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本关于金钱的书,教你如何积累财富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改变你对金钱的观念,它是一种工具,它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我不是它的奴隶,是它为我而工作。本文译自Medium,作者Ayodeji Awosika,原标题为" 5 Books About Money That Can Teach You How to Build Wealth ",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多读书,可以说是你能够得到你想要的生活的作弊码。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些人,会花时间与你分享,他们辛苦得来的智慧。而你只需要花几个小时就能消化吸收掉。
当你开始读更多的书,尤其是关于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取得成功的书时,你几乎会觉得自己之前一直都被欺骗着。
你想知道为什么学校里没人教过你这些知识。原来过上你想要的生活的所有步骤,都隐藏在眼皮底下。只要研究一下什么是有效的,在你自己的生活中实施它,然后眼看着奇迹发生就行了。
如果我告诉你,只要改变你对金钱的观念,就可以改变你的生活,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告诉你,这种改变不仅能帮你赚到更多的钱,还能让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增长,你会怎么想?
这不是说让你变成超级富豪,开着兰博基尼。而是要把钱用在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上,主要是让你自由地过上自己认为合适的生活,而不必听从任何人的意见。
这其实是一件遗憾的事。很多人要么被金钱误导,要么他们与金钱的关系实非常消极的,以致于限制了他们自己赚钱的能力。我把钱看作一种工具。它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我不是它的奴隶。我让它为我工作。
以下的这些书提供了相关教导,帮助我建立财务上的灵活性,并保持我敏锐和专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财富也随之增长。
1.《金钱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Money)
作者:摩根·豪斯(Morgan Housel)
“金融行业对该做什么谈论得太多,而对你尝试去做时脑子里会发生什么,却谈得太少。”
这本书是以一个关于两个人的故事开始。其中一个是非常聪明的投资者,由于他对自己的交易过于自信,最终损失了所有的钱。另一个人是一位看门人,在投资了稳定的蓝筹股公司几十年,去世时已经成为了千万富翁。
投资和增加你的财富,主要与你的情绪和心理有关。这就是投资如此困难的原因。这本书讨论了大量与金融相关的不同情感、见解和心理偏见。
以下是我最喜欢的一些书摘:
·风险——越大的风险可能等于获得越多的回报,但它也增加了你破产的几率。
·恐惧——当股市上涨时,一切都是有趣的游戏,但当你的投资突然下跌30%时,你会恐慌抛售,还是会持有?
·贪婪——你的大脑会欺骗你,让你认为股票会继续上涨,这会导致你进行信息强迫症(FOMO)交易,继续追逐收益。同样,要记住风险的存在。
·市场中的时间概念——在投资方面,时间和复利是你永远的朋友。你投资的越早,你的钱就越容易增长。
·运气——很多商业和金融领域的成功,都可以纯粹归功于运气。有时候你只是在对的或错的时间,出现在对的或错的地方。
·趁早放弃——如果你可以在没有提高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增加了财富,你就是财务自由了。
这些听起来像是基本的概念。这些确实是。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摩根的建议是什么?他百分之百地投资基础的指数基金,并持有大量现金基金以备不时之需。
他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分享这些概念,他是一个出色的作家。这是我读过的最有趣的金融书籍。
2.《富爸爸,穷爸爸》(Rich Dad Poor Dad)
作者:罗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
“如果你是那种没有勇气胆量的人,每次当生活推动你前进的时候,你常常都会选择放弃。如果你就是那种人,你的一生都会过得平平稳稳,做正确的事,假想着有事情发生时你会自救。然后,你就会以一个无聊乏味的老人的身份死去。”
我在我写的书单里总是会提到这本书,因为它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我在大学读过的这本书。我记得我熬夜读这本书直到图书馆关门。我完全无法放下这本书。书中的想法让我觉得我感觉获得了有关信息的圣杯。
前提很简单,“富人”和“穷人”对钱的理解完全不同。简而言之,富人创建企业和资产是为了支付债务和奢侈品。穷人只通过一种方式赚钱,即收入,然后积累一堆债务,最终陷入终生为钱而工作的循环中。
在我的生活中,我极力追求建立可以扩大资产规模的商业机会——可以一次性卖给很多人的产品,可以促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增加销售额的网络,以及帮助我的钱赚更多钱的投资工具。
这本书里有很多课程,但我最喜欢的是:
·富人先购买资产,再购买负债
·始终关注增加现金流。你想要的,是能够不断往你口袋里放钱的资产
·你不能通过出租时间换取金钱来积累财富
·资产是把钱放在口袋里,负债是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
·书中最具争议的观点是,传统的房屋所有权是一种负债。
·工作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钱。创造财富的人首先注重培养赚钱的技能,其次才是赚钱
3.《邻家的百万富翁》(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作者:托马斯·J. 斯坦利(Thomas J. Stanley)
“不管你的收入是多少,一定要量入为出。”
这本书打破了一种偏见,即大多数百万富翁都是靠继承财富,是一些懒惰的信托基金婴儿。这并是不正确的。绝大多数百万富翁都是靠白手起家的。
这本书还打破了关于富人贪婪、招摇、浮华的传说。通常,浮华的人是那些实际上并不富有,但却用他们的钱让自己看起来很有钱的人。
邻家的百万富翁要么工作收入丰厚,要么拥有小本生意。就像《金钱心理学》中提到的看门人一样,他们耐心地投资,慢慢地变得富有。大多数百万富翁是直到五六十岁才成为百万富翁。
从百万富翁的角度来看,书中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我们的家庭每年实现(应纳税)的总收入是131,000美元(中位数),而我们的平均收入是247,000美元。请注意,在我们这些收入在50万美元至999999美元(占比8%)和100万美元及以上(占比5%)的人当中,平均收入有所上升。
·平均而言,我们的实际年收入还不到我们财富的7%。换句话说,我们靠那不到7%的财富来生活。
·我们所从事的许多类型的商务工作,都可以归类为枯燥/正常。我们是焊接承包商,拍卖商,稻农,可移动住宅的业主,控制虫害者,硬币邮票经销商,和铺路承包商。
·我们过着量入为出的生活。我们穿着廉价的西装,开着美国制造的汽车。我们当中只有少数人开的是当年的汽车。只有少数人租用过我们的汽车。
·我们大多数人从未因为没有继承过遗产,而感到处于弱势。我们中大约80%的人是第一代富人。
·我们是挑剔的投资者。平均而言,我们每年将家庭已实现收入的近20%,用于投资。我们大多数人至少投资15%。我们中79%的人在经纪公司至少有一个账户。但我们自己做投资决定。
这里的经验其实很简单——你不一定非要成为一个天才,才能积累财富。你可以慢慢地、耐心地、谦虚谨慎地去做。
4.《10倍法则》(The 10x Rule)
作者:格兰特·卡尔登(Grant Cardone)
“只要你还活着,你要么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而活,要么被人当作实现他人目标和梦想的资源。”
《10倍法则》这本书并不是专门关于钱的,但它会教给你宝贵的一课,你可以用它来赚更多的钱。这本书有一种我以前从未在任何地方见过的感觉。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你的生活中取得10倍的成就,就是你的道德责任所在。你可以看看我以前写的一篇,关于这本书的文章中的这一部分。
通常一般化的想法、一般的计划和一般的行动并没什么错,只要一切都能顺利进行。但一旦形势恶化,未能设定足够大的目标,就会造成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请看看这些例子:
·大多数美国人严重低估了他们退休所需的钱。
·许多人过着月光族的生活,没有积蓄。
·普通家庭已经负债累累了(如果2008年重演,你能挺过去吗?)
·大多数企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低估了在经济困难时期生存所需的现金
·几乎所有有“革命性”想法的人,都严重低估了执行这些想法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令人快乐的,而且它还能保护你。一般社会强调平庸的美德,但抛开所有的道德却不谈,平庸无论是在数字上和实用上都是不好的,因为它可能会在形势的浪潮中全部被冲走。
大多数人都不是有储蓄的问题。他们有的是收入问题。当你的收入增加了,存钱就容易多了。设定10倍目标并不意味着你会达到目标,但它会增加你做得更好的机会,相比较如果你设定一个较低的目标而言。
书中我最喜欢的观点是:永远不要降低你的目标,始终增加你的活跃度。如果你负担不起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不要只是将就。付出10倍的努力去实现它。
5.《百万富翁的思维密码》(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
作者:T.哈维·埃克(T. Harv Ecker)
“大多数人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首要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又一本让我熬到深夜阅读的书。这是另一本讨论“富人”和“穷人”心态差异的书。我在这句话周围加了引号,因为我不喜欢它这样的表述。
正如我们的朋友摩根·豪斯所说:
“要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源于勤奋,也并非所有的贫穷都源于懒惰。”
积累财富并不完全是努力工作和心态的结果,但我们也不要假装这些因素都无关紧要。在我的生活中,我已经养成了一种有助于积累财富的心态,同时知道在这其中也有多少运气和随机性在起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书中强调的一些区别:
·富人投资,穷人把钱存进银行
·富人不断地学习,而穷人却停止学习
·富人着眼长远,穷人着眼短期
·富人把钱花在自我教育提升上,而穷人不会
·富人是创新者,穷人是消费者
·富人让收入为他们工作,穷人为钱工作
心态的转变是强大的。除非你改变你对金钱的观念,否则你将始终停留在同样的生活模式和收入等级上。
学习以上的这些见解看法,阅读这些书籍,并将这些信息发挥到最大效用,这样你就可以建立一个更富有和丰富的生活。
译者:TeresaChen
本文来自翻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