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治丙肝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
法国研究人员报道,丙型肝炎(HCV)成功治愈可以降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新药治丙肝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使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等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65%。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们发现:(1)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主要独立预测因素是亚裔人群、动脉高血压和低血清白蛋白;(2)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与MACE风险降低相关。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病情不太严重的患者(如非肝硬化HCV患者)是否可以获得类似的益处。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多达1.7亿人患有丙型肝炎(HCV)。如果不及时治疗,HCV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很多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HCV感染也与许多严重的肝外并发症有关,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
HCV治疗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在治疗完成后12周检测不到HCV病毒——可降低严重肝脏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还有一些证据表明,这样也会降低肝外疾病相关的死亡风险。
法国这项CirVir队列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是否降低HC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研究人员设计了这项前瞻性研究,涉及2006年至2012年期间接受HCV治疗的人群。收集了有关HCV治疗结果和严重心血管事件包括中风、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外周动脉疾病、心脏骤停和心血管死亡。
研究人员分析了SVR对心血管风险的有益作用以及重大心血管事件对五年生存率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878名成人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活检证实为代偿性肝硬化。
患者接受的HCV治疗方案不同,但大多数患者(n=587)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使用含干扰素方案只有约50%的患者治愈(持续病毒学应答)。自2013年以来开发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已经基本取代了干扰素方案,使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提高,超过95%。
中位随访时间为58个月,在此期间,7%的人发生重大心脏事件。在校正可能的混杂因素后,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包括:动脉高血压(p<0.001)、吸烟(p<0.001)、亚裔(p=0.03)和低血清白蛋白(p=0.009)。在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中,有1%发生了重大心血管事件;而未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患者中,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达10%。
总体而言,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将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了65%(HR=0.35;95%CI,0.009-0.97;p=0.044)。有证据表明,使用不含干扰素的丙肝治疗方案实现SVR使心血管风险的降低幅度最大。
随访期间有138人死亡,其中35%的人出现重大心血管事件,而14%的人没有经历过重大心血管事件(差异,p<0.001)。未发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经历心血管事件的患者(86%比60%,p<0.001)。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研究人员总结说:代偿性肝硬化HCV患者的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受体质特征(亚裔)、心血管危险因素(动脉高血压)和肝病严重程度(低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这种风险可以通过根除HCV来降低,因为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与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风险降低有关。
这样的结果说明,HCV感染是一种需要仔细评估心血管风险的慢性疾病。应该考虑到这个人群中SVR后的MACE下降,以便更多患者能够使用新型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丙肝。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欢迎分享转载!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