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博物馆.藏【古玉】欣赏

襄阳市博物馆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北街1号,成立于1975年,2008年12月28日迁至现址并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襄阳市博物馆馆舍占地面积4202平方米,建筑面积9739平方米,展厅面积3200平方米,库房面积1200平方米。以基本陈列、临时陈列为基础,馆藏文物包括金银器、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古字画、碑帖墓志、石刻木雕等。襄阳市博物馆是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4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西周晚期玉戈-2003年1月枣阳郭家庙墓地出土。青玉,局部受沁呈质褐黄色。长方直内,厚援无脊,无边刃。锋呈等腰三角形,刃较钝厚,近阑处有一圆形穿,上阑略缺,后缘较薄。戈,商周流行的一种兵器,以玉为戈始见于二里头文化,其后流行于商、周两代。由于玉石本身质地坚脆,无法将玉戈用于实战搏击,且大量出土的玉戈无使用痕迹,可知商周时期的玉戈应是一种仪仗器。

春秋晚期龙纹玉佩饰

蝉形玉佩 春秋早期 通长3.25厘米。宽2.1厘米,厚0.4厘米。 2003年枣阳郭家庙出土。青玉,冰青色,上有一层鸡骨白。头部浅浮雕两圆目,背部有脊棱,线条简洁。头尾各一圆形穿孔,均单面钻。

鱼形玉佩 春秋早期 通长7.6厘米,宽1.9厘米,厚0.3厘米。 2003年枣阳郭家庙出土。青玉,豆青色。体扁平,整器呈鱼形,张口,圆睛,尾巴下卷。两面阴刻胡鱼嘴、圆形鱼目、鳍等,形态逼真。鱼目前有一圆形穿孔,尾上两穿,均为双面钻。

玉璜 战国 长6.9厘米,宽1.6厘米,厚03厘米。2005年高新余岗出土。一对。青白玉,温润微透,上有褐色沁斑。体扁平略弧,拱背上有穿孔,素面。

2008年10月樊城菜越墓出土。玉握整块和田白玉雕刻而成。猪形,体呈卧伏状,眼、耳、鼻、口、四肢、尾巴俱全。四肢上有游丝线刻细毛。整器尽管小巧,但简洁大方,温润晶莹,完美无瑕。雕刻采用成熟的“汉八刀”,手法细腻,猪形憨态可掬,极富动感。

春秋卷云纹玉玦

春秋玉蟾蜍

春秋玉人2005年高新区沈岗墓地出土。青白玉,呈豆青色,玉人为一站立男子形象,头大、粗眉、“臣”字形眼、大鼻,阔嘴,宽肩,上身袒露,下身着一及膝裹布,双手相拥置于胸前,上下有对穿孔。雕工细致,栩栩如生。

春秋玉觽:2005年高新区沈岗墓地出土。青白玉,表面有鸡骨白和黄褐色沁斑。整器扁平,呈牙形,顶部对穿一孔。素面。觽,又称冲牙,原为解结器,后逐步发展为佩饰,多作为组合佩饰中的一部分出现。

春秋早期龙形玉佩

春秋早期玛瑙珠2002枣阳郭家庙墓地出土。43颗,大小不等。有红色桔黄深红色 扁球形 圆管形,鼓形皆有,大小有异。

谷纹玉璧 西汉 直径16.4厘米,厚0.3厘米,1991年7月襄阳六化建出土。青玉质,呈青灰色,边缘有墨绿色沁斑。双面浅浮雕谷纹,内、外缘各饰一周凹弦纹,纹饰紧密有致。

骨管串饰 战国 单粒长0.7-1.2厘米,外径0.7厘米,内径0.2厘米。2005年高新区余岗墓地出土。骨制饰品,共二十三枚,大小不一。黑色光亮,体近圆柱形,中部有穿孔,雕琢精细。

虎形玉佩 春秋早期 通长4.5厘米,高3 4厘米,厚0 4厘米。2002年枣阳郭家庙出土。青玉,冰青色,上有沁斑,光素无纹饰。透明度差。体扁平,呈虎形,作取食吞噬状,颈上有角向前,前肢前扑,后肢跃起,尾向下内收,形态可掬,口部对钻一圆孔。

卷云纹玉璜 战国早期 通长9.45厘米,宽3.9厘米,厚0.4厘米。1999年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蔡坡出土。青白玉,青面有黄色沁斑。体扁平,较薄,呈弧形,两面阴刻卷云纹,拱背中间有一小圆穿,边缘有脊棱。

龙纹玉佩饰 春秋晚期 长3.7厘米,宽1.6厘米,厚0.2厘米。2005年高新区沈岗墓地出土。白玉泛黄,上有一层鸡骨白。器体扁平,正面双勾阴刻两龙纹,龙圆目,卷鼻,张口吐舌,鬃毛上扬,周边有脊棱。

龙形玉佩 春秋早期 通长3.6厘米,宽3.4厘米,厚0.5厘米。2002年枣阳郭家庙出土。白玉,微泛米黄色,透明度差。器体扁平,龙体卷曲呈“C”字形,龙张口吐舌,圆鼻高耸,下辰下卷,上钻有一圆孔,颈背有鬣毛竖起。两面饰阴刻卷去纹,杂以环带纹和圆圈纹。

龙形玉佩 春秋早期 通长5.4厘米,厚0.4厘米。 2002年枣阳郭家庙出土。青玉,呈灰褐色,透明度差。器体扁平,龙卷尾呈“L”形,双而阴刻郑云纹,头部边缘有脊棱。

龙形玉佩 战国早期 通长14.6厘米,宽7厘米。2006年高新区沈岗墓地出土。一对,形制相同。青玉,局部有褐色沁斑。龙体卷曲呈“S”形,作盘旋游动状。全身布满阴刻卷云纹,背部上拱处有一小圆穿。

玛瑙环 战国 外径2.8厘米,内径1.7厘米,厚0.6厘米。2005年高新区余岗出土。白色透明,圆环形,横截面近六边形。磨制精细。

玛瑙环 战国 外径2.8厘米,内径1.7厘米,厚0.6厘米。2005年高新区余岗墓地出土。白色,体有黄色杂斑,圆环形,环中心稍厚,喧缘较薄,横截面呈六边形。质地细腻,晶莹透亮。

玛瑙环 战国 外径4.2厘米,内径3.2厘米,厚0.8厘米。2005年高新区余岗出土。白色,有褐色斑。圆环形,环中心稍厚,边缘较薄,横截面呈六边形。

蟠螭纹玉环 战国早期 环径4.4厘米好径1.9厘米,厚0.5厘米。1973年襄阳余岗蔡坡出土。青白玉,呈黄褐色,不透明。体扁平,较薄。双面浅浮雕蟠螭。

青玉环 战国 外径3.3厘米,内径2.1厘米,厚0.7厘米。2005年高新区余岗出土。一对,形制相同。青玉泛绿,圆环形,玉环中心稍厚,边缘较薄,横截面呈六边形。通体磨光,制作精致。

兽形玉佩 春秋早期 通长11.9厘米,宽4.4厘米,厚0.3厘米。2003年枣阳郭家庙出土。青玉,冰青色,体扁平,整器呈兽形,作奔跑状,前凸鼻,张嘴,卷目,两耳外卷,躬身,四肢粗半,利爪,精尾上卷。单面阴刻细密卷云纹。

束绢形玉佩 春秋早期 通长3.6厘米,宽2.2-2.6厘米,厚0.2-0.5厘米。2002年枣阳郭家庙出土。青玉,呈青灰色,透明度差,表面有墨绿色沁斑。体扁平,呈长方形,中部微束腰,正面阴刻勾连纹,背面有一凸棱,两端各有两个圆形穿孔,周边有脊棱。

双勾变形夔龙纹玉玦 春秋早期 外径4.8厘米,好径1.9厘米,厚0.18厘米。2002年枣阳郭家庙征集。青玉质,呈豆青色,表面有深褐色沁斑,一面光素,一面阴刻双勾夔龙纹。

双勾龙纹玉玦 春秋早期 外径4.8厘米,好径1.8厘米,厚0.25厘米。2002年枣阳郭家庙出土。玉质温润微透。一面光素,一面阴刻双勾龙纹,龙头相向,昂颈眺,龙尾相连。

水晶挂饰 战国 长5.6厘米,宽1.3厘米,厚1.45厘米。2005年高新区余岗出土。透明,表面有黄色斑痕。器体呈长方体,两端边角有穿孔,呈L形。

玉璜 战国 长9厘米,宽1.9厘米,厚0.35厘米。2005年高新余岗出土。一对。青白玉,一端受沁,呈鸡骨白。体扁平略弧,拱背上有穿孔,素面。

(0)

相关推荐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天津+河北部分3

    龙形玉佩战国 上∶长5.4.宽3.8.厚0.4 厘米下∶长9.宽4.8.厚0.4厘米 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现藏干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件.上件为黄玉质,下件为滑石质.镂空透雕,有廓,双龙身弯曲体相连,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7)+江苏上海部分2

    龙纹玉璜春秋晚期 长8.9.宽26厘米 江苏省扬州市形江甘泉军庄东汉墓出土,现藏于扬州博物馆.白玉质,质地细润.条形状,中间以细槽分隔,将图样一分为二,两端琢磨对称的双龙首,器表浅浮雕游动状的蟠虺纹.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4)陕西部分2

    牛首形玉佩 西周 高3.3.宽3.2.厚1厘米 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9号墓出土,现藏于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 青玉,灰绿色.圆雕.玉牛头顶两角竖起,并向内弯曲,两耳向左右张开,并琢磨出耳窝,以阴线雕出双目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4)陕西部分1

    玉刀 仰韶文化早期 长17.8.宽7.8.厚1.8 厘米 陕西省南郑县龙岗寺遗址355号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灰白色,夹有黑色及青灰色斑.器呈近似梯形,器身中部雕琢出一道凸棱脊,两侧渐次变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9)+江西部分3

    麒麟纹玉带明代 长条形铸长6.2.宽1.9.长方形铃长7.1.宽6.3.桃形跨横宽5.8.钝尾长9.3.宽6.5.厚均0.6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定王朱由木次妃王氏墓出土,现藏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6)+安徽部分2

    玉钺大这口文化 长21.1.刃宽10.6.厚7.2.孔径1.2厘米 安徽省五河县申集乡台子山遗址出土,现藏于五河县文物管理所. 青白色,颜色一面深,一面浅,有淡褐色沁.体扁平,长条梯形弧刃,两面刃,顶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3

    241.青玉云纹螭耳匜 明中期 高13.3厘米 宽 10.3 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口沿刻方折式云纹,身刻勾云纹,镂雕一螭为耳,螭头伸出口沿.椭圆圈足. 242. 黄玉觚 明中期 高13.1 厘米 ...

  • 荆楚长歌——九连墩楚墓出土文物展之玉

    三人踏豕玉坠饰 高5.1cm 厚0.4cm 最宽3cm 九连墩2号墓出土 青白玉,局部有褐色沁痕,雕出三人迭立踏豕纹样.三人五官清晰,窄袖长裙,袖手而立,猪作奔跑状,是目前所见中国较早的杂耍纹样. 玉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天津+河北部分1

    猴形玉饰 新石器时代高3.1.宽1.4.厚1.4厘米北京市平谷区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现藏于北京市市文物研究所.黑色.头部形状似一小猴,五官雕刻清晰.体为蝉形,中部偏上有一横向穿孔,可推知是垂饰之物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天津+河北部分2

    玉盆明代 高6.3.口径29.底径22厘米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定陵地宫出土,现藏于定陵博物馆.青玉质,通体光素.外折板沿,沿边上卷,口微剑,弧腹,平底.器厚重.与该蔡出土的婆金盆造型相同,为明中期的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