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家有男孩,一定要教会他“四种能力”,最好不要晚于6岁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将来有所作为,可教育孩子毕竟不是纸上谈兵,当父母亲自去做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教育孩子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
特别是那些生性调皮的男孩子,一个不小心就不知道会惹出多大的麻烦。俗话说:“因材施教”,对于那些养育了男孩的家庭,同样应该选择适合男孩的,专门的育儿方法。
李玫瑾教授坦言:教育男孩宜早不宜迟,一定要在6岁前教会孩子四种技能
有幸看过一段李玫瑾老师的讲座,特别将其中的一段话摘抄出来,供父母来学习:
孩子的性格培养是有关键期的,特别是男孩子,宜早不宜迟。3~6岁就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孩子长大会变成什么样子,基本上在这个时候就定了。
李教授的这个结论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印证。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父母应该抓住孩子认知发育的关键阶段,从小就为孩子的性格培养铺路,只有这样,养出好性格的孩子才能水到渠成。
特别是那些天性调皮的男孩子,父母教育更是要抓住这个关键阶段。
之所以将孩子教育时间固定在6岁之前,其实是有科学论据支撑的。
心理学上将0~6岁视为孩子“自我意识”萌发的关键时期,是孩子从“他我”到“本我”度过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新的认识,并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想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事。
如果父母能够抓住这个重要阶段,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将会帮助孩子养成受用一生的好性格。一旦错过6岁的关键期,孩子性格形成后,父母再想改也来不及了。
李玫瑾老师将其总结为“四种能力”,家有男孩的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
家有男孩,一定要学会四种能力,学会了长大不走歪路
1)抗挫折的能力
主持人汪涵曾经说过:“我把孩子当强盗一样养。”他解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强健其体魄,野蛮其精神。”在汪涵的眼中,孩子取得任何成绩的前提是保证一颗强大的心脏,如果面对一丁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那这种教育是失败的。
马云在一次峰会中也指出,现在中国孩子最缺的就是“心力”,一种让心脏异常强大的力量。俗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逆商的培养和一颗强大的心脏就是让孩子熬过漫漫长夜,见到明日朝阳的内在动力。
抗挫折能力其实也是孩子性格培养的一部分,父母一定要在孩子6岁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让孩子更加坦然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妨选择一些逆商培养的绘本读物,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
2)表达的能力
男孩作为将来的一家之主,是全家人的支撑,不能只做一个被动的,唯唯诺诺的接受者,也应该善于将自己内心的意见,准确地传递给其他人。这其实是对孩子表达能力的一种要求。
俗话说:“男孩要放养”其实正是这个意思,父母要鼓励男孩多接触一些其他人,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孩子从小就善于表达自己,从而实现“小社会”到“大社会”的转变。
3)坐得住的能力
父母需要首先明确一点:聪明和学习成绩好是两回事。
李玫瑾教授指出,那些性格活泼,看似聪明的男孩子,其实注意力根本不在学习上。从小机灵的男孩子,大脑会更加活跃,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将本来专注于一件事上的孩子带到其他方向。
父母要在孩子0~6岁时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坐得住”的能力,通过一些男孩子喜欢的方式,比如游戏,来一点点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养成高专注力的好习惯。
4)情绪管理的能力
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的情绪管理的问题上常常采取一种主动的“忽视”态度。父母会觉得这只不过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现的正常现象。
实际上,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在1960年进行的“软糖实验”中指出,长大后取得好成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其实在他们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特别是在孩子自我意识发育的关键时期,自身能力的不足和自我意识的萌发会让宝宝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常常表现为暴躁和不安。这种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孩子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长大很难取得成就。
情绪管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些父母可能能教会孩子其他的能力,但面对哇哇大哭或者乱发脾气的孩子往往是束手无策。在这里推荐一本关于宝宝情绪管理的绘本,特别适合3~6岁,正处于自我意识崛起的宝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