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原创 老董 厚黑教主 2016-10-21

读懂一本好书,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

收获一个智慧,或许能开创一片天地。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能借鉴“古人的智慧”才是智慧的起点。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向一个年长的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进一步追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我们的祖先。”所以说,应该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的营养。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里有一幅很妙的对联,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不难懂,说的是: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这当然有老于世故的滑头主义应世哲学的意思,明世故,通人情,熟悉江湖,善于应对,了解社会,总有办法。

其实,如果不是利己主义,明哲保身,“洞明”“世事”和“练达”“人情”还是必要的。世间的事,异常复杂,在林林总总的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世理”,人在世上活,如果要活得好些,是需要去洞察明了其中的“世理”的,在这方面,学问可大着呢!对于“世事”只有深入地去看,去分析,去探究,方能达到“明”的状态,明世理才是真正的长学问。如果混混沌沌地在世上混,处事不认真,遇到问题不深究,当然也不会有学问的。同样,“人情”也是需要讲究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要与人打交道的,人与人之间总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有复杂的利益关系,还有很微妙的各种感情关系,有亲情、爱情、友情、嫉妒之情、敌视之情等等,人与人相处,如果要相处得好,“知情”是很重要的,只有“知情”方能“达理”,在合情合理的状态下,才算是“人情练达”。而这“知情达理”、“人情练达”可不是一篇容易写的文章,人的感情是最复杂的,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是最微妙的,行走人世间,需要好好做“识人情”这门功课。

古人智慧是由无数的牺牲和失败凝聚而成的,其对于后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涵盖了古人宝贵的智慧,倾注了智者真诚的经验。俗话说:“得智者得天下。”我们不需要做高明的导师,但是,我们不能不了解人类的大智慧,不能不具备一颗智慧之心。“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我们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智谋锦囊。只要我们领略到这个八个字的要旨,学会其中理义运用,我们定能在这个“时间是生命,智慧是金钱”的现实社会中永立不败之地。

需要说明的是,通世事,识人情,善“洞明”,能“练达”的,并不一定是有学问的,能写文章的。读书多的人往往懂“事理”而不懂“世理”,执着坚持事物的合理性,不知道人间世故的复杂性,认准个“死理”,常常是到处碰壁,甚至撞得头破血流。富有书生意气的人,常常抱着“有理走遍天下”的信念,雄纠纠气昂昂地往前冲,结果,遇事常是剪不断理还乱。不少读书人讲真情,不通人情,直来直去,我行我素,真诚待人却不懂得讲究方式,坦率处事却不知注意策略,总有那么点“书呆子气”,对人情世故,不会去“练”,更谈不上“达”,不像那些老于江湖,深谙社会的人那样,能处事波澜不惊,遇事隐而不发。当然,我们不是主张读书人该去修炼老于世故的混世哲学,更不是倡导滑头主义,而是主张在讲究“事理”时能有些方法,在坚持真理时能有些策略,在真诚待人时能懂些“人情”,在给人以真情时能有些练达。

因此,“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不是狭隘的教人弄懂人情世故的学问,有一套应付混世无常的娴熟本领。正如一位将军不能不懂兵法、一位商人不能不懂经营一样,作为政治家也不能不懂权术。说到权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从某种意义理解,也可作为权术运用圆融应手来理解,我们不能一谈权术就讳莫如深,有些人甚至将权术与邪恶等同起来,其实,权术作为一种手段,本身无所谓邪与正,关键在于谁来使用它、对谁使用它、怎么使用它,用以惩治邪恶,它就是正义的利剑,用以捣毁正义,它就是邪恶的凶器。就像神兵利器,正义的人来操纵就是除暴安良,邪恶的人操纵就是祸国泱民。

所以,一个人能混迹在社会各种场合里,而游刃有余,能够在真言无忌的同时保持着自己各种场面上的得体,这是一种境界,也是学问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容易,从心所欲则难,这需要真心去对待规矩,就像我们应该真心去对待现实一样。

一个圆融的智者,对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用涓流聚合的思考形成的习惯来解决问题,这恰恰是我们当前的社会缺乏的。喧嚣的言论市场,各式的思想、文化和制度批判,需要一点平常心和不平常心,有耐心去感悟生活,等待习惯的成型,而不是用什么理论,试图急切地格式化他人的脑袋和生活。这须深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真谛涵义,以平常心对不平常事,以不平常心对平常之事。

插图源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