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汉服结缘,执意于传统与惊艳之美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或者是某一个寻常的日子;在基督城市中心的街头,又或者在坎特伯雷美丽的山河湖海,一名身姿曼妙的东方女子,身穿一袭从妆发到佩饰都十分讲究的汉服,在相机镜头前留下一幅幅俏丽影像。她努力展现着汉服所拥有的东方韵致,脱俗飘逸而不张扬,不禁让人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

“汉服”,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还很陌生。但若是听来自台湾的陈怡葶(Helen Chen)娓娓道来,你一定能感受到她对汉服的满满热情。

文 / 陈怡葶(Helen Chen)

配图 / 朱其平、陈建怀

我对汉服的一见倾心

记得小时候,在海关上班的妈妈,因为需要当翻译员接待外宾,所以衣柜子里有各式各样的旗袍;长的、短的、花的、素的、传统的、改良的、绒的、绸缎的、蕾丝的、棉麻的……以及其他我记也记不清的款式。然而,比起旗袍,电视剧里的飘飘裙摆和翩翩广袖更吸引我。令我百思不解的是,这么好看的衣服,为什么现代都没有人穿了?是因为行动不方便的关系吗?日本人有和服、韩国人有韩服,那汉人的传统服饰,是什么呢?

一直到在2016年年初,我无意间在网络上发现了 “汉服” ,这些问题才得到了解答。第一眼看到汉服的感想是:太棒了,这个带有中国风的衣服比有拖尾的古装方便多了,日常穿绝对没问题。再后来进一步了解,才明白:汉服指的是“采用明末清初及其之前汉族各阶层服饰的形制所制作的衣服”,并非“汉朝的衣服”,也非影楼装或电视剧里的古装。我从小喜欢的古风服饰虽然外形上与汉服有所相似,但两者有根本上的不同。影楼或影视装只有单纯的审美价值而并不具备任何文化底蕴,是艺术家借凿汉服的风格而制作出的服饰。而汉服的背后,则有说不完的故事。

领略汉服之美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以前认真读书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小小的台湾有超过一百多所大学,拥有大学文凭的人满街跑,因此当时身为老师的爸爸强力推荐我出去读书,同时也告诉我,在海外读书轻松,只需要拿出在台湾读书的十分之一功力就可以了。我心想既然都要出来,那干脆早一点出来。因此于2002年,初中未毕业的我就只身前往新西兰的基督城留学。爸爸所言不假,在这儿读书确实不费劲,而且我再也不用死记硬背地理、诗词歌赋以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大学毕业,决定在新西兰定居后,以为这辈子和中国的历史就此别过,没料到因着对汉服浓浓的喜爱,点燃了我学习汉文化的心。

汉服有一个正式名称为“华夏衣冠”,在古代更有华丽的名讳,称为汉装、华服、汉衣冠。她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缬夹、锦绣等杰出的工艺和美学,充分体现了锦绣中华。日本、韩国、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衣冠制度。

汉服庄重,面料讲究,做工严谨,一件衣服的背后,有着大大的学问。 “深衣”因其丰富的文化意蕴,被视作汉服的重要代表。其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天与地、阴与阳)﹔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个月。

从黄帝到明代,四千多年的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汉服并非仅仅是一件衣服,她包括衣裳(各种款式的汉服)、首服(即头上戴的,男子的冠巾帽和女子的簪钗冠等)、发型、面部装饰、鞋、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无论是汉之大气古朴、唐之富丽堂皇、宋之纯朴淡雅、还是明之清秀端庄,每一个朝代的款式都各有千秋……我乐此不疲地学习着不同时期所流行的形制、妆容、发型,和当代文化等。

那些暖心及糟心的事

感谢疼爱及支持我的家人以及朋友,在对汉服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没有一味地反对,而是给予了包容,并尝试着明白我为什么如此着迷于汉服的美。每当思及此,内心总是暖暖的。

山寨汉服以及想免费借汉服穿的人,可说是每一位喜爱汉服朋友心中的一根刺。

山寨版会存在是因为和原创商家的价位相比,相对更便宜,又或是原创商家的款式已经绝版了,导致山寨店家有机可乘。即使在绣花、布料和细节都模仿到天衣无缝, 抄袭仍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不熟悉哪些是原创汉服店家,无意中买到山寨版几乎是初接触汉服者的必经之过程,我也不例外。

窄袖款、广袖款、齐胸款、齐腰款、交领款、对襟款、夏款、冬款、有绣花的、没绣花的……如今我的衣柜里,有各种各样形制的汉服。若是按套数来算,即配对的上衣和下裙,有七十套。另外还有二十件左右的单品,即披风、斗篷、大袖衫等。

千万别问我花了多少银子,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敏感,我连想都不敢想。是否为正版、绣花面积的大小、是机绣还是手绣、布料的质量、裙摆的大小等都会影响价位;因此店家也分高端、中端和白菜店家。我买的原创汉服约四百元到八百元人民币一套,山寨汉服约两百元到四百元人民币一套,单品的价位则在三百元到四百元人民币一件。

化身簪娘

因为希望自己在穿汉服时有完整的仪容,网购汉服的同时,总不忘选购与其搭配的饰品。不如人愿的是,收到后的商品,在细节方面的处理和材料的选用,往往不合我意。质量好、设计佳的饰品成品虽存在,但在看到售价后,想买的念头也打消了。

经过衡量,想要工艺精致、用料实在、价格美好、设计有品位的饰品,似乎只有自己动手做一途。这对我来说,易如反掌。因为大学毕业前直至新婚期间,我曾在串珠手作店和珠宝店工作数年。是从双胞胎儿子出世后,两个娃娃让我忙得不可开交,导致我忘了自己在手工艺方面的才华。对于质量有一定要求的我,从选购材料到完工要花费不少时间,但可以自由地配色和随心所欲地设计,倒也是乐事一件。

身着汉服走上街头

在天候不佳、要带小孩、或有粗活要做的情况下,我会舍不得穿视为珍宝的汉服。然而逛街、约会、赏花、参加活动、出门旅行等,我的第一选择永远是穿汉服。我不在意他人的注目礼,对我来说,那是惊艳的眼光;就如同我看到美的事物一样,总忍不住多看一眼。

他人若愿意多聊两句或要求合影,我通常是来者不拒,因为我珍惜每一次推广汉服的机会。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个头高大的洋人男孩,在我简短介绍过汉服后,他不但向我要求一个拥抱,还问能否亲一下。我好歹也算见过世面,回答过各种各样关于汉服的问题,但他的举动,令我哭笑不得。

旁人若是能认出,我所穿的是中国的传统服饰,我内心的喜悦,绝非言语能形容。当然,也常有被误认为是和服或韩服的时候……毕竟,汉服消失了三百多年,需要一定时间的宣传,大众才能认得。真心期待有一天,穿着汉服出门,对每一位汉人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就好比在日本穿和服,不会有人指指点点。

结缘华人摄影群

因着古装,我在2015年的樱花季,结识了基督城的华人摄影群。事隔一年后,因着汉服,又巧遇在樱花树下拍摄的摄影师。随着季节的变换,陆陆续续创作了不少汉服摄影作品。我和摄影师说,“新西兰的好风光不能浪费,我要穿着汉服走遍千山万水。”

在2017年,为了能让大众认识汉服并重拾祖宗们的骄傲与光芒,和摄影师朱其平联手完成“汉服之美,华夏之粹”的汉服介绍文。因为文里提及的形制众多,不得不分批拍摄,连我都被他的耐心与认真感动。

从加入华人摄影群之后,我也不定时现身于摄影群的群拍,因此除了“御用摄影师”朱其平外,陈建怀、长白云、高飞、牛牛、欢乐翁、David吴、Lewis刘、袁燕等人的镜头中,也出现过我身穿汉服的身影。

外景拍摄总有许多趣事,好比那场主题为“清风明月俏佳人”的满月之夜摄影,冷冷的海风、厚厚的云层,和迟迟不肯露脸的月亮,让我不得不说“寒风羞月冻美人”才最符合当时的场景。在跋山涉水取景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不是我喊走不动,而是“我的鞋啊!”绣花鞋不耐脏,碰上泥巴更是难洗,截止至今,也报废了两双。此外,新西兰的牛羊多,因此站在或坐在粪堆中拍摄,更是成了家常便饭;除了淡定还是淡定,现在要我于黄金之上来个华丽转身外加甜美一笑都不是难事。

复兴之路,道阻且长。

一些新接触汉服的朋友会问我,想穿汉服出门但没有勇气怎么办。我的答覆总是“衣服买了就是要穿的,你要是不穿出去,他人怎么知道,原来汉服这么美。”若是碰上周遭亲友反对的,别灰心,弄清楚不支持的原委后,对症下药。大部份的长辈不接受的原因不外乎是觉得汉服是古代人穿的,穿着大大的广袖怎么做事,穿着这样的造型上街也太醒目等等。因此需要耐心地解释汉服和电视剧里的古装以及影楼装的差别,说明让自己并非一时间头脑发热,而是被汉服背后深远的文化历史吸引。

西式服饰也有礼服和常服之分,普通的日子里,很少人会穿燕尾服或大澎裙出门。同理,为了方便做事,日常可以选择穿窄袖的汉服,碰上佳节庆典时,才穿广袖礼服。穿汉服不一定要梳古代发髻,也没有规定说一定要穿靴子或绣花鞋。我的理念是,务必要干净整齐。妆容和饰品的搭配,则依个人喜好而定。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汉服,往小处说,她如我们的日常服装一样普通;往大处说,她背后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由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只是如今却被西式服装取代,渐渐地消失。

对于传统文化的没落,我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觉得少一两个没什么。但是每天少一两个,下一个三百年,还会剩下什么?

满清政府于1645年颁发了“剃发易服”令,要求成年男子一律剃发垂辫,改穿满族服饰,汉服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直到2003年,民间人士王乐天先生把汉服穿上了街头。他坦然地穿过人群,走在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上……人们才意识到,汉族也有自己美丽的民族服饰。

汉服如同汉字一般,书写字体不断变化,而其核心则一脉相承。今日所复兴的,是融入时代精神和审美的现代汉服。将汉服带入生活中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会影响到现代文化的进程。我以身为汉人为傲,也为我们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感到自豪。身在海外的我们,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将中国文化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是一种甜蜜的责任。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中国灿烂悠久的服饰文明需要我们了解、传承,并且珍惜。


商务合作、供稿,请联系:

nzmessenger@xtra.co.nz

0064 3 3380168

全纪录 · 新西兰

有范儿的新媒体 · 用文字表达生活

新西兰信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