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这7件事一定要陪孩子做,让孩子和万物一起成长!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还是我们人类,都将唤起冬日的身躯,开启春日之旅。
在这特殊的疫情时期,今年的这一天期盼更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节气在古代指引着农耕不同阶段,而惊蛰在其中的意义是——农耕的开启。
惊蛰,汉代以前称为“启蛰”,以避汉景帝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意为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惊,意为春雷惊醒冬眠的动物。
引申到现代,惊蛰是气温回升、日照雨水都变得丰沛的信号。所以,我们首先可以引导孩子感受一下气候的变化:请孩子观察并记录最近的天气,统计一下下雨、打雷的次数,并引导他们发现气候的变化。
讲讲惊蛰“三候”
孟子说:“不误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惊蛰有三候:一候春花开,二候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正是因为这三候,春耕便可以开始了。
一候,春花开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春雨甘霖,滋润干涸的万物,生命开始破土而出,一阵阵春雷声响起,入冬后便蛰伏起来的虫子也开始渐渐苏醒。
农民入冬前早就种下的油菜,惊蛰时分,油菜花开,漫山遍野皆是春色。
你那里又是怎样的春花盛开的景象呢?
二候,黄鹂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声声婉转悠长,最早来感受春的气息,布谷鸟、燕子迎着大地回暖而来,候鸟开始北归。
天将亮出鱼肚白,鸟儿三两只雨中轻啄洗净,求友嬉戏,好不热闹。
闭上眼静静听,你能听得出来黄鹂的鸣叫吗?
三候,鹰化为鸠
古人尝尝把鸠,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杜鹃(又名布谷鸟)和鹰结合成一个神话。春天一到,一向肃杀的鹰就蛰伏了起来,繁衍后代,而鸠跳出了丛林,为自然啼叫歌唱。
看不到鹰,却出来了大量的鸠,难道这鸠是鹰“幻化”出来的吗?人们认为杜鹃是带来吉祥的鸟儿,殊不知,“鸠占鹊巢”说的也是它。
民间习俗讲给孩子听
可以适当给孩子们讲讲这些民间传说,增长知识;也可以来玩一玩这些习俗的现代版,娱乐身心。
传说惊蛰是雷声引起的。
传说中,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在惊蛰这天,他会锤打天鼓,引发雷声。人们也趁着此时“事半功倍”,一定要在这天蒙鼓皮。
因为惊蛰这天会“万虫复苏”。古人会用清香,艾叶烟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家中虫害和霉味。
惊蛰还是一个“是非节气”,人们会在这一天“打小人”,就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妇人将准备好的衣纸小人拿到路边用鞋子拍打,用剪刀剪断小人舌头手脚并点燃,以示把小人赶走,不受小人纠缠。
不过,“打小人”终归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如看看另一个习俗——“祭白虎”。
传说白虎是“口舌之神”,每年的惊蛰白虎会出来觅食,开口伤人。为了防止被伤害,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纸老虎。
在农村里惊蛰这天清晨,乡村孩子要拿上脸盆在田埂上敲打,唱咒雀词,目的是让鸟雀在庄稼成熟的季节,不要啄食谷物,表示农民爱惜谷物的表现。
关于鸟儿,现在的孩子自然不用再去诅咒他们了,不如开展一次科学活动,带孩子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鸟儿吧。
和孩子一起制作、分享美食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梨,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润肺的功效。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我们一起用梨来做一道应季美食吧,相信小朋友一定能乐在其中。
在部分地区,惊蛰日吃龙须面,烙的饼子上要有龙鳞的图案,包的饺子上要有龙牙,因为龙在人间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吃长长的龙须面人们祈愿这一年风调雨顺。
在惊蛰这天有吃韭馅饼香油饼的习俗,韭菜汁在肠内有消毒作用能驱除体内虫子,煎香油饼可使灶台虫子绝迹。
陪孩子拥抱自然很适宜
小朋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留意到?你们家窗台外花盆里的植物已经悄悄的冒出了新芽。
惊蛰前后,是它们成长的最佳时期,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帮它们松松土,浇浇水,修剪一下过冬残留的枯枝,相信在你们细心照料下,这个春天,植物会长得更茁壮的。
有妈妈发明过一种好玩的大自然小游戏,在这里推荐给各位:
为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他们会在长距离徒步的时候,玩“发现10种小动物”的游戏。包括哺乳动物、鸟、昆虫、爬行动物、蜗牛或者其他动物。可以通过发现动物的足迹、洞穴,以及其它任何痕迹。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真的非常有趣~
找一块废旧的木板,放在裸露的泥土上。一两天后再来,抬起木板,看看到底有多少动物或者植物躲在木板下,并帮助孩子辨别这些小生命。一个月以后再抬起木板,看看又来了哪些新发现。
找一棵已有的树,或者去种一棵特别的树,来纪念重要的家庭事件:比如出生、死亡或者结婚。在这颗树经历了第一场雪或者大风暴之后,给树拍照留念。平常可以用蜡笔和纸,给树皮做拓片。仔细记录什么动物来过这棵树。等孩子大一点,还可以带他们播下它的种子。如果树死了,留些树叶或者树丫作为纪念品。
给孩子讲讲惊蛰的绘本
惊蛰时,我国大多数地区开始农耕。而拼贴画艺术大师艾瑞卡尔的这本绘本作品,便讲述了一粒种子生长的过程。小小的种子带孩子体悟生命的轮回,也就此给惊蛰添上一份哲学气息吧~
关键词:种植
打春雷是惊蛰期间十分常见的气候现象,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雷声可能还是有点吓人的。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这本绘本里的故事能帮到你~
关键词:春雷
作为二十四节气旅行系列绘本的一本,它将惊蛰的习俗巧妙地融入祖孙的一次旅行中。自然风光、人文习俗、特色美食......在一本绘本里就可以大致领略节气的全貌哦。
关键词:节气
陪孩子读一读古诗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惊蛰将至,春始发生。这周末,放下工作,放下手机,关掉网络。带着孩子走到自然界里,好好感受体会一下春天到来,万物争春的美好吧!
【参考资料】
1.幼师口袋:惊蛰将至,和孩子一起听春雷、找春虫、吃春梨吧丨节气里的孩子
2.维达:惊蛰到了,带孩子到大自然体验一下生命的美好吧!
3.古琴音乐:诗词 | 13首惊蛰诗词:惊雷一声,万物春回
4.童行者:学问从生活中来 | 如何给孩子介绍惊蛰
5.大地新坛中心幼儿园:今天惊蛰,这些活动可以和孩子在家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