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读词之三】各有风情唱浣沙——《浣溪沙》词及其对仗句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 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宋)吴文英《浣溪沙》
译文:
寻找当年的梦,
------去年今日此门中;
然而,
人还在花深深处吗?
夕阳在天上沉默。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
燕子在巢中发愁。
人在何处?
最难忘的是那时离别,
------那掀起一角的珠帘,
只为了最后一眼。
有当时纤手香凝吗?
此景此情
------我只有伤心。
春天也流泪了,
那漫天的飞絮,
凄然无声。
这悸动的时刻
行云,你走开!
别遮住月亮。
------是嫦娥害羞吗?
我要看她害羞的样子。
可是,
春天,
今夜,
比秋天还冷。
鉴赏
“门隔花深”当是“侯门一入深如海”和“去年今日此门中”诗意的复合。“旧梦游”通常认为是记梦。我倒觉得未必是感梦之作,当是寻梦之游。然而是重游旧地勾起回忆?还是忆旧游?可谓两朦胧。旧梦,京华旧梦,红楼梦,旧事也。
“夕阳无语”用“芳草有情,夕阳无语”之诗典。然夕阳自然无语,燕子当然也不知愁。此处一用拟人,诗句就活了。
上闋先写视觉,面前的门,门内的花,这是由近及远。继续写天上的云,梁上的燕子,这是从平视到仰视。以后又归结到人,所见又只是帘和手,所谓“纤手一时似玉”。后写嗅觉,有香传来,所谓“摇动一身香”------这当是幻觉。似真似幻,两不分明。然而,始终不见人。“试问卷帘人?”
明明是是想写词人堕泪,却写落花飞絮,而又用“春”堕泪。词人手段变幻莫测。将主观情绪与客观物象交融是吴文英的《梦窗词》的重要特色之一。
从“门隔花深”到“行云有影”始终有一隔字。这或许是词人另有深意处。读者只要会于心中即可。
“扇裁月魄羞难掩”,李商隐的这一句诗其实是说人含羞。吴文英将扇裁改作“行云有影”。因此,月含羞隐隐是说“人含羞”。这样的写法将现实的情事与虚幻的想象错综复杂地叠映在一起,使意境格外扑朔迷离。
“东风临夜”一句或用“小楼昨夜又东风”的诗典。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往事不堪回首。心事正缠绵处忽然以“冷于秋”作结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浣溪沙》结句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如吴梦窗之“东风临夜冷于秋”,······皆耐人玩味。
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340余首,分4卷本与1卷本。其词作数量既丰,风格雅致;内容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
夏承焘在《吴梦窗词笺释序》中说:“宋词以梦窗为最难治。其才秀人微,行事不彰,一也。隐辞幽思,陈喻多歧,二也。”
郑文焯说:君特为词,用隽上之才,别构一格,拈韵习取古谐,举典务出奇丽,如唐贤诗家之李贺,······锤幽凿险,开径自行,学者匪造次所能陈其细趣也。其取字多从长吉诗中得来,故造句奇丽。世士罕寻其源,辄疑太晦,过矣。
周济说: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句法将纵还收,似沾非着,以蕴酿之思,运妍秀之笔。
这些分别点出了《梦窗词》用典、造句、设字、章法以及句法的妙处很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