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各主什么
五脏是人体的器官名,分为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五脏的主要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由于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分别来看五脏各主什么,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五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储存分泌和制造精气。
中医讲: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肝不好,眼睛很可能会有这些表现
1、眼睛有血丝
2、眼睛干涩
3、眼睛发痒
4、视力模糊
5、眼睛易疲劳
肝不好,很可能会有这些表现
1.口腔:嘴有异味,早起常恶心;
2.头发:脱发掉发,年龄不到就有大量白发;
3.眼睛:眼睛红肿,黑眼圈,眼袋
4.皮肤:皮肤油腻,长斑长痘,脸色暗黄;
6.两便:大便粘腻,小便比茶黄; 7.腹部:上腹部疼痛,爱放屁;
8.情绪:情绪暴躁,抱怨生活,总叹气;
9.睡眠:入睡困难、打呼噜,容易惊醒;
10.体力:身体乏力,没有精神,疲倦嗜睡;
日常从三方面养护肝脏
1.保持一个好心情经常生气是种伤肝的行为。人生气时,很容易导致肝脏气血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经阻塞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尽量保持心情平静,情绪波动不要太大,即使我们生气了,也要努力保持冷静,保持乐观开朗。
2.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重要性,大家都非常了解,如今人体深受亚健康困扰,建议大家每天抽段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
3.夏季饮食,可以选择保肝的食物进行调理
1、金银花—清热解毒
2、菊花——降肝火
3、决明子—养肝明目
4、枸杞——滋补肝肾
5、大麦——利水消肿
6、桂花——疏肝气
中医讲:百病之源,根在肝脏,夏季保肝主要是清肝火。
【中医一个小细节】
菊花、决明子、枸杞、大麦、金银花、桂花等药食同源的食材,组成茶包,开水焖泡5分钟,每日3杯,肝会“感激”你。
脾主皮肉,肝主筋,肺主气,心主血脉,肾主骨。胃主受纳,胆主决断,小肠主受,大肠传导,膀胱贮存。主变化五脏各有所司,各管其位,各守其所,各居其方,各用其色,各具其酸,各主五体。
《黄帝内经》载: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那“肺主皮毛”到底咋回事“肺主皮毛”理论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肺系疾患可用解表发汗法来治疗。如外感咳嗽,病位在肺,治可在表,多从皮毛论治。外感六淫之邪,多数先犯肌表,由皮毛口鼻循经脉入侵于肺,肺气失宣,则发为咳嗽,治疗重在宣肺解表。
通过宣发肺气来输布卫气于体表,助皮毛抗邪,故治在皮毛,临证时,常用麻黄、苏叶、葱白、桑叶、薄荷、豆豉等宣肺解表之品。
鉴于此,古人将具有解表功效的药物多归于肺经,说明他们充分认识到宣肺即可解表。宣肺发汗可温煦肌腠、皮毛,鼓动卫气逐邪外出,达到邪去病除的目的。
2.自汗从肺卫不固论治。自汗属于气血津液病症,总属阴阳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失常。自汗患者表现为汗出恶风,体倦乏力,稍劳汗出尤甚者,多为肺气不足,证机为表虚失固,营卫不和汗液外泄。
治当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中医经典名方玉屏风散只有3味药组成(防风、黄芪、白术),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就非常适合治疗这一类表虚不固的汗证。
3.许多皮肤与毛发的疾病可以通过治肺而收效。有学者研究用宣肺润燥汤加减治疗486例银屑病患者,有效率达到90%以上。
其他疾病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划痕症、脂溢性皮炎、面部蝴蝶斑、玫瑰糠疹、系统性红斑狼疮、光泽苔癣等,多有从肺论治而获效者 。
4. 三伏贴通过透皮吸收预防和治疗肺系疾病。三伏贴通过贴敷于肺俞、定喘等穴位,通过腧穴的分经和分部主治规律,预防和控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既是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也是肺主皮毛理论的具体应用。
总之,“肺主皮毛”理论由来已久,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作为中医理论的入门必修课,不仅是构成中医学大厦的根基之一,也是中医药能取得临床疗效的不移至理。
中医五脏六腑是什么 脏腑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02-10 10:29:02
分别来说,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的。因而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五脏】“心、肝、脾、肺、肾”
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
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肺,其华在皮毛;肾,其华在发。
一、心——午时养心(11点到13点)
*心主血脉,藏神志。
*五行属火,喜伤心。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脸。
*夏季养心正当时,五味对应苦,红色食物养心脏。
*心脏有毒的症状:舌头溃烂,额头长痘,失眠、心悸,胸闷或刺痛。
*中午11——13点是心脏最强的时间,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心为五脏六腑之皇帝”可见心地位之高。
二、肝——丑时养肝(1点到3点)
*肝主疏泄,肝主藏血。
*五行属木,怒伤肝。
*肝开窍与目,其华在爪、筋。
*春季养心正当时,五味对应酸,绿色食物养肝脏。
*丑时不入睡对肝伤害很大。“卧则血归于肝”,充足睡眠对于养肝有重要的作用。
三、脾——巳时养脾(9点到11点)
*脾主运化,脾主统血
*五行属土,思伤脾。
*脾开窍于口、唇,其华在肌肉。
*长夏养脾正当时,五味对应甜,黄色食物养脾脏。
*脾有毒的症状:面部长色斑,白带过多,脂肪堆积,口气明显、唇周长痘或溃疡。
*胃的作用是储存分解食物,而脾的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健脾的食物有:山药、薏米。此外因为甘味健脾,还可以在吃完饭1小时吃1个水果,帮助健脾、排毒。
四、肺——寅时养肺(3点到5点)
*肺主气司呼吸。
*五行属金,悲伤肺。
*肺开窍与鼻,其华在皮毛。
*秋季养肺正当时,五味对应辣,白色食物养肺脏。
*肺部有毒的症状:皮肤呈锈色、晦暗,便秘,多愁善感、容易悲伤。
*肺经的养护不仅限于呼吸系统,中医的肺还包括养护皮肤的问题。
五、肾——酉时养肾(17点到19点)
*肾藏精,肾主纳气,肾主水。
*五行属水,恐伤肾。
*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骨。
*冬季养肺正当时,五味对应咸,黑色食物养肾脏。
*肾脏有毒的症状:月经量少、或经期短、颜色暗,水肿,下颌长痘,容易疲倦。
*肾和我们的生育、生长、生殖都有关系。
*小孩子补肾:有助于改善身高、提高聪明程度等先天问题;年轻人养肾:有助于改善生育问题;老年人肾气不足会导致:头发稀疏、牙齿不好、骨质疏松、腰膝酸软、反映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黑色食物有助于养肾。如:黑木耳、黑米、黑豆、黑枣、黑芝麻、桑葚、紫葡萄。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六腑具有受纳、传化、排泄功能。
一、小肠——未时养小肠(13点到15点)
*小肠与心相表里。
*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须在小肠内停留一段时间,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
*未时正是小肠吸收最好的时候,可在午餐充足的前提下再适当补充一些营养。
二、胆——子时养胆(23点到1点)
*胆与肝相表里。
*贮存和排泄胆汁,味苦,呈黄绿色,具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作用。
*肝胆相互依附,互为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所以肝胆的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着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常见胆气不足之人,多易惊善恐,遇事不决等。
*胆经位于人体两侧,它的好坏会影响人的决断能力,“抓耳挠腮”的动作是胆经不畅的表现。
三、胃——辰时养胃(7点到9点)
*胃与脾相表里。
*胃能够容纳由食管下传的食物,并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的功能。
*如何善待自己的胃:饮食要以温热为主,切忌冷热交替;要吃有营养的早餐。
四、大肠——卯时养大肠(5点到7点)
*大肠与肺相表里。
*大肠的主要功能为传化糟粕,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并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如何帮助肠子规律的蠕动:早起饮用温开水或温蜜蜂水;早起饮水与早餐之间要间隔半小时。
五、膀胱——申时养膀胱(15点到17点)
*膀胱与肾相表里。
*膀胱的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尿液。
*申时养生最好是锻炼身体。与清晨相比申时更适合锻炼身体。申时对应人体的膀胱经,多喝水多排尿是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养护膀胱的方法。
六、三焦——亥时养三焦(21点到23点)
*三焦与心包经相表里。
*三焦为人体元气通行的道路,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人体水液的代谢,虽有赖于各脏腑的共同作用来完成,但又必须以三焦水道的通畅为条件才能正常进行。若三焦水道不利,则肺、脾、肾等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难以发挥。因此,三焦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亥时对应人体的三焦经,推按三焦经可以适当的缓解耳鸣、耳聋,对促进睡眠也有一定的好处。
*亥时是准备上床睡觉的时间,此时不宜剧烈运动,在睡前一个小时应避免进食。为促进睡眠,还应将室内环境布置的昏暗一些。
【脏与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
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
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
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
经络相连,互为表里。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