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于是日哭则不歌(7-10)

人处在哀痛之中,自然就不会唱歌,这完全是出于真诚、出于直心、出于自然,没有造作、没有掩饰,是一个人至真至诚至仁的具体体现。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
于:在。
是日:这一天。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乐是舜王时期所作的音乐,孔子在齐国的时候听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说明他欣赏古乐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完全进入音乐圣灵的境界,对身外之物已经毫无感觉。由此可以推想,孔子平日里特别爱好音乐、喜欢唱歌,很可能还是一位唱歌高手,而且对音乐很有研究,在音乐赏析方面有着极深造诣。这应该也是孔子以礼修身、以乐养心的一种有效手段。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高兴时会手舞足蹈、载舞载歌,哀痛时会掩面而泣、痛哭流涕。圣人也有七情六欲,只是圣人能做到“发而皆中节”,高兴时不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哀痛时不会过分悲哀,往往善于“节哀”。《孝经》也强调“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最哀痛莫过于父母离世,也只能要求三日不吃饭,但是三日之后就一定要进食,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本性。这就是古时礼制对节哀所做出的人性化制度规定。
《曲礼》曰:“哭日不歌。”《檀弓》曰:“吊于人,是日不乐。”《朱子集注》认为“哭,谓吊哭”,“一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吊即吊丧。亲友过世,孔子前往吊丧,会因内心悲痛而哭泣,而且哭后还有余哀,久久不能释然,在那一天就不会唱歌。钱穆先生说:“余哀不欢,是其厚;余欢不哀,则为无人心。颜渊不迁怒,孔子称其好学。是哀可余,乐与怒不可余。此非礼制,乃人心之仁道。”孔子“哭日不歌”,正是其信而好古、守礼持仁、忠厚忳挚之至的表现。
本章和上一章结合起来,仍然是在教导弟子、启示后世,学礼重在真诚修心,学圣贤修身养心之德,而不能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而矫揉造作。如果诚心不在,一切都是虚无缥缈,不可能学在实处、收到实效。
当今社会,丧礼不断改进,丧事倡导从俭,少了繁文缛节,但并不意味着丧家和参加丧礼者内心深处的哀痛可以删减甚至丢失。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看到,有的丧家将丧礼办得欢天喜地,有的礼聘专业哭丧者替代儿女表达哀痛,而参加丧礼者则是大吃大喝、有说有笑、高声喧哗,麻将娱乐通宵达旦,还美其名曰守丧尽孝。此类现象已不在少数,虽不能以此片面地认为世风日下,但也确实令人感到礼之不存而寒从心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