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模型思维》1

1、为人生建立方程式

为人生建立一个方程式,一直是我的梦想。正如鲍勃-迪伦那句歌词唱的,一个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称之为男人?有时候,直线不是最快和最可行的路。每个人的人生,也像是河流那样,要经过多次拐弯变道,最终才能抵达大海。每个人抵达自己的罗马,所采取的方法和花费的时间不一样——只要这么想,就不用太焦虑。

最初,我从各种书籍中寻找答案。我以为,哲学应该会提供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结果,哲学只是“爱智慧”,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最终答案。存在主义倒是说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人还不是他自己,人是一个有待完成的过程。这就很有指导意义了。从这个理论出发,看似人生有无限可能。“不要给自己设限”,也是常常能听到的一句劝诫箴言。

实际上,人受到物理定律和社会规则的双重制约。身体要脱离地球引力,则需要获得第一宇宙速度。那么,要脱离社会规则,则需要获得社会地位、财富等“第一社会速度”。

个人偏好或者说倾向性,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实际上不可能有无限可能。个人偏好其实已经排除了许多的可能性,做出了我们所能做出的少数选择。有人有运动天赋,有人喜欢读书,钻研问题,有人觉得唱歌让他幸福。一旦有了这样的倾向性,他就排除了绝大部分可能性。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也不可能有无限的发展。

因此,与其去实践加缪说的“与其活得更好,倒不如活得更多”,这句话里包括多样性人生经历的偏好,倒不如问这问题:我这辈子要达成什么样的成就?或者问:我的墓志铭上,应该留下什么样的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样性的人生经历当然值得向往。但要在某一领域有卓越成就,就需要长时间琢磨、用功,牺牲多样性。

因此,为人生建模就很有必要了。而且,建模很有用。因为,不需要为无限种可能性去建模,而只需要根据个人偏好去建模。这是一个在有限条件下的计算问题,很适宜建模。

行文至此,列出建模需要考虑的三个前置约束条件:物理条件、社会规则和个人偏好。物理定律,主要指身体的存在和更新及繁衍、重力。社会规则包括文化、潮流(发展趋势)。人无法抗拒物理定律和社会规则而发展他的人生。而个人偏好,则决定了人在这两个定律和规则下所能做出的选择。

就拿我阅读《模型思维》这本书来说,也并不容易。同样是阅读,我读吴军博士的《信息传》,就能津津有味从头读至尾,没有任何阻碍。读《模型思维》这本书则不然,读得有点辛苦。这是我的个人偏好。但我知道,读这本书于我很有价值,尽管读得艰难,但我还是要将之读完。不但要坚持读完,还要充分理解并加以应用。方法之一,是写读书笔记和总结,利用这本书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从哲学或文学中没有找到人生公式,可以说是走了弯路。现在,我可以利用过去读过的书,以过去的经历为模板,再次尝试为人生建模。这样的尝试,能使我阅读《模型思维》这本书更有价值,而不是读完后就忘了。

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除了泛泛读书外,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为专业领域和具体的问题而阅读上。为解决问题而阅读,是最有效,最快捷,也最有价值的阅读。也可将之称为“收心”的阅读。反过来想,太多的无用信息,干扰正确的判断,引发焦虑和不安,实在是得不偿失。

2、建模的必要性

建立模型,然后按照模型去实践,是否有“机械化”的嫌疑呢?人生有趋向于混乱无序的强烈倾向性,这是生命冲动的本能。让一切有序,在某种程度上跟“人性”相悖。但规划人生不是时髦,却是每一个卓有成效的的人都做过的事。当然,最初每个人都在各种尝试,方向不明。在个人偏好的引导下,最终走向了其中条可能的道路。

任何了不起的事业,都藏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起码有一半时间不能用来工作。在剩下的一半时间里,还要用来处理人际关系。实际用在解决某个问题上的时间,算起来不会超过6-8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更短。正是在这样的日常作息中,我们塑造了自己的人生。

刻意或是无意形成的生活习惯,就是日常生活模型。大部分人并不会对这样的模型进行反思,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有些人,因为身体变差,意外接触健身,于是试着健身。结果,不但身体康复了,而且爱上了健身。这就是生活习惯的改变。

人是这样一种生物,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法,你还不是你,你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等着你去塑造。那么,你得先想一想,你想要未来是什么样子?当然,有些未来的景象,我们不能准确得知,只能一步一步试探。想到这个问题后,第二个问题是,为了达成那样的未来,我现在要做什么?

做不一样的事,意味着收敛散漫的生活,改变原来的某些生活习惯,形成新的生活习惯。一番调整过后,你的日常生活模型,达成新的稳定态势。

个人偏好,可以归纳到心智模式中去。比如,面对同样一件事,你可以找理由(从自己的经历或他人的经验教训)事先证明如何做不成;也可以想办法去将之完成,达成预期目标。这是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其能导致的结果,将会完全不同。现在,你想办法去做,最终很有可能把事情干成(过程或许很复杂、很辛苦,要面临很多不可控因素)。

达-利欧的《原则》一书,其实就是建立人生模型。而苏世明的《我的经验与教训》,也是在建立人生模型。这两位卓越人物,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出了一份人生使用说明书。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好好研读。

特别要提及的是塔勒布,他提出了“杠铃策略”这个反脆弱工具。这也是一种有效的人生模型。将80%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有稳定收入的工作上,再将20%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不一定有收益,但一旦有收益,就会彻底改变整个人生的事情上。这种模型有巨大的威力。因为那20%的时间和精力损耗,不会对生活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可一旦成功,它的收益巨大。这是每一个盼望出人头地的人可以采取的最佳策略。

建立模型的好处,是能尽可能避免愚蠢的错误,避开各种坑,放弃无效的努力,最终达成你想要的目的。用逆向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经常超速又闯红灯,那么你遇上车祸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你要是遵守了符合物理定理和社会规则的人生模型,就可以避免毁灭性的打击。总体来说,在人生这个不算漫长的旅程中,最重要的是一直在,不要出局。

3、如何建模

稻盛和夫写出了他的人生方程式。这个方程式可以在《思维方式》这本书中找到。

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

“思维方式”可理解为心智模式,“努力”可理解为长时间专注、精益求精等,但“能力”则不便量化。

要描述一件事,需要相应的概念。而一个数学模型,则需要将概念量化为数字。健美运动员们知道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如何安排饮食,都有具体的数据。建立人生方程式,也应当朝这个方向努力。在能数字化之前,如稻盛和夫般,先用概念代替,再对概念逐一进行解释,也是可以的。这是权宜之计。

正如上文提出了三个概念:心智模式、物理定律、社会规则。心智模式可以调整和更改,而物理定理和社会规则,只能认识和遵守。从这个简易的模型来看,我们能做的,只是调整或更改心智模式。人与人的差异,也在于心智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强调“读书”最快捷的改变命运的办法。但也不排除那些通过增加人生阅历而“顿悟”,改变个人偏好的情况。

可能的方程式如下:

未来的我=心智模式 契合/不契合(物理定律  社会规则)×时间

心智模式包括:个人偏好,对未来的期待,个人信心,情绪状态,意志力(立即行动,还是拖延等)。

作家每天写固定的篇幅,就是一种能够写出好作品的良好心智模式。科学家/研究员在实验室里长时间做大量实验,也是一种能够取得科研进展的好的心智模式。一次失败的实验,足以说明其中一条道路行不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