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宽容

公元前246年,时值严冬。

从咸阳去往函谷关的路上,一列长约数里的队伍正冒着风雪,迟缓而行。

人们脸上皆是愤懑委屈的神情,携儿挟女,带着全部的家当,惶惶如难民。

这些人昨天还是秦国的重臣,咸阳的贵族,秦王嬴政的一纸逐客令,所有荣光都化为乌有,只得灰溜溜地归向母国。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韩国暗派一位叫做郑国的工匠到秦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一道沟渠,于泾水、北洛水间凿渠三百余里,也就是著名的郑国渠。

客观上来说,这条渠修建后,对秦国的帮助极大,“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但韩国出此计策却是为了疲秦,让秦国的人力物力用在兴修水利上,而无余力讨伐韩国。

有人把韩国的图谋告诉了秦王,秦王大怒之下,将所有非秦客卿尽数驱逐。

楚国上蔡人李斯,其时为客卿中最高职位者,列在了驱逐名单的首位。

在离开咸阳的路上,李斯文不加点地写了一篇雄文,这篇文章就叫《谏逐客书》。

文章墨迹未干,便由蒙恬一路狂奔,送到秦王案前。

秦王读后,大为折服,“嗟乎,倘无此书,寡人之过,将葬送秦国也”。

立刻收回逐客令,众客卿官复原位,李斯则提拔为廷尉。

打动秦王的,应该是这么一段话: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李斯劝谏秦王,必须有容人之量,汇百家之长,方能成就大业。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秦王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天下。

而后始皇帝焚书坑儒,以及汉武帝独尊儒术,目的都只有一个,统一思想,罢黜杂学。

再往后二千年的帝制时代,本质上是外儒内法,专制的王权社会。

秦王在乱世时选择了宽容,为的是建立统一。

武帝在盛世里选择了专制,目的是巩固统一。

宽容是手段和过程,不宽容才是目的和结果。

我们尝试将宽容下一个定义,那么它的含义是:

允许别人有判断和行动的自由,不带偏见地容忍那些有别于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如果以上述解释来匹配我们的历史,人类在绝大多数时间内,都是毫不宽容的。

仅有的少数宽容时刻,便作为闪亮的美德,被人们世代传唱。

谁要是跌了跤,遇到苦难,需求帮助,人们很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但那位若是个任性的人,离经叛道,有悖于世俗伦理,那么,援助之手就会收回,变成一只拳头,给予他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真正的宽容,不是体恤别人的弱小,或者容忍别人的伤害,而是宽容别人的不同。

这点却是很难做到,对于异见的不宽容,植根于我们的基因深处。

从人类的生理构造来看,我们全身都是软肋,防守能力极差的哺乳动物。

上溯到古远的原始社会,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想要在冰雪炎热,剑齿虎猛犸象的环境里生存下去,千难万难。

为了生存,个体必然融入部落,大家抱成团一起活下去。

个人无关紧要,集体最大程度地繁衍生息,才是第一要义。

在人类的早期,科技、哲学尚未萌芽的年代,原始人并不懂得因果论。

因为空气流动,才会有风。

因为吃了有毒的菌菇,所以有人拉肚子,差点死掉。

这些因果关系,原始人不会知道的。

所有的好事、坏事,他们只能简单归结于“神灵”的操控。

整个社会是否能够正常运转,完全依赖于成员是否恪守律令,是否遵守神灵的指示。

而对那些拒绝遵守规则,不服从神灵指示的人,他们触犯了禁忌,会给集体带来灾难,必须立即给与惩罚,毫无宽容的余地。

质疑和挑战古训的人,白骨堆满了山谷。

正是依照这些“不宽容”的制度,人类从荒芜走向了繁荣,成为万物之灵。

不宽容是人类的原罪。

真正的宽容,是容忍别人的不一样。

你所秉持的思想里,需要存有一定的空间,来接纳异见,甚至相悖的知识。

这的确很难,信仰中不可以夹杂怀疑,人们更愿意接受的是纯粹。

但很多时候,纯粹的东西往往并不美好。

很多年前,我打算养一只宠物狗,要想一只纯种金毛。

宠物店老板却不建议我这么做,纯种的狗大都是近亲结合的产物,智商偏低,容易生病,有一点点杂质,反而更好。

铸剑的时候,人们不会用纯铁,还要加些碳什么的,甚至个别铸剑师还会跳入熔炉,淬入自己的鲜血(当然这些都是存在于传说故事里)。

以及,百分百的纯金做不成任何首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才是事物的本质。

世间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糅杂而成的。

对于个体来讲,宽容是远方的美好,积极的进步。

但对于集体来说,不宽容才是合理的东西,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

人类发展至今,即使再往后数百几千年,大约应该还是社会性动物。

那么,人类的不宽容,只怕便会一直延续下去。

为什么人类不宽容?

本质是恐惧,恐惧是所有不宽容的起因。

秦国宗室惧怕客卿势大,想方设法驱赶他们。

宗教异端裁判所,将布鲁诺投入火海,也是因为恐惧。

以及,人们对于一切新鲜事物本能的排斥与偏见,同样是出于恐惧。

只要这个世界上,人们心中仍存在恐惧,无法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宽容便绝无可能成为主流。

我们依然会排除异见,充满偏激,一群人与另一群人的战争,此起彼伏,永无安宁。

何时,我们才会有真正的宽容?

直到某一天,人类战胜了恐惧,宽容才会大行其道。

也许是一万年之后,也许是十万年之后,但总会有那么一天的到来罢。

参考资料:

1,《宽容》,房龙,2016,北京联合出版社

(0)

相关推荐

  • 李斯被腰斩时说了什么

    最近很多人对于李斯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很多人都问了,这个李斯最后被腰斩了,的的确确是非常冤的,所以不仅仅是我们看得不服气,这个李斯自己也超级不服气,所以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后来好像还被验 ...

  • 历史上的李斯是怎样一个人?功在千秋,但统一天下与他没多少关系

    近日,电视剧<大秦赋>热播让许多人对秦国及秦朝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夜读史书就借这个话题来与各位聊聊历史上的李斯是怎样一个人. <大秦赋>中的李斯足智多谋,即便在他还是一个小 ...

  • 秦王下“逐客令”,李斯一纸化之,方成就秦国大业

    秦王一统天下,方让战乱的七国统一起来,成就了早期统一的中国.在秦王统一的过程中,不仅有能征善战的将军,例如蒙恬.蒙毅.王翦.王奔.李信等:还有很多能能臣将相也做了不少的贡献,文信侯吕不韦,丞相李斯等.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典故故事 当年,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 ...

  • 文章,经国之大业

    文人作文,看似寻常,其实不然.尤其古人,一般不轻意作文.一旦为文,不是治世方略,必是锦绣文章,足可与军事.政治等重大事件相提并论.因此,魏文帝曹丕才会有此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 《宽容》历史冷知识|房龙:恐惧是不宽容的根源-世界名著语录

    关注 <宽容>房龙|经典语录选: 1, 潘恩认为,真正的宗教,就是他所称的"人道主义宗教"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无神论,另一个是宗教狂热. 2, 公众的不宽容情绪发泄完毕后 ...

  • 宽容离我们有多远

    黄同拿.赵春黄 一位家长拉拉扯扯地质问孩子:"到底谁打你了?"孩子一言不发,只知哭泣."走,到学校去收拾他!"孩子还是呆立不动."你怎么木头一样,他打 ...

  •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

    中学语文站孙东霞《慈爱、宽容:长辈的风范——读趣说红楼人物有感》读书感悟

  • 宽容,不生气!

    宽容,是一种道德,也是素质的一种心态,做好人生的阅读,翻阅人生的经验,为别人着想,为自己铺垫,每一个付出,都有人生的感动,每一个珍惜,都有人生的感动. 宽容的出发点,是一种慈悲,也是人生的一种后盾能力 ...

  •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悲喜, 这是宽容的城市

    孤独,总是一个人的猝不及防,泪水,失落的孤独,只是风景的错觉,人生的温柔,还是那个等来的沧桑,只是温柔的风景,只是错觉的态度,一个人的沧桑,爱慕还是那个淡泊. 相思的人,总是一个人的两滴泪,无奈的情, ...

  • 年度最佳微小说:《宽容》

    年度最佳微小说:<宽容> 娃儿,今天拿回期末成绩单. 老爸:数学0分,语文1分? 娃儿:点点头,颤抖中...- 空气 凝结,气氛无比恐怖,感觉大事不妙...... 老爸深吸一口旱烟,说道: ...

  • 用心读懂“宽容”

    待人待事,常有宽容.如何看待和对待他人给予的宽容,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品价". 谈到宽容,往往常生在分歧之上,一方对他方的容让态度和程度.宽容,特别是产生在亲人之间. 宽容,说实在一 ...

  • 放下、淡定、宽容、感恩

    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沉默. 本来就不需要所有的人都会了解你,因此你也没必要对全世界解释. 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平静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你:要坚强,而 ...

  • 用一颗宽容心静待花儿绽放

    杨晓丽 今年我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刚开学这几天工作琐碎而繁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让学生学习,遵守:课堂小组学习如何分工,如何合作要让学生明白:教室的打扫,清洁区卫生的保持要让学生们做好:怎样与同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