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型盘式制动器介绍
文章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1364150138@qq.com删除。
一、盘式制动器概述
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力产生于同汽车固定部位相连的部件与一个或几个制动盘两端面之间。其中摩擦材料仅能覆盖制动盘工作表面的一小部分的盘式制动器称为钳盘式制动器;摩擦材料覆盖制动盘全部工作表面盘式制动器称为全盘式制动器。现代汽车中以单盘单钳式的钳盘式制动器应用最为广泛,仅有个别大吨位矿用自卸车采用单盘三钳和双盘单钳的钳盘式制动器,以及全盘式制动器。
钳盘式制动器分为定钳盘式制动器和浮钳盘式制动器。定钳盘式为制动钳固定在制动盘两侧,且在其两侧均设有加压机构。浮钳盘式制动器仅在制动盘一侧设有加压机构的制动钳,借其本身的浮动,而在制动盘的另一侧产生压紧力。又分为制动钳可相对于制动钳可相对于制动盘轴向滑动钳盘式制动器;与制动钳可在垂直于制动盘的平面内摆动的摆动钳盘式制动器。滑动浮钳式制动器由于它结构简单、紧凑、质量小和耐高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主要研究对象为滑动浮钳制动器。
钳盘式制动器是半敞开式结构,制动盘大部分外露,摩擦块面积很小,而且基本上无“助势”作用。由于这些特点,钳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比较有下列优点:
A、散热条件好,制动效能对摩擦系数变化不敏感,不容易发生热衰退;
B、摩擦表面受潮、沾水后对制动效能影响小,并能很快恢复;
C、制动力矩输出平稳,其大小与管压成线性关系,制动感觉良好;
D、制动盘受热后沿直径方向膨胀,对制动效能和制动间隙的影响很小,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
E、在相同的制动力矩输出下,尺寸和质量较小;
F、摩擦块的磨损较均匀,更换方便。
钳盘式制动器的缺点:
A、制动效能因数低,需大大增加控制力;
B、密封性差、易受尘粒磨蚀和水分锈蚀;
C、精密件多,价格昂贵。
二、国内外盘式制动器主要厂家
重型商用车用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国外厂家以克诺尔、美驰、瀚德、威伯克为代表,国内气压盘式式制动器厂家有武汉元丰、浙江万安、浙江隆中等。从技术角度比较,武汉元丰主要以威伯克为原型,万安和隆中以克诺尔为原型。国外几家制动器各有特色。具体结构图如下:
科诺尔结构图:
美驰公司结构简图
瀚德盘式制动器结构简图
威伯克(元丰)结构简图
工作原理:
盘式制动器基本工作原理都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结构布置和自动间隙调整机构。结构方面的显著区分在于WABCO公司的为单推杆驱动制动块,而其它三家为双推杆驱动。以科诺尔为例,其工作原理如下:
每一种制动器最关键之处在于制动间隙调整单元,该单元一般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机构精密,为免维护设计。以下三图分别为科诺尔、美驰、瀚德的调整机构。
瀚德盘式制动器调节过程:
气室挺杆推动推杆44转动,在偏心轴承作用下,双十子支座带动螺杆35/36,推动推盘28夹紧制动摩擦块,实现制动。在每次制动时固定在推杆44上的导销,在调节器54外槽内转动,当转动量超过预设间隙时,带动调节器转动,调节器内部有单向摩擦簧,制动时调节器带动同步轴52转动,在52轴上装有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57/58同步转动,57/58分别为左右旋齿轮,与35/36调整螺杆相配,带动调整螺杆旋动,消除过量间隙。解除制动时,44带动47回转,47作用调整器54回转,54内部单向簧分离,同步轴不再转动。当需要手动调整时,只需转动调整轴55带动同步轴52,实现手动调整。其调整机构原理与自动调整臂完全相同。
对比结论:
WABCO公司因其为单推杆驱动摩擦片,存在制动不平稳的可能性,因此在我们选型时可不考虑,但是其调整器结构是几种制动器中最简单的一种。
克诺尔的调整器结构最为复杂,也最精细,用到了单向滚针轴承,而其余三家全部使用单向螺旋弹簧作为单向调整器。在保证两推杆同步的传动机构中美驰用直齿轮、瀚德用锥齿轮、克诺尔用链轮。除威伯克外的三家技术方面各有其先进性。但从总体比较,我们应当以克诺尔作为学习的范本,理由为:一、克诺尔技术成熟、先进,在国际上有相当好的口碑;二、在国内已有万安、瑞立、合力等在仿制,其核心技术在国内应有一定程度的消化,且部分配件可以找到成熟的配件厂家。另外一个可选则的我认为是瀚德盘式制动器,其优点在于:一、四导柱固定,制动更平稳,体积小,振动及噪声小;二、左右完全通用,铸件模具少,通用性好,便于安装;三、重量轻,22.5制动器含摩擦块重为46.5kg,克诺尔为52kg,美驰为59kg(含制动气室),去除技术开发成本,最终决定成本的将是重量。
关于摩材工程师联盟
摩材工程师联盟和摩擦机械共享群,都是由行业职业经理人倡议和发起。取名叫“摩材工程师联盟”是几个人合意的结果,其实每一家公司每一个奋斗在摩擦材料行业的工艺工程师,他们背后都有非常多的996、奋斗成长的故事,这个行业比较窄,大部分都是共通的,但是大家都各自闭门造车,很多好的经验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播,阻止了我们整个行业的进步。所以,使命所驱,需要有这样一个的民间组织,大家一起来互相分享,互相讨论,我们肯定会有:更加省成本、更加效率的方法来生产我们的产品,所以叫了这个名字,也提醒我们几个人不忘初衷、砥砺前行。
相信今后这片属于摩擦人自己的领域,能和大家共同分享我们行业内部的各种解决方案、各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始终保持:共享、互惠互利的精神来建设这片领地。我们组成这个“摩材工程师联盟”的团队,集结至少100位有代表性的各个区域、各个工厂、各种类型产品的行业专家,一同来打造我们这个平台。
我们的目标是:环保、高效、精准、节约,为行业寻求全新的解决方案,在开始这段旅程的过程中,我们会很好的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等不断的分享、传播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始终让加入我们团队的各位工程师们能够畅所欲言,力求打造成本行业的一个开放型、共享的大平台。我们非常诚恳的期待您的加入!我们将扼守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尽量保护成员自主享有的隐私权,对分享的人给予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