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阳明学做人,跟曾国藩学做事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作为中国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尺度,历史上能够达到的人寥寥无几。

而很多人认为,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和清代名臣曾国藩都位列其中。

如果要从这两个伟大人物身上获得人生的最好启迪,王阳明心学处处围绕心、良知、知行展开,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便是做人;曾国藩在事功上的成就尤其让人膜拜,最值得我们借鉴的便是做事。

而如果将王阳明的做人之道归结为一点,便是“一心不动”;将曾国藩的功业之道归结为一点,便是“大巧不工”。

01

做人王阳明,“一心不动”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剿灭山贼、平宁王叛乱、著书立说、拥趸无数,看似辉煌荣耀,但他也不是天生英才,人生之路更是饱经磨难。

历经巨大困苦、屈辱、波折的王阳明,得以超凡入圣的真正秘密,就是大道至简的四个字:“一心不动”。

25岁的王阳明在会试中再次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便来安慰他。

王阳明却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这便是“一心不动”的第一层境界:情绪不动。

我们普通人常常容易被情绪左右,获得赞誉就得意忘形,受到批评就沮丧怨恨,在王阳明看来,都是修炼不够造成的“动心”。

他还告诉了我们克制情绪的办法:“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对于愤怒等情绪,学会顺其自然,让其慢慢平复,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人才不受情绪左右。

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情绪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让情绪失去了控制。所以王阳明主张不要刻意压抑情绪,更要敢于面对情绪。克制并疏解情绪,不动于气,人自然安静平和。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叛乱。当时,王阳明最担心的就是宁王攻下南京,于是便布下疑阵,伪造了宁王手下投降的密信。

有人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你只说朱宸濠疑不疑。”

这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果然,反间计和假情报吓得宁王不敢进攻南京。随后,宁王转头攻下九江、南康,渡长江攻安庆。

下属建议王阳明驰援安庆,王阳明却果断决定直捣南昌叛军基地,又在鄱阳湖通过火攻,一举打败回救南昌的宁王。

有学生向王阳明请教他的兵法要义,他回答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

精心谋划叛变十余年的宁王,其最大的不幸在于,他的对手是王阳明。宁王之所以接二连三地出现战略失误,就是因为“妄念”不断。

宁王的种种“妄念”,被清晰地映射给心如明镜的王阳明,让王阳明可以洞悉宁王的漏洞,进而“随机而动”,攻其要害。

这就是“一心不动”的第二层境界:心念不动。

许多人努力学习各种技巧谋略,目的不外乎于识人、用人、控人。但这样的做法,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

如果自己心中充满种种妄念,那么无论我们掌握多少谋略或技巧,在使用这些东西时都会事倍功半。因为心妄动,人就妄动,事自然也妄动。只有心念不动,方入从容之境。

平叛宁王之后的王阳明,他的盖世之功非但未得任何认可与奖励,反而还遭到内官在君前的恶毒诋毁,在“暗结宸濠”、“目无君上”、“必反”等被罗织的六大罪名之下,随时有杀身灭门之祸。

王阳明却对门人邹守益、薛侃等人说:“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这句话一语道破了自己的心志和心学的真谛,也正是“一心不动”的第三层境界:指引不动。

指引是什么?就是“依良知行”中的良知。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解释到:“良知乃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皆有良知。很多人之所以在面临突发问题时不知如何处理,原因就是良知被私欲遮蔽,迷失了方向。

真正的光明,源于对良知的坚持。时刻以良知作为人生的最高指引,不因为仼何外在的利害、毁誊、顺逆而改变自己的价值坚守,才能“一心不动”,才能内圣外王。

02

做事曾国藩,“大巧不工”

曾国藩是真算不上聪明,好友左宗棠说他“才短”“欠才略”“兵机每苦钝智”,梁启超则说他“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就连他都自我评价“余性鲁钝”“秉质愚柔”。

但曾国藩还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进入仕途十年连升十级,成为整个清朝以文人而封一等毅勇侯的第一人,并最终全身而退,这一切正是来自于他的“拙”。

太平军因为擅长野战和大规模高速度调兵,清朝廷多次派军围剿不利。但太平军一遇到曾国藩,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曾国藩只喜欢“结硬寨,打呆仗”。

湘军每攻打一个城市,并不急着跟太平军开战,就是每天修墙挖壕,如同巨蟒缠人,用一道一道壕沟和高墙围城慢慢困死敌人。

就是靠这样单调的方法,缠的太平军毫无应对之策,得以平定叛乱。

曾国藩的聪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笨拙之上。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才智和奇谋上不占优势,所以他要是想打胜仗,就不能投机取巧,就要稳扎稳打,以稳取胜。

这像极了独孤求败的第三把武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之境界。一招过去,虽然没什么精妙的招式和速度,但是却有着挡无可挡的力量。

他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天资禀赋不足,所以才懂得: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别人的差距甚至超过别人,就只能比别人更加勤奋,别无他法。

读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国藩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他没有技巧,没法抄近道,只能咬着牙竭力撑持走下去,所以才“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可恰恰因为曾国藩天资不足而以勤奋坚忍补之,学习虽慢但底子打得牢且没有死角;悟性虽差但经世大道细细琢磨于是了然于胸;几十年来“未尝一日间断”的“日课12条”也在一点一点磨掉自己的不良习气。

在对待人的问题上,不管是下属还是同僚,曾国藩以拙贯之:待人表里如一,开诚布公,以诚相待,不玩心眼,不弄权术。

为什么不弄权术呢?因为他不擅长,也玩不过别人。

咸丰八年,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里写到:“我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憾,何益之有?”

大意就是说,我本来就是一个没什么心机的老实人,只是在官场上耳濡目染也学了些权术,结果不仅把自己的心术学坏了,另外咱们这些笨人在用权术的时候,往往都让人看出来了,只让人笑话,有损无益。

曾国藩提倡“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

依靠权术,短期或许可以获益,但时间久了必定使人离心离德,让人不会真正信服。拙诚则刚好相反,短期内可能看不见效果,日久必定获益最多。

当时还流传一种说法:“李鸿章精不能欺,彭玉麟威不敢欺,曾国藩诚不忍欺”。

正是凭借这种雅量坦诚的待人方式,曾国藩手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对他都很服气。

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生活永远不会抛弃一个看似愚笨,却始终努力的人。人生从来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03

“不动心”做人,“不工心”做事

人在世上,处世为人,说白了无非是两件事:做人、做事。

学习王阳明,我们要学习他的“不动心”做人:就算面临惊涛骇浪,却始终保持从容安定,举重若轻,静亦定、动亦定。

做到这点的奥秘就是,收回向外追逐的目光,重新发现内心的良知,并依之而行。因为指引不动,所以心念不动,进而情绪不动。

如此,事再大再急,也能不急不缓,淡定悠闲。

学习曾国藩,我们要学习他的“不工心”做事:纵使前路漫漫看似遥不可及,始终勤勉努力,永不停歇,愚胜智、拙胜巧。

成事的法则,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就是:“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生活中,我们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王阳明的“一心不动”,就是要我们越是艰难黑暗处,越要用平常心处之,用良知照亮前行的路;曾国藩的“大巧不工”,就是要我们放低姿态,踏踏实实日日不止,用脚步丈量前行的路。

把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从他们身上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世上哪有与生俱来的“圣人”?哪有轻而易得的“三不朽”?他们只不过都是有血有肉、愈挫弥坚、肯下笨功夫的普通人。

(0)

相关推荐

  • 若有人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2019-03-09 01 1905年,日俄战争.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用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全歼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成为闻名全日本的战争英雄. 因作战有功,天皇召他回日本,任命为海军军令部部长 ...

  • 王阳明:心若不动,万事从容,你若不伤,岁月无恙(深度好文)

    心静了,才能听见心底的乐声,心清了,才能懂得万物的灵动,若如,你心没有动摇,再大的风雨,也不能把你我怎么样. 王阳明参加第一次会试,没有考中,落榜了,三年后,再次参加,再度落榜,和他同去的一些同学,觉 ...

  • 上了很多课总觉得有个窗户纸没被捅破也不能融会贯通懵懂的为什么?

    要知道啊,整个修行,不是整个佛法呀,包括灵修,包括宗教,包括就是各种各样的修行吧,到最后就是三个字,善护念. 在西方世界,你看,他们通常流行的这种灵性是什么?与真我链接,与高于链接.你学西方的,大部分 ...

  • 很想让自己静下心来,可是杂念很多,该怎么做

    两种方法:1,静中静. 借助安静的环境让自己融入在环境之中,静下心来.通常选用的方法就是静坐,静坐的时间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一般建议最少在半个小时以上,有条件的建议两个小时. 2,动中静. 静心若 ...

  • 和王阳明学做人,向曾国藩学做事

    作者/宁小璃 书上说:"中国圣人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这里的两个圣人,指的是孔子和王阳明,而半个圣人则是指代曾国藩. 王阳明天生好学.资质聪颖,到晚年时,他的学生几乎遍 ...

  • 跟王阳明学做人,向曾国藩学做事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是为三不朽."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能做到这"三不朽"者,即为圣人. 梁启超曾言,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 ...

  • 跟王阳明学做人,向曾国藩学做事!

    跟王阳明学做人,向曾国藩学做事!

  • 百家故事:跟王阳明学做人,向曾国藩学做事

    发布时间: 2021.06-2917:43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是为三不朽.& ...

  • 跟着雨伞学做人 跟着雨靴学做事

    当你撑起雨伞,穿上雨靴的那一刻,是否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该"跟雨伞学做人,跟雨靴学做事!" 雨伞,从来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它常说: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谁会把你举在头上? 雨 ...

  • 向孔子学做人 跟曹操学做事

    向孔子学做人 跟曹操学做事 分类: 初涉职场 | 向孔子学做人 一,圣人的做人法则 1. 诚信:言而必有信 2. 孝道:百善孝为先 3. 悔过:知错要悔改 4. 志向:匹夫不可夺志 5. 朋友:把握好 ...

  • 跟着雨伞学做人,跟着雨靴学做事(深度好文)

    当你撑起雨伞,穿上雨靴的那一刻,是否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该"跟雨伞学做人,跟雨靴学做事!" 雨伞,从来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它常说: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谁会把你举在头上? 雨 ...

  • 跟着雨伞学做人,跟着雨靴学做事

    当你撑起雨伞,穿上雨靴的那一刻,是否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我们应该"跟雨伞学做人,跟雨靴学做事!" 雨伞,从来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它常说: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谁会把你举在头上? ...

  • 励志做人,学做人,励志做事,学做事,心情说说

    世界变,人心变,自己要变,未必的生命,学会安静,学会平凡,学会慈祥,一个人的情,温暖的世界,苍老人生的真,感恩的世界,无奈人生的真,失落人生的命运. 做人做事,来世的话,何必说的那么认真,今生的缘,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