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传染病(中)

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成为人类史上最大的杀手之一。大约是从5000年前,疟疾从非洲西部出发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一直到20世纪初全面爆发,在过去100年里,因疟疾导致了全球大约3亿人死亡。如今,在欧洲和美洲各地虽然已经全力预防,但每年仍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殖民非洲、亚洲等地的欧洲部队发生了疟疾大流行,特别是在东非的英军,感染疟疾丧生者达10万以上。现在,疟疾已成为全球最普遍、最严重的热带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然而,与这么庞大的患病人群和死亡率相比,疟疾的治疗进展确是举步维艰。
在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的抗疟药物奎宁曾经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约300多年的杰出贡献,但是由于人体产生了耐药性,使奎宁的抗疟作用大大降低,此外,在二战期间研究的化学合成药物氯喹也开始产生相当大的耐药性,寻找新的合理且有效的治疗疟疾的方法和药物,迫在眉睫。
国内科研人员曾经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中草药,以期寻找具有抗疟活性的药物,但是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屠呦呦是这些科研人员中的一员,她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方复方验方入手,走访老中医专家,搜集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包含植物、动物和矿物等2000余种药方,结集出一册《抗疟单验方集》,从中又筛选出包括青蒿在内的640种中药抗疟方药集。
在抗疟治疗药物的筛选中,当时工艺方法提取的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屠呦呦仍然锁定青蒿。她发现,青蒿素提取方法不同,药效会有很大差异,而此后,她探索出的提取得到青蒿素的方法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所在。2015年10月8日,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也正是因为她在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受到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的启发,从植物青蒿里压出青蒿汁液,汁液里很可能有“抗疟”的化学成分。反复阅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后,屠呦呦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认为很可能是因为“高温”的原因破坏了其中的有效成分。

据此,屠呦呦改用低沸点的溶剂乙醚来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所得青蒿的乙醚提取浓缩物确实对鼠疟的抑制效果有了显著提高。经过反复实验,结果显示青蒿提取物能大幅杀灭疟原虫,疗效优于氯喹。1972年成功分离出一种无色结晶,后将其命名为青蒿素。至此,青蒿素正式登上疟疾治疗的舞台。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研制出疟疾疫苗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但2006年,Joe Cohen发明了首个有效的疟疾疫苗。经过数十年的研发和测试,2019年4月底开始,疟疾疫苗试点方案目前正在非洲全面展开,肯尼亚与加纳和马拉维一道引入了这一里程碑式的疫苗,作为对抗这种继续影响非洲数百万儿童的疾病的工具。该疫苗已被证明能够预防近40的疟疾病例。该初步试点计划预计将持续到2024年左右,之后将对结果进行评估,并考虑在其他国家实施更广泛的实施。

甲型流感(猪流感&禽流感)

流感病毒分为三个型别,即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我们已经较为熟悉的一种,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历史上最骇人的一场流感发生于1918年,这场场全球性流感夺走了5000万条生命,其罪魁祸首就是名为H1N1的甲型流感病毒。近年来流行的H5N1、H7N9都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禽流感。甲型流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基因重组而演化出新的病株,每重组一次毒性增强、传染性增大,且能导致原有的治疗方法失效。患者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

猪流感,始于一战期间的“西班牙流感”。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500万到4000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感染率也达到了5%。

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00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士兵回国,各国都在散播好消息,而西班牙十分诚实的爆出本国爆发了流感,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至于在西班牙则称此为法国型流行性感冒。

西班牙流感的特征是传染力极强。首个病例出现在美国,1918年3月,堪萨斯州某军营里有一百名士兵发病,一周之内病例就增加了五倍。另外一个特征是十五至三十四岁之间的青壮年死亡率高,这场疫情使得美国整体寿命降低了十二年。科学家认为一战末期各国士兵的调动和返乡,是将这场疫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我们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持续四年的残酷战争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饥荒,使人们普遍健康水平下降,免疫力低下,可能也都是使病毒有机会进攻并失控的原因。当时医疗条件和设备缺乏,抗生素尚未发明(1928年首次发明青霉素),医生没有有效的手段来对付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导致的炎症,也是死亡率极高的原因。此次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此后,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经过几代人反复研究,西班牙流感最终被认为起源于猪流感H1N1。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H1N1病毒,一直在变异,到现在还没有被解决。

继1918年之后,世界经历了三次大流感。1957、1968和2009年。1957的亚洲流感(H2N2)和1968的香港流感(H3N2)两次流感都导致全球一百万人死亡。2009年,墨西哥突然间爆发大规模的人感染猪流感,并在短时间内产生了数十起死亡案例。疫情发生后迅速向全球蔓延,最终墨西哥感染人数达到了6万多人,阿根廷130万人,美国则有整整5000万人,其余全球各地的国家均有病例。猪流感的病毒,经过检测,基因和跟1918年的病毒是非常相近的。所以猪流感后来也不叫猪流感了,也被称作甲型H1N1流感,被看作是季节性流感的一种。啥叫”季节性流感“呢?就是每个季节都会发生,这意味着,每年都会有一些人因为流感死去。人类已经容忍了这种病毒的存在。

甲型H1N1流感,100年了,人类没有搞定它。

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1981年美国发现了首例艾滋病病例。目前,全球有3320万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2007年约有200万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直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艾滋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在出现艾滋病症状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艾滋病病毒的迅速变异能力也给目前特效药和疫苗研制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