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成熟,是懂得尊重别人的不同!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 01 -
尊重不同,是一个人真正“成年”的标志。
听过一个故事。
有一对很恩爱的摆地摊夫妻,到中午饭点了,男人过来给妻子送饭。
在两人很开心地坐在台阶上吃饭的时候,一个路过的大妈瞥了他们一眼,对女人说:“大妹子你太可怜了!辛辛苦苦挣钱,老公就给你吃这么寒酸的东西。”
听到这句话,女人端着手中的饭,眼里噙满了泪花,身旁的男人眼圈也红红的,再也没有心情吃饭了......
很多人都说这个大妈没修养,没口德,非常同意,但我还想再多加一个:不成熟。
成熟从来不是看一个人的年龄,而是看他(她)对别人、对这个世界是否足够地包容和理解。
《奇迹男孩》里一出生就面部畸形的奥吉说,“相对于面对成年人,我更害怕面对小孩子,因为他们见到我都会害怕,小孩子不太会掩饰。”
小孩子才会直接对一个人说:“你好老啊”“你好丑”“我讨厌你”,小孩子才会很喜欢问大人,电视里出现的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因为把事情分类成两种是非常简单的,对心智要求不高。但要同时看到并接纳一个人身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就要难得多了。
遗憾的是,很多成年人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在心智上并没有比他们5岁时有本质上的进步。
不是到了三十岁就一定要结婚,不是结婚了就一定要有孩子,不是成为富人才算是成功的人生,不是吃得好穿得贵才叫幸福 ...
这些都只是你的思维、你的价值观,但不是所有人的——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往往更理解和尊重别人。
而一个不成熟的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思维对别人的人生品头论足,用自己有限的眼界看待这个世界。
- 02 -
真正的尊重,是 “己所欲,勿施于人”。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件事。
女生说,自己和朋友去了一家评分很高的西餐厅,那里的意面和鳕鱼排特别好吃。
没想到,这样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竟被男友讽刺“装B”“令人无语”,甚至说:“吃那玩意还不如吃楼下麻辣烫呢。”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这位男友的态度,却很有问题。
《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
在人际交往中,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不管是恋爱婚姻,还是社会交际,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你想要的你喜欢的你爱的,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甚至唾弃。而你厌恶至极的,却很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宝贝。
有人喜欢吃榴莲、臭豆腐,也有人闻到都想吐;
有人追求繁华的大都会,有人向往偏远的小山村;
有人对韩剧一往情深,有人却对韩剧嗤之以鼻......
哲学家说,这世界上,有一半人的快乐,另一半人不理解。在你眼中是砒霜,在别人眼中很可能是蜜糖。
很多夫妻的饮食习惯并不相同,这才有了“鱼头的故事”:
一个人喜欢吃鱼头,以为对方也喜欢,把鱼头谦让给对方一辈子,最后才知道,对方根本不喜欢吃鱼头,但为了不伤爱人的心,硬是吃了一辈子。
所以我们常常以为对另一个人的好,未必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庄子·外篇·至乐》中的鲁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供养一只“神鸟”:“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人总是一厢情愿,觉得自己喜欢什么别人也一定喜欢,不会倾听别人的想法,不懂如何去换位思考。
周国平说: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
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它反对的是对他人的故意伤害,主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 03 -
用尊重换取尊重,才能经营出最好的感情
鲁迅和林语堂,曾经是多年好友。后来,两人却做了不同的选择:
林语堂高谈幽默,表现性灵闲适,曲折地表示对现实的不满;鲁迅选择直面惨淡的人生,把文学当作“匕首”和“投枪”,刺向敌人。
就这样,他们在思想上越走越远,合作也越来越少,最终分道扬镳。
1935年,林语堂远赴美国,终此一生,两人没再见面。1936年,鲁迅因肺结核逝世。林语堂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吾始终敬鲁迅......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浮生六记》中,沈复和芸娘的爱情让我们心向往之,两人的和谐,从心灵相通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
生活并不宽裕,但芸娘总能做出让人惊喜的美味,被沈复称赞,连他生平最讨厌的臭豆腐,最后也成了非常喜爱的佳肴。
周国平说:一个人如何对待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种观点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
有了尊重,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就多了一份难以磨灭的坚韧;有了尊重,那份情就有了鲜活的灵魂,任时空变幻,不会轻易改变。
- 04 -
尊重别人的不同,是一生的修行。
《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是这么一段话: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这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也难免习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看问题。
尊重别人的不同,是一生的修行。
当你面对看不惯的东西,不再指指点点,而是尝试去包容、接纳一切;
当你懂得尊重别人的喜好、习惯和处事方式,包容别人的差异和习俗;
当你不再总以自我为中心,总想着去改变别人,而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恭喜你,离成熟又近了一步。有道是:允许自己与别人不同,让你特立独行;允许别人与你不同,则让你海纳百川。
(0)

相关推荐

  • 学者为林语堂平反

    细事项的认真程度,可见一斑.林语堂对于各类建筑的样式形态,都有设想.都有要求.而据林太乙<林语堂传>记载,双方在谈判中连桌椅样式都曾争执过.换做旁人,恐怕未必会因此类事宜与对方发生争执.不 ...

  • 鲁迅为何拍桌怒斥林语堂:“你算什么东西?”

    鲁迅为何拍桌怒斥林语堂:“你算什么东西?”

  • 我看金庸

    有人说,金庸是古今中外最成功的文人.从他所赚的钱来说,这很可能是对的.但一个文人的成功与否,似乎并不能以钱财来衡量.林语堂比鲁迅有钱多了,不能说林语堂比鲁迅成功.即使按实际购买力来算,王朔大概也比林语 ...

  • 为何鲁迅与林语堂,沈从文等众多文人决裂,...

    为何鲁迅与林语堂,沈从文等众多文人决裂,甚至与亲弟弟周作人反目,却始终和被当世称为"渣男中的战斗机"之一的郁达夫保持着真挚的友谊,从未争吵 ? 鲁迅和郁达夫的友谊在当时被大家泛泛而 ...

  • 鲁迅的话语,羞愧的林语堂面红耳赤,国之脊...

    鲁迅的话语,羞愧的林语堂面红耳赤,国之脊梁就是如此刚 鲁迅先生有一次参加一饭局,当时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道学家林语堂也在列! 大家吃饭喝酒吹牛,其乐融融,饭局气氛非常好! 喝酒上头了后,林语堂借着酒 ...

  • 作家都有哪些奇怪的写作习惯?有的很辣眼睛,让人受不了

    文学创作,向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思想的熔炼与交锋,文字的沉淀与升华,才能真正创作出一部经典作品. 作家为了写出这样的作品,一般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习惯,有些在外人看来甚至非常奇怪. 下面,我们就来 ...

  • 鲁迅与林语堂曾是多年好友,为何后来会发展到当众争吵,互骂畜生?

    1929年的一天,鲁迅和林语堂在南云楼吃饭.席间,林语堂随口说了一句话,竟惹得鲁迅勃然大怒,站起来大声喊道:"我要声明!我要声明!"一拍桌子怒斥林语堂:"语堂,你这是什么 ...

  • 【早读挚语】接纳与包容 (四)

    接纳与包容 (四) 婚姻和家庭,需要包容与尊重,世上没有完全适合两个人完美的婚姻. 林语堂出生于牧师家庭,个性自由洒脱:廖翠凤出生于大户人家的千金,从小接受精英教育,个性沉稳温雅.无论是性格还是家世, ...

  • 特别有趣的林语堂

    声音在空气里燃成灰烬 阿赫玛托娃  (俄罗斯) 声音在空气里燃成灰烬, 晚霞被黑暗逐渐吞噬, 在这个永远缄默的世界上, 只有两个声音:我的和你的. 黄昏,从看不见的拉多加湖, 透过若有若无的钟鸣声, ...

  • 经典散文欣赏:《悼鲁迅   林语堂》

    民国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死于上海.时我在纽约,第二天见Herald Tribune电信.惊愕之下,相与告友,友亦惊愕.若说悲悼,恐又不必,盖非所以悼鲁迅也.鲁迅不怕死,何为以死悼之?夫人生在世,所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