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人应有的素养——千里马精神和伯乐精神

原创:文章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编辑应该有很多素养,但笔者认为对其素养的要求,最高莫过于千里马精神和伯乐精神。那么,什么是编辑应有的素养?

“伯乐”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故后人常以其名代指善于相马的人,引申为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其名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1]

他一反常态,笔锋一转,作不平之鸣,因其所处社会的济济人才“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然而今天我们所处在一个大文化的范围下,大媒体的工具下,大编辑的要求下,编辑人要引以为荐。他又说: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

通过对千里马的思考,可以看出有什么样的原因必然有什么样的结果,据充足理由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在时间和空间一定的前提下,事物可以由现象推导出其原因,所以纵然是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于是乎就有: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

千里马焉能成千里马?总之,这对于我们今天做好一名21世纪的合格而优秀的编辑有着巨大的启示。

依我看,编辑的素养就是先学会做千里马,然后再当伯乐。其精神有二,一是编辑要甘心做一回千里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4]”,要深入千里马的阵营,熟悉千里马的生活规律,武装自己成为一匹合格的千里马,即使老骥伏枥也要志在千里,即使烈士暮年也要壮心不已;一是敢当伯乐,不囿于偏见、旧俗和自己的无知,不惑于金钱、权力以及美色,勇敢地做一回伯乐,光明正大地从千里马中挑选出自己所认可的千里马来,避免“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5]”局面的出现。

编辑的千里马精神和伯乐精神之间的关系的处理对于我们做好编辑至关重要,这两者的关系好比蜡烛和火的关系,好比刀和锋的关系,好比形和神的关系,前者是做好编辑的首要条件,后者是做好编辑的重要条件。

桓谭以烛火喻形神,驳到“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则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6];范缜在驳“神不灭论”时精辟地论述到“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存?[7]”,又论述到“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8],无有物质,焉有精神?所以,他们二者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9],器之于道,则是千里马之于伯乐,一个是首要条件,一个是重要条件,其中的奥妙下面自然会揭秘。

一、千里马精神

千里马精神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依次是爱好编辑职业、勇敢地捍卫编辑阵地以及武装编辑所需的技能。

编辑是默默无闻的牛虻

作为一名编辑,起码应有职业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趣是职业最好的归宿,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有两种人:一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的人,一种是为了兴趣而工作的人,前者总是觉得累,后者总是觉得不累,尽管前者占据多数,然而成功恰恰青睐于后者[10]。一个人的兴趣所在,必然会在其好奇心的指导下投身于刨根究底,追根溯源,问个为什么,找个所以然,当其找到疑惑的答案时定会喜不自胜,如此以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也就走向了成功之路。

如前所述,如果你想做一名编辑,前提是你要喜欢它而且对它有强烈的感情,宛如你对你的初恋情人那么着迷,如果你由于种种原因被迫而成为一名编辑,我劝你还是尽早悬崖勒马,我可以郑重的告诉你,在这个你不喜欢的职业上,你走不了多远。当你为了兴趣而工作的时候,你便能够耐得住寂寞,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你所喜欢的岗位上,就像牛虻爱好吸血一样,这是它的乐趣所在,即使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危险,它也在所不辞,反之。

只有热爱,才能默默无闻地坚守编辑这一块阵地。

编辑是捍卫人类文化的战士

人类文化为什么如此繁荣而旺盛,那是因为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每一时期,都会有一些人坚守在这么一个岗位上放哨,保卫我们文化的硕硕累果,这个岗位就是编辑,编辑就是捍卫人类文化的战士。

战士则意味着要战斗,注定要和鲜血打交道,守卫边疆,随时候命中,面对敌人毫无惧色,面对死亡更是冷静沉着。同样,编辑作为捍卫人类文化的战士,要坚守在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这虽然不是一场铁和血的战斗,但是编辑需要挑战的是自己的心灵,譬如寂寞孤独、琐碎无味、身居幕后而不为人所知,不一而足。在捍卫人类文化的走向繁荣的过程中认识你自己[11],发现自己的无知,这是作为编辑最大的收获,因为编辑所要面对的是一切人类优秀的文化。

一个人关于自己的认识就是他对德性的认识,因为知识无止境,我们的生命却有涯,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如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一样,战士需要强身健体,编辑则需要武装自己的脑袋,聪明自己。如此以来,战士不会在战斗中轻易受伤,编辑不会因为知识的狭隘而犯错。

为了减少编辑的知识性错误,编辑就需要和战士一样的训练——特种训练,这种特种训练就是修学储能、先渊后博。

编辑是杂家[12]

用“杂家”来形容编辑最好不过,正中编辑的下怀,因为编辑的事业就是文化服务,文化则涉及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没有杂家的本领是根本不行的。在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背景下,编辑需要坚守“二为”和“双百”方针[13],一心一意地加工出、创造出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以前,编辑可能只是一名加工者,而随着编辑事业的发展,单单会加工的人即将会被淘汰掉,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范围内,编辑更需要一副好文笔[14],编辑不再只是加工者,而且也是生产者,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网举行编辑知识培训时著名历史学家田居俭曾系统地讲过。

编辑除了掌握常用的技能以外,还要“杂”,发挥特种训练的知识技能,尽可能地增加知识的广度与宽度,使其知识的周延性范围拓宽,这是在新时代下编辑人所需要面临的新问题、新考验、新课题。磨刀不误砍柴工,编辑在每一个角落里的工作都是为伯乐精神打基础、作铺垫;打铁还需自身硬,编辑想要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就必须加强修炼“内功”,提高自我的知识储备,能文能武,能编能写,全面发展。

然而,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要做到面面俱到,样样都通,这恐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多重点则没有重点,多中心则没有中心,俗语说得好,断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编辑虽然是杂家,但也要有博而专的一个方面,作为一技之长,谋生之资,尤其是当今传媒工具纷繁复杂、社会文化空前繁荣、大编辑职能要求更高的情况下。

总之,编辑作为杂家就是要修学而储能、先渊而后博。

二、伯乐精神

拿破仑曾以这样的一句话来鼓舞他的士兵:“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15],既然作为一编辑,已经具备或者具有编辑应有的能力就应该想着走的更远,不然也不算是一名好编辑。当编辑已经具有千里马精神之后,编辑应该更上一层楼,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所以,编辑需要其发挥能力到极致以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伯乐精神。伯乐精神,它也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编辑适应政治文化需要而努力、进行社会把关以及编辑的最高境界——拭金人,发现并挖掘出哪些被湮没了的文化精粹与志士仁人。

编辑是政治理论宣传家

文化绝对不是政治的附庸,但文化是在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产物,这就必然打上了政治的烙印。“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超越他的皮肤”,没有任何一种文化能够不受政治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是适应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哲学是脱胎于宗教和神话的世界观,实践于政治生活,哲学是文化的一支,因而,即使文化不和政治谈恋爱,也要和政治结婚。更有甚者,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并以它作为契机进而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我们进行政治实践。

编辑要把准政治的脉搏、执政党的心跳,进而文化的宣传,培育出适应社会潮流和社会时政的文化。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编辑就是我党的宣传队,编辑就是我党的播种机,编辑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精神文化服务的公仆。相反而言,编辑则是啄木鸟,“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16],揭露社会的腐败和事实的真相。

编辑是把关人[17]

编辑是幕后工作者,它既不同于记者那样身体力行于台前幕后,也不同于主持人那样形影不离地和观众面对面交流,编辑如同那经济生活中看不见的手一样,规范着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秩序,一则从茫茫书海中遴选出适合于面世的文化产品加工整理之后公之于众,二则淘汰掉肮脏下流的媚俗文化产品,矫正扭曲的价值观,树立健康的、发达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标榜,三则作为衡量是非的价值尺度,是文化世界领域中的标尺。

把关人如果自身不是千里马,则会很难成为伯乐的,没有伯乐,焉有伯乐精神,如此以来,则更不可能形成编辑力,去做一名拭金人。

编辑是拭金人

何谓“拭金人”?编辑在不久的将来还要担当这样一种职责,尽管这种能力拥有相当困难,但此乃大势所趋,即,“拭”掉金子表面的尘埃,使其发光,或者理解为使长久掩埋在黄沙当中的金子重见天日,抑或是发现被长期湮没的人才与其才华。

如果说韩信是金子的话,那么刘邦便是“拭金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刘邦则不能,而是善于将将,通过其拭金人的能力招贤纳士,共谋大事;如果说胡适、陈独秀、辜鸿铭、刘师培、梁漱溟、顾颉刚、钱穆、沈尹默、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杨昌济、周作人、同树人、朱尔典等等都是金子的话,那么蔡元培就是“拭金人”,时任北大校长的它聘请教授一不看头衔,二不看年龄,三不看文章所发表的刊物级别,甚至发表不发表都没有关系,可就是这样,他所发现的这些人经过北大的熏陶与洗礼,个个成为20世纪中国最为闪耀的明星,他不愧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8]”。

个人觉得这些金子能够闪光的动力有二,一是真金不怕火练,像这些千里马没有被虐待,二是他们不想辜负蔡的厚望,不想贻笑大方,不论他们是不是真正的金子,但是蔡的这一举动已经承认了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不得不在这条道路上走向成功。

今天,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背景下的编辑应该把“拭金人”当作最高的目标来追求,“拭金人”则是伯乐精神的灵魂,伯乐就是为识别千里马而存在的,编辑就是为捍卫人类文化而降生的。

总之,无论将来编辑这一职业发展到如何发达的地步,万变不离其宗,倘若我们能够培养好千里马精神和伯乐精神,我们就能够从容面对编辑行业领域内外的新挑战、新课题、新问题,如同人类再讲究文明也离不开衣食住行,植物再纷繁复杂也离不开光合作用。做好一名合格的编辑人,应该加强培养这两种素养,做好一名优秀的编辑人,更应该全面发展,由千里马升华到伯乐的地步,为捍卫人类文化而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2]、[3].[唐]韩愈.《马说》[P].

[4].鲁迅.《自嘲》[P].

[5].宋玉.《九辩》[P].

[6].恒谭.《新论・形神》[P].

[7]、[8].范缜《神灭论》[P].

[9].《中庸・系辞下》[P].

[10].《丘吉尔名言精选》.[G].

[1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30~35页.

[12].阙道隆、徐柏容、林穗芳.《书籍编辑学概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4:第103~158页.

[13].雷群明.《编辑应用写作》[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第33页.

[14].田居俭.《著名历史学家田居俭:编辑要有一副好文笔 中国社会科学网举行编辑知识培训》[OL].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news/578320.htm> ,2012/12/8.

[15].《拿破仑名言》[P].

[16].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P].

[17].卢因.《群体生活的渠道》[S].

[18].毛泽东.《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N].《重庆日报》,1940,3/8: 第1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