游,引导学生入知识海洋,至于如何达到彼岸,关键依靠自己勤为径,悟作舟。孔子知识的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学无常师,所谓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是敏于事,在日常事务中磨砺精进,所谓的“子入太庙每事问”,这个过程不是不知,而是具体事务中求证温故。

三是从他人的行为中反思而效法,所谓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也。

四是益者三友,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五是从归纳总结中学习,所谓“吾道一以贯之”。

六是这里说的,“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从历史文化与前人经验中学习。所谓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文化十分推崇历史经验,从国到家到每个人,都以生在历史里,死在史书中为追求。兴国以史资治,亡国隔代修史;家族里生前记谱牒,死后列为祖先;个人以载入史册不朽为荣。孔子信而好古,他所好“古”的范围可以说非常广阔:从时间纵深来看,从他的时代往前溯夏商周到春秋,有二千年的古文化,可备汲古以渊;从空间横向来看,有礼、乐、射、御、书、数的技能知识,有诗、书、易等文献知识,可以学古以博。对于孔子来说,好古的中心是周礼,重建周礼秩序是其一生不懈奋斗的理想,最能勾魂摄魄,念兹在兹,为了此宏大目标,要“敏以求之者也”。

关于“敏”的解释,朱熹用“汲汲”二字传神地描述了孔子急切非常的内心,学习古文化如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其他大多专家注释为勤勉努力,相当于“黾勉”一词之义,这是偏向大众化的理解。除了急速敏捷、勤勉努力,敏在此处最重要的意思是聪敏而审慎地思考,也是首要之义,而这一点大家似乎都忘了。对待古文化,好古而学的第一步是带着聪慧的头脑甄别,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通过敏锐分析,有所取舍,故而说“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不带脑子的勤奋努力,不过是做些无用功而已,何来“汲汲”之貌。只有得到会心之物,才显得迫不及待,才会勤勉以求。我们今天,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时应该学习孔子这种态度,怀着温情敬意的同时,既不复古也不废古,需在好古中保持清醒认识,敏锐思考,唯变所适,做出合理的取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