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因我而自杀”该去死还是带着罪孽活下去?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关于爱的话题。
公司的同事昨天在群里分享了一个亲身经历,同小区的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子因为作业的事情与妈妈发生争执,赌气说“还不如死了”,没想到妈妈竟然说“那你死了就死了吧”,更没想到的是女孩竟真的跳楼了。
这令我忍不住回想起不久前,网上流传的那段令无数人痛心的视频——武汉某中学一位年仅14岁的少年跳楼身亡,直接原因竟是因为被自己的母亲在学校当众辱骂并打了两巴掌。
视频中的孩子最终因伤势较重,抢救无效后身亡。
然而,“14岁少年跳楼事件”似乎还来不及让人更多思索,“同事小区自杀女孩”却有了一个更加惨烈的结局——女孩的母亲,当晚也跳楼自杀了。
面对这样的事件,我思忖很久后,专门请教了同行和老师,并回观了自己因此触发的情结,反复思量应该跟大家聊些什么,最终决定了这个话题——

那些亲人自杀“被留下”的人要如何活下去?

他们是否应该“带着有罪的心”走出阴霾?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面对孩子跳楼,为什么我们无法走出噩梦?

青少年因为原生家庭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和互动模式,导致自杀的恶性事件一桩接着一桩。不仅过去、近期有,甚至未来依然可能会发生。
我不得不严肃地指出:时下社会泛滥的少儿教育强焦虑和部分家长粗暴而没有滋养的亲子关系,极有可能继续导致类似的恶性事件发生。
事件传到网上后,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议论。
有的针对孩子家长的相处方法,有的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的论及学校的教育......但是,事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少进入到人们的意识和视野——孩子的父母及其他亲人们该如何面对噩梦般地事实?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我想到了两部印象很深的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和《盗梦空间》。
《海边的曼彻斯特》
《海边的曼彻斯特》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士李因为烧壁炉时的一个疏忽,导致自己的三个孩子葬于火海。第二天李在警察局录完口供,却发现自己连过失杀人的罪都不算。从审问室出来,他直接从警察腰里抢过一把手枪企图自杀。
李的妻子无法原谅他,与他离婚,他从此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关闭了情感阀门,没有力气再愤怒,就算听到哥哥的死讯,也还是一如既往的麻木、绝望。
影片末尾,李对他的侄子说:“I can’t beat it.”(我走不出来了)
而《盗梦空间》里贯穿整个剧情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多姆·柯布与亡妻梅尔之间的悲剧性关系——梅尔的自杀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他心底的愧疚成了整个故事的导火索。
《盗梦空间》
在电影里,柯布经常在行动的关键时刻忽然被幻觉里的亡妻干扰,他的脑际经常闪现过去与妻子在一起的场景。心理学上对此有一个术语,叫“闪回”,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常见现象。
《盗梦空间》
PTSD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视野并不久远,这些年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和发展,人们慢慢意识到,亲人去世,亲情丧失,有时候会在生者身上引起严重的精神障碍。
连姜文戏谑调侃式的电影《邪不压正》里也有提到:李天然在12岁的时候目睹了师傅一家的惨死,当时一身好功夫的他在师兄的枪口下动弹不得;时隔多年,再见师兄,李天然仍处于那种定住不动的恐惧中。
他在跟亨德勒爸爸一起在长城骑驴时说:“我害怕又像12年前一样定住不动”,亨德勒则直接指出:“你学过医,你应该知道这是PTSD。”
《邪不压正》
PTSD是什么呢?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即在经历或目睹经历创伤性事件后产生的一系列持续时间长、影响了正常生活的应激反应。
常见的创伤事件如失恋、离婚,亲友去世(病故、交通意外死亡等);
不那么常见的如士兵从战场归来、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幸存者;
更罕见的如亲人间冲突直接导致当面自杀的。
这些情形下的当事人很多都会经历一个极其困难的心理过程。
有的人最后重新整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有的则难以走出心灵的泥沼,仿佛被死神扼住了咽喉,不得自由。
在各类PTSD中,“丧亲”话题看似小众,其实普遍到超乎大家的想象。
据卫生部的数据,中国有一千多万“失独”家庭,而且这个数据以每年7.6万个的速度增加着!这还只是失去子女的家庭数量,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丧亲情况。当然,近期事件涉及到的则是很罕见的更特殊的一类丧亲——亲人的丧失与自己有直接因果关系。
研究者认为哀伤障碍患者脑部活动与常人不同,他们对过去的回忆只限于逝者参与过的情节,好像过往的生命中,一切与逝者无关的其他记忆都被抹掉了!
他们在想象、计划未来的时候有很大困难,他们认为“将来不会有任何好转,Ta死后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
这也许就是他们很多人会一直陷于过去,无法继续生活的原因。
面对丧亲之人,如何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如何帮助丧亲之人走出阴霾?

用心,而不用脑子。

尊重。

允许哀伤表达与完成。
 
通常,来自亲朋好友的社会支持对于缓解哀伤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常听到的话却疗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发生这种事情,大家都不想的。”
“振作点,人都走了,你要停止自怨自艾。”
“坚强点!”
······
对于丧亲者来说,如果你听到有亲友这样对你说,感受是很不好的,我们建议你可以委婉但是坚定地拒绝。因为不仅得不到支持和滋养,甚至会消耗你本来就匮乏的心理资源。
应该怎么做才能“用心,而非用脑子”呢?
我们在过往文章里不断重复过的一句话“被理解才是被真爱了。”
要想帮助丧亲之人,前提首先是能“共情”他们,也就是感同身受,真正地用心去感受丧亲之人内心的痛苦情绪(而非用脑子理性分析和思考)……
所以,我们应该先了解下丧亲者的内心体验是怎样的。
《海边的曼彻斯特》
多数人会在事件发生后最初几周甚至几个月内体验到强烈的哀伤情绪,
并伴随如下哀伤反应:
  • 过度怀念逝者;

  • 不能接受爱的人死亡事实,回避谈及;

  • 对逝者有持续的、大量的怀念;

  • 出现有关逝者的闯入性的回忆,即突然控制不住地想起逝者;

  • 认知混乱;

  • 记忆衰退。

《盗梦空间》
大多数丧亲者的上述状况会逐渐消失,痛苦的情绪能够渐渐缓解,也能够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
但是,大概有10%—20%的人哀伤反应无法缓解,亲人好友去世以后,很长时间内也走不出来。
研究者总结,丧亲者的创伤应激状态一般可能会经历以下六个阶段:

第1个阶段 :当获知自己的亲人去世的时候,首先表现的是震惊。有些人在震惊之后,紧接着就会否定,不承认这个事情。
第2个阶段:否认、震惊过后,慢慢会进入一个承认和面对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丧亲者会极度悲伤,不断地去回忆亲人,去想、去寻找他们。换句话说,是希望他们还能够回到自己的生活里来。
第3个阶段:承认和接受事实,然后反应过来,原来亲人在一起的充实快乐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会感觉到强烈的寂寞。
第4个阶段:愤怒和内疚,会觉得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亲人的身上?为什么这个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第5个阶段 :进一步接受事实后开始抑郁。丧亲者意识到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努力亲人的死亡都是不可逆的。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永远都不可能再拥有。这个阶段很可能会导致抑郁。
第6个阶段 :慢慢与亲人的依恋关系开始割裂,慢慢习惯没有亲人的生活,并去寻找和重新建立新的关系,通过和他人建立一个新的连接,新的依恋关系来继续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人生,重新在人生里面去建立活着的意义。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依照顺序全部经历6个阶段,我们可以参照以观察和理解丧亲者正在经历着什么,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共情他们。
我们陪伴和帮助丧亲者,尊重是第一位的!
包括3个方面的尊重:
第一 :尊重亲人、接受亲人死亡的这样的一个事实。
亲人离开了,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
第二 :尊重亲人的死亡形式。
亲人离开可能有自杀的,可能是他杀的,也有可能是病故的,也有可能是车祸等等,不论是什么样的形式的离开,我们都尊重其形式。
第三 :尊重亲人死亡的时间。
不论逝者多大年龄,我们都尊重。

如何陪伴丧亲者完成哀伤的表达

具体怎么陪伴丧亲者渡过难关,大致有以下关键几点:
一、及时鼓励和帮助丧亲者宣泄情绪
当亲人离世时,人们感到非常痛苦,嚎啕大哭,流泪不止,这是非常正常也是比较好的哀伤反应。
应该充分允许当事人的这种情绪表达。因为这一方面表明他们已接受亲人离世的现实,另一方面悲伤的宣泄有助于他们更快地调整过来。
恰恰是那些看上去情绪比较稳定,行事近乎平常的人,更容易陷入长期悲伤而难以恢复。他们可能还处于麻木回避或者压抑克制状态,不及时疏导宣泄,悲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消化释放。
《海边的曼彻斯特》
二、陪伴与倾听
如果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才好,那么静静地陪伴在他们身边就好了。
一般人不像心理咨询师,没有比较好的共情能力和经验,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丧亲者,但是完全可以耐心地陪伴。
如果他们暂时无法接受帮助,那么请尊重他们,耐心地等待和陪伴是对待他们最好的方式。
记得汶川地震的时候,一位前往灾区援助的咨询师回来告诉我们,在现场,面对着经历了那么大的丧亲之痛的人们,咨询师经常做不了别的,也说不了什么,只能带着对他们的悲痛情绪的理解,默默地陪在他们身边。

“那些同样遭受灾难的人,他们彼此互看一眼,什么也不用说,就完全理解对方。”
如果你身边有沉浸于痛苦无法自拔的人,请不要试图强行把他们拉出悲痛。如果他们想说些什么,就用心地聆听,鼓励他们讲下去。
新闻图片
三、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丧亲者的哀伤和失落并未随时间流逝而逐渐减弱,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是必要的。此处提醒读者,丧亲者的哀悼表达辅助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专业的心理咨询会有一系列的技术支撑整个哀悼的完成,普通人一般不具备类似的能力。
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最好以最保守的陪伴来帮助丧亲者,否则有可能自己的“热心”会适得其反。
比如,有的丧亲者可能会“卡”在上述六个阶段的某个环节。我们几年前就曾遇到过一个案例,来访者其实长时间把自己与哀伤隔离了,基本是卡在了第一个阶段。Ta 一直以为自己的现实痛苦只跟婚姻有关,但是,当使用意象对话疗法的技术带Ta看自己的“房子意象”的时候,发现Ta的房子里有很多高大的柱子。
当我建议Ta去体会那些高大的柱子给Ta的感觉的时候,来访者失声痛哭——原来那些柱子象征了去世的父亲。
由于意象对话可以绕开心理防御,绕开来访者一直强压抑的、防御的对父亲离开的悲哀,所以终于帮助Ta完成了第一阶段,进入后续的哀伤表达阶段。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针对近期事件中的丧亲者,情况就更其复杂。
意象对话疗法咨询师会认为事件中的母亲,除了具有一般性的丧失的哀伤外,其潜意识里可能还有强烈的羞耻感,事件中隐约似乎有死神原型、魔鬼原型和母亲原型混合的身影······这些只有专业心理工作者才能较好地处理。
所以,作为亲友,我们对丧亲者的最好的陪伴方式之一,就是建议和协助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援。
最后,我们想说: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世无完美,爱可两全。

愿我们能多一些爱的宽容和接纳,少一些对完美的执着,远离死神,守护我们至亲的人。

作者:森sir & 雨 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