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二十五讲---听讼, 吾犹人也 2024-08-04 01:16:28 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大学》之道。「正心」,我们正了几节啊?一、二、三、四、五节了,五节几乎就是五个层次,还有一节是几个层次?六个层次,都是正心。那么只从节数上看,正心重要不重要?重要!我们就会发现,正心太重要了,所以会说这么多。格物重要不重要?很重要!一句话;致知重要不重要?很重要!两句话;诚意重要不重要?很重要!五句话。一直往上加吧,按照它用到的这个句号都超过十句话,这个正心肯定比它还多。但是我们会发现后面说到,修身在正其心的时候都没这么多了。正心很重要,那么我们现在把我们的心正一下,心怎样正啊?感恩、敬、仁、慈、孝、信!这是大方面。如果用到小的方面的话,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要正心,这时候正心是什么?也就是此时、此刻、此地我们的心应该是什么样的心?还真的是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什么?感恩我们的圣贤,他们用自己的良苦用心,把这些宝贝能够给我们传下来,不仅仅可以使我们受益,而且能够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受益;不仅仅使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受益,你会发现再过几年使整个人类都会受益。为什么?因为再有几年我们中国就更强大了,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文化自信了,其他国家才会相信我们,那时他们才会受益。但是我们现在都知道,关键取决于我们能不能自信?有一个视频说《中国人你要自信》,我在我的朋友圈里面也转发了这一个视频,中国人现在真应该自信。但是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人自信不了,为什么自信不了?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没有传承下来,因为我们没有根呀,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根」,没有「根」的人怎么可能自信?但是我们现在会发现,我们在找「根」,我们找到了这个「根」,这个「根」正在茁壮地成长。所以我们中国人的自信之时不远了!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好,大家已经知道怎么读经典了,怎么读经典呢?我们现在自己来读啊,我们一起来读——「听讼,吾忧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这叫读吗?这叫念。那什么是读呢?我说听讼,你们就往下边接下去,听讼是啥?理解听讼,「听」是什么意思?「讼」是什么意思?打官司,对,打官司,「诉讼」,一组词,你都知道是打官司,打官司是干什么?打官司是一个人在说嘛?不是,至少是两个人:原告、被告。那原告是会说被告好话,还是被告说原告好话呢?不是,是各说各的。那么我们说听讼,无犹人也。那听讼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再去想。听相互辩,听他们相互辩,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也就是说孔子的听讼和别人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一点,做到什么?无讼,无讼是什么?就没有诉讼。孔子能不能做到?他若能做到的话,到现在不就没战争了吗?他当时不就没战争了吗?没有诉讼了吗?难道他在的时候就没有诉讼吗?有啊,这是他做不到的。那我们就要再去想,那什么他能做到?听讼,无犹人也。这里面这个讼字我们再想,打官司只是由两个人才能打官司吗?一个人能不能打官司?一个人又怎么打官司?对了,和自己做斗争,因为这个正心是心要正,你肯定是有邪的才要去正。那邪的和正的就在争讼。听讼,无犹人也,我们每天实际上都是在听讼。起床铃声响了,我起不起呀?一个说起你得遵守人家的规则,一个说我再睡一会吧;一个说不能睡你得起,一个说没事;一个说我今天不去听课吧!一个说你得去学习啊,你不学习怎么成长呀;一个说一天不成长没事,明天再成长也可以。就现在也是在听讼:哎,你好好听!没事,我思想开一会小差;一会儿也不能开啊,就开一小会儿;整个我们都是在听讼啊!是不是啊?是。听讼,无犹人也,孔子就说我和一般人都一样,我的思想也是天天都在斗争。是不是一样?一样!但是我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什么?是必也使无讼乎,让我的心里面不让它有讼。我就问,任何事发生以后我都是正心,一下就正了,不去想其他的。说铃声响了,响了就起来,根本就不说我再睡一会儿。哪有这呢!谁能做到?圣人能做到。这就是孔子说「必也使无讼乎」,我们就感觉到,这是不是他能做到的?他做到了没?我们都发现他做到了。那你觉得是不是这样理解,是更合适一些,还是没有打官司的合适一些?对,这样好一些。但是如果你去看《大学》所有解读的时候,这一个「讼」都是打官司,那我们不能说人家的不对,人家对,要看怎么用?读经典就在为我所用啊!你想,孔子能使无讼乎,噢!他说他和我们一样,也是天天都在做思想斗争。既然他也是天天在思想斗争,而且他和我们又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使无讼乎,那么我们就知道,他这使无讼乎是怎样是无讼啊?对了,就是正心,太聪明了。因为在这一章就是我们说的,它就是谈啥的?就是谈正心的。为什么那么多的专家、学者们,古的今的,他们都没有把这些章节给它当正心来解读,原因可能也就在此。如果说这一句话他们真的读明白了,我想他们都会把它放到正心这一章。无讼怎样无讼?正心就无讼了,所有该想的我们就想好的,在此时此刻我们该干啥?想好的就认真听,跟着老师走:老师说想,就好好想;老师说读,你就读;老师说说,你就说;这就是正心,这时候你就无讼了。如果说,你还在想家里面的二亩地,那就有讼了。一旦正心就无讼了。那么怎样才能使无讼呢?我们都说了,正心才能无讼,怎样正心哪?大家都知道从哪儿找啊?经典中间。无情者不得尽其辞,这一个不得尽其辞,一般我们说它解读的时候,就是说,无情者或者是不说实话的,或者是虚情寡义的,这样的人都不让他说,那就没讼了。你知道哪个人是虚情寡义?你是原告虚情寡义还是被告虚情寡义,你不让原告说还是不让被告说呀?你如果知道哪个虚情假意,哎,这当然好了,关键是哪一个是虚情假意?就像我们现在就问一下,在座的我们哪一个是好人,哪一个是坏人?能区分开吗?区分不开。我们哪一个是真情实意,哪一个是虚情假意?能区分它吗?你比如说别人去区分,你自己问问自己,唉我是虚情假意,还是真心实意,能区分开吗?不能区分开。你怎么让人家不得尽其辞呢,但是我们在大学中间还有一句话,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你起的念头,你知不知道哪个念头好,哪个念头不好呀?自己知道,这就是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就是你这两个念头在那争的时候,你一定要把那个不好的念头给掐死。说再睡一会,不让说了,该起床了你就起来。你如果还让它说,它也会说的——再睡一会儿吧。你看人家的经典跟我们说的明白不明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你说用起来好用不好用啊?好用,很实用。但是如果是说我们不会读经典,你没有这三个根基的时候,你是读不出来的。哪三个根基?文字、文言文和思维。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赞 (0) 相关推荐 黎业明:湛若水与王阳明关于格物致知问题的论辩 摘要 在关于格物致知问题的辩论之中,王阳明一再指责湛若水之训格物为至其理.为随处体认天理是"求之于外":对于王阳明的指责,湛若水不仅再三否认,而且针锋相对地批评王阳明之训格物为正心 ...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道德经》No.32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常无名,朴虽小 ... 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笔法解析(第二十五讲)图文精讲 第二十五讲:弘.济.万.品. 弘:这个"弘"字的重点,在于左侧的"弓",在之前的"弘福寺"中,我们也遇到过这个字,两种"弓&quo ... 《私募操盘手》培训第二十五讲:小十字星(图解) 2019-01-02拾荒网 编辑:一梦睡三年 阅素灵谈中医食疗第二十五讲 ||善于独立分析才能实战不“蒙圈” 本 讲 导 读 柠檬是阴阳合体的,胆经疏通后,相表里的肝胆经两个循环得到了修复,胃气自降. 夏天偏头痛喝点酸梅汤,因为酸梅汤通利胆经,收敛浮越出去的相火. 从气机上辨"头晕",有两 ... 读书会第二十五讲分享 《论语》 准备这期分享,我借来了如下几本书:<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图说论语><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谈><提问孔子>等,这几本书都 ... 《弟子规》的奥秘——第二十五讲“纳谏力” 本讲经句"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 ... 第二十五讲:让孩子亲近自然很重要 让孩子亲近自然很重要 各位家长,晚上好.家庭教育星期五例会现在开始,我是金影小学的副校长梁达熙,本周我想跟大家探讨的话题是:为何说让孩子亲近自然很重要. 一.为何说让孩子亲近自然很重要 相对于老一辈人 ... 白发伤寒论|第二十五讲 第二十五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125.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抵挡汤主之. 126. 伤寒有热.小腹满. ... 【邰老师陪你读红楼】第二十五讲 小红升职记 小红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原名叫林红玉,因犯了宝玉黛玉的讳,这个好听的名字就不能用作称呼了,只能被叫作小红或者红儿.这个不难理解,咱们这里小孩子取名字是不能和长辈重名的,有点类似这个意思. 小红是大观园 ... 《为成果而管理》第二十五讲:成本的四个分类 阅读: 企业必须把每一个主要的成本点视为成本流的一部分.计划作用于某个成本点的每一个行动方针必须经受考验,企业必须回答这个的问题:"它会对其他方面的工作成本产生什么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