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擩(rú)”的顶托
字面上看,“擩”,是带动作的,且为手动。字典上的方言项,说它是塞。
在皖北村人那里,“擩”这个动作,意涵要丰富得多,也可能丰满得多。
俗话说,十人九胃。意思是多数人都可能有胃的小毛小病。吃撑了,或者着凉了,胃自然就不舒服。一个表现是,消化不良。食物在胃里面,消而不化,就在那儿“擩”着。皖北人说的“上层饱”,就是这个状态。
记得我父亲,年轻的时候,胃就不是很好。不能受凉。冬天自不必说。就是五黄陆月呢,也得戴个小的棉兜兜,焐着胸口,其实也就是捂着胃。因为,他那时候,不喝凉水,不吃夏季应时的青瓜梨枣。稍微受了凉,吃下去的食物,就向上“擩”。
后来年纪稍长些了,且农家活也多了(土地分到户了),父亲的那个毛病也不见了。人都说,那是闲出来的。父亲有时候想想,恐怕就是。年纪大了,干活多了,身体反而更壮实了呢。
皖北的颍河、淮河,每年一到初夏,也就到了汛期。河水上涨,顶托庄稼地里的沟渠水下不去。他们往往会说,河水“擩”的。这是把顶托,当成更为形象的“擩”了。
应当说,皖北乡人说“擩”的这些意思,并不难理解。它总是要带有动感的。但还有另外的“擩”,理解起来,得费些劲的。
某些场合之下,比如相当的公开场合,有的人正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发表观点之时,别的人突然向他发难——用语极为简洁,说罢迅速离去。只留下那人目瞪口呆,傻愣着。在场的人都会在心里说,看把人家“擩”的,好难看。这里的“擩”,有点儿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意思。
还有一样“擩”。两个人相熟识,但内心里有结,而且是长久解不开的结。在一些人事场上,一个人说啥,另一个人必定跟他反着说,而且话不好听。人也都说是“擩”。久了,他们聚在某些场合下,都能“学乖”——尽可能不给对方抓着“擩”的把柄,以免落得下被“擩”的尴尬。
现今流行个“怼”字。嗯。这个“擩”,恐怕就跟“怼”,几乎可以划等号了。网上一些公开“互怼”的戏码,皖北乡人看来,也就是“互擩”。
一般来说,皖北之地多厚道之人。在人堆里“擩”人家,这事并不多见。但似乎也正因为少见,鲜见,那一顿“擩”才扎眼,显眼。往往,“擩”过之后,原本的情分就没有了。至少,他们的交情受损,是一定的。而且修复起来,又极为不易。那个曾经的“擩”,很多人都能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