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呆

年幼时可能是模仿大人,我常常发呆,喜欢盯紧某一点,放空大脑,不过表演和下意识哪个成分占的更大些我也不确定。
再后来,我的发呆被批评了,原因是它出现在我这个年纪是不应该的,或者说是不被允许的。大家对少年人的定义是永远积极向上活力满满,有冲劲有热血,而不是懒散在一处的思绪神游。我想大概是每个人都希望我们的来去都有目的,指向性满满,不蹉跎一点时光。
似乎是自然间,发呆已经被我们归为到浪费时间的事一栏中了。可能是词语的自身情感,也可能是社会氛围给予的意义,发呆被钉在了无所事事、浪费时间等等耻辱柱上。
综上原因,以及升学的压力,我很久没有发呆过了,有时察觉到自己有一丝想要发呆的苗头,也会赶紧拉回。它总是有很大吸附力的,可能是深不可测的。于是我会避开它。
久而久之,“发呆”这个词汇已经淡出我的生活,直到有天,系里教近现代文学的教授聊起自己每天最常做也最爱做的事,我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着,想在第一时间学习到学者思想的精髓。
可他的答案却是:发呆。这吓了我一跳,我马上在心中思索,这个回答开玩笑的可能是多少,可看着他的眼睛,感受着他的情绪,我不可否认,我感受到了真诚。
真诚让这个答案的分量更重了,我开始试着接受和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也在尝试重新审视发呆这一行为。
他接着说到:若是每天能有一些时间发发呆,那便是能通体舒畅的。
那一刻我似乎懂了,若能有一段时间你能平静下来,轻轻松松地只是让思绪毫无阻碍的游走,伴随着你起伏的也只是平缓的呼吸声,你整个人如睡着时那般放松,这样类似婴儿的状态怎能不让我们向往。
思绪潜意识的游走能带给我的惊喜是无法预计的,这大概也是一种思考,一种没有既定目的,但却完全随心随情或者什么都不随的思考。而当然这样的思考带给我们的启发也是惊人的。
发呆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达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适然状态。
发呆又有什么不好呢?成长到现在,我们早该脱离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价体系,我们自己对这件事的判断与感受、收获才更重要。
我好像离自由又更近了一步。
祝喜乐平安。
完工撒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