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造型掌握这几点,更具观赏价值
技巧即个人在盆景制作的具体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及能力。制作什么类型的盆景,要表达什么意境由个人对盆景的思维所决定。
盆景造型不是简单的对自然美景的模仿,也不是在技巧上刻意表现,更不是凭空臆造。
关于盆景造型有很多专业性文章对造型技术作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仅依个人多年来对'玩'盆景上的感悟,谈谈对盆景造型艺术思维上的认识。
狭义上讲,对盆景的思维,是我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感受,所形成的感性上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提升到理性的层面上。
盆景造型艺术思维是在长期的观察、学习中积累,并在盆景造型中反复实践获得提升,是盆景造型艺术灵感的源泉,决定着盆景造型的成败。
例如对丛林盆景的造型,如果你没置身于山野,闻不到山林的气息,观察不到山林的自然形态,感悟不到山林静谧、幽深的意境,就无法获得对丛林造型的认识和艺术灵感,不能将那些自然美态通过你的作品表达出来,亦不能将那些约定俗成的丛林制作规则合理、准确的加以应用。
往往这种表现存在于一些初玩盆的新手之中,因缺乏对自然形态感知上的认识或偏重于技巧的掌握,以至于在盆景造型中无可适从。
'景'即盆景的景象,景象可以是造型前最初的设想形式存在,如理想中的设计画稿,照片等,亦是盆景造型后最终达的目标。
从最初设想到最终目标的呈现,是一个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立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盆景造型过程中,创作一盆有意境的盆景包涵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胸怀,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造型过程中,利用所掌握的盆景制作技术,对树、石、盆等材料进行加工及巧妙的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景象与立意并存,相互影响,立意的过程是按预想的念头即最初的景象,通过对素材的审视决定盆景的最终的类型,表现形式及个人风格,并将个人的思想至始至终贯穿于其中。
一是多学习盆景造型理论知识
盆景造型理论知识不仅仅是指造型中技术方面知识,也包含了诸如美术、书法、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例绘画中对树木的构图,场景的表现;书法中行云流水,自然而不受拘束的风格对盆景造型的影响;
美学中对盆景造型的审美现培养等等。学习有助于盆景理论知识的积累,加深对盆景造型的认识,是增强个人盆景艺术修养的最好途径。
培养自身对盆景造型的鉴赏能力。每一盆成景的盆景都有它不同表现形式和风格,揣摩别人的作品既是了解其创作的过程及过程中的艺术思维的含义、立意的方式及目标、创作的手段及技巧。
看别人的作品是一个很直观的学习过程,能从立体的景象中感受到画中有画的意境,加深对盆景造型过程中枝与杆,树与石的协调、呼应、对比和总体布局的印象,提高自身造型艺术思维的水平。
观察自然景象有助于对其生长规律,自然美态形成的了解。任何盆景的造型都源于自然,不可凭空臆想。
自然景象千奇百态,有很多规律是不被我们所发现及在盆景造型中所应用,勤观察才能发现其自然美态下更多的特色,形成造型艺术思维上更丰富的感识,为盆景造型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例如我们在做悬崖附石盆景造型时,首先是对树石结合的立意,石多高,树多大比例上才能协调;
在树石结合上树应在石的什么位置才更加自然等等。树大显山小,失去山的峻峭险陡,比例上也显得不协调,将树植入山之颠显然也不符合悬崖树在自然界生存的客观环境,更不能从整体上体现树石结合的完美统一。
一盆让人回味无穷,意境深远的悬崖附石盆景应该在整体上充分展现出,'山'的险峻气势和树挺身昂首的风骨。
而所有这些感悟都源于自然界高山峭壁上树悬其中的客观规律,观察多了就会对这些规律、这种自然美态有更多的收获,在造型中有灵感,立意也会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