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正辞严,才能以假乱真
上卷 第十九回 第九节:
【原文】
宝玉想一想,果然有理.又道:“老太太不放你也难。”袭人道:“为什么不放?我果然是个最难得的,或者感动了老太太,老太太必不放我出去的,设或多给我们家几两银子, 留下我,然或有之,其实我也不过是个平常的人,比我强的多而且多.自我从小儿来了,跟着老太太,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几年,如今又伏侍了你几年.如今我们家来赎,正是该叫去的,只怕连身价也不要,就开恩叫我去呢.若说为伏侍的你好,不叫我去,断然没有的事.那伏侍的好,是分内应当的,不是什么奇功.我去了,仍旧有好的来了,不是没了我就不成事。”宝玉听了这些话,竟是有去的理,无留的理,心内越发急了,因又道:“虽然如此说,我只一心留下你,不怕老太太不和你母亲说,多多给你母亲些银子,他也不好意思接你了,"袭人道:“我妈自然不敢强.且漫说和他好说,又多给银子,就便不好和他说,一个钱也不给,安心要强留下我,他也不敢不依.但只是咱们家从没干过这倚势杖贵霸道的事,这比不得别的东西,因为你喜欢,加十倍利弄了来给你,那卖的人不得吃亏,可以行得.如今无故平空留下我,于你又无益,反叫我们骨肉分离,这件事,老太太,太太断不肯行的。”宝玉听了,思忖半晌,乃说道:“依你说,你是去定了?"袭人道:“去定了。”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乃叹道:“早知道都是要去的,我就不该弄了来,临了剩我一个孤鬼儿。”说着,便赌气上床睡去了.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的.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因此哭闹了一阵.
他母兄见他这般坚执,自然必不出来的了.况且原是卖倒的死契,明仗着贾宅是慈善宽厚之家,不过求一求,只怕身价银一并赏了这是有的事呢.二则,贾府中从不曾作践下人, 只有恩多威少的.且凡老少房中所有亲侍的女孩子们,更比待家下众人不同,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样尊重的.因此,他母子两个也就死心不赎了.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二人又是那般景况,他母子二人心下更明白了,越发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赎念了.
【随缘入梦】
理,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也有“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等含义。常言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天下的事情,都好像依理而行的。那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先不说白了。
理有道理,情理,法理,义理等等。我逐一解释一下,法理,就是依据法律来判断是非对错。义理,就是依据道义来判断是非对错;什么是道义呢?公义就是最大的道义,奉公克己就是道义,即牺牲小我,成就大家,即道义。什么是情理?就是依据人们的道德公序良俗来判断是非。什么是道理呢?道理就是法理、义理、情理的统称。而大家也可以从法理、义理、情理中看出,他们都不是某个人的主观意念,而是整个社会形成的是非对错的标准。只不过这个理,约束力的大小上,有差异。法理大于义理,义理大于情理。但他们合起来,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全部价值判断的依据,即道理。这是谁也逃避不了的。
大家常常听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实际上它会漏,漏了怎么办?还有“义网”, “义网恢恢,疏而不漏”;义网真的不会漏吗?是网就会漏。同样,义网也会漏。义网漏了有“情网”,“情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夸张的说法。三网都会漏的。只有老天爷才不会漏过一个人,尽在其中。所以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你们看这一节,袭人跟宝玉讲道理,讲的宝玉一愣一愣的。
先说“朝廷宫里,也有个定例”;所以“我不叫你去也难”;——法理;
再说“我也不过是个平常的人”,“没什么奇功”,“仍旧有好的来了,不是没了我就不成事”,所以:“老太太不放你也难。”——义理;
继说:“咱们家从没干过这倚势杖贵霸道的事”,“于你又无益,反叫我们骨肉分离,这件事,老太太,太太断不肯行的”,所以“太太不放也难”,——情理;
宝玉平时依仗的是什么呢?就是荣国府、老太太、太太三者,如今这三者都被袭人说死了,荣国府依法理,老太太依义理,太太依情理。所以宝玉歇菜了。所以,他焉了,然后“便赌气上床睡去了”。
也就是说,宝玉是用真心、真情,真爱,想打动袭人留下来的,可袭人却用法、义、理把他的感情给灭了。压得他不得不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不得不叹道:“早知道都是要去的,我就不该弄了来,临了剩我一个孤鬼儿。”宝玉用情不能动袭人的情,却反过来遭她的法义理的压迫,使他不得不屈服。可见法义理的残酷,岂是他想感情用事便可以的吗?
再看袭人对她母亲和兄弟怎么说理的:首先是义理,“没有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所以袭人自己愿意被卖几两银子拯救一家人;那时候是一家人没饭吃,如今“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自然是不差钱了;其次,是情理,“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但“其实又不难了”,自然是没有再卖袭人的情理了嘛。这是对家人,用情理和义理去说,而没用法理。
你们看,袭人真是厉害啊!绝对是说理的高手。让她做检察官,做法官,那都是不过分的,处处讲理,处处依理办事儿呢!法义情各个方面的道理,她都面面俱到,不是个优秀的政法人员吗?
一句话,袭人很理智,不感情用事。
再看她母亲和兄弟怎么“再无赎念”的呢?一个是“原是卖倒的死契”;这是法理。二个是贾府“慈善宽厚”,“恩多威少”,“从不曾作践下人”;这是义理;凭这两条,“他母子两个也就死心不赎了” 。第三点,“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二人又是那般景况,他母子二人心下更明白了,越发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这个情况出乎他们意料,是法理、义理之外的情理。人家二人关系那么好,将来成了,他们少不得沾光。这三条合起来,他们才最终坚定的形成判断,“再无赎念”了。
可见,袭人的家人也都是非常理智的一家人,并不感情用事。
只是,以上讲的,贾府和贾府里的人,真的像袭人和她母兄说的那样好吗?真的各个都是遵纪守法,依理顺情的好人吗?
宝玉一怒就赶走了茜雪;再一怒金荣就得下跪;薛蟠一怒就打死了冯渊;凤姐一封信,就害死了金哥和未婚夫,还有蹊跷而死的瑞珠,被逼的宝珠,贾珍的书屋等等,
你们看,他们可真是从没干过倚势杖贵霸道的事,可真是慈善宽厚,恩多威少,从不曾作践下人的人家,多好的主子,多好的人家,多好的世道,多好的法义理哦!
袭人讲的太好了,所以,宝玉听起来,就跟真的一样了!
难怪李嬷嬷说她就是个狐媚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