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解字︱䙌(kuì)
这是 村庄物语 第282篇原创推送
皖北农人是有一双巧手的。其中的一个体现,就是“䙌”。心不灵手不巧,他们说的那个“䙌”字,就无从谈起。
䙌,从衣。工具书上说,它是用绳子拴成结。
这个说法,似乎过于简单笼统了。尤其于皖北村人而言,这个字的意思,要丰富得多。
用绳子拴成结,他们说是打䙌,也常说成绾个䙌。这个绾的过程,也叫作䙌。但这个过程,在皖北村人手上,有讲究:绾成“活䙌”才好。
笨手笨脚的人绾䙌,很容易打成解不开,或者不容易解开的“死䙌”。而“活䙌”呢,要得用手指头挡着,留下一个小头,不亏进去。需要解开的时候,一拽那一截小头,瞬间䙌就开了。
当然,要绾成“活䙌”,需要不断地实践,训练手指头的灵活性。真的做起来,专心,上心,也不难。皖北农人打“活䙌”的本事,无非都是他们在长期的农耕实践、农田作业中,练出来的。他们一出手,就是“活䙌”。
由实体的“䙌”,皖北农人还举一反三,赋予其更为深刻的意涵。
一个䙌,其实就是一个疙瘩状之物。改䙌,就是把这个疙瘩解开,改开。但有的人就是解不开,费劲也解不开。这就叫作“不改疙瘩”。这样的人,仅仅是不会改疙瘩吗?才不。皖北农人的语境中,“不改疙瘩”的人,是那种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世上的事,往往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人来世上,不能死脑筋,一根筋,而要能灵活变通。常言说,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皖北农人说的是,遇到了䙌,遇到了疙瘩,要能改得开才行;而不能“心血死一块”,我行我素,最终落得个走进死胡同的结局。
有的人嘴巧。那一张巧嘴,能说得天花乱坠,真假莫辨。这一样嘴头子的功夫,皖北农人是学不来的。他们只会想方设法,改解那些个“䙌”,基本上不做不改疙瘩的人。
其实,在皖北农人的心里面,“䙌”就是一个一个的问题,一个一个的难题。也就是说,这个“䙌”字,彰显的是他们生存、生活的问题导向。古往今来的皖北农人,以实在著称。其中的一个标志,就是不停地改䙌、解疙瘩。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姿态,更是他们务实、踏实、向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