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内劲之体认,此劲与搏击术之劲具有本质差异(一)

“本拳之基础练习即为站桩,其次为试力、试声、假借、体认各法则”。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明确指出,体认是大成拳修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所谓体认,就是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领悟与认识拳学内涵,使自己由茫然无知过渡到感性认识再发展到理性认识,最终获得拳学的种种内在精华的活动。在大成拳的学习当中,以内劲之体认最为不易,若非经过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之体认,难知难得个中三昧。

何为内劲?不显于体表而潜于体内,可自然而然应时应势随意而出之劲力即是。此劲与当今多种搏击术之劲具有本质的差异,它不是靠躯干与肌肉的紧张而产生,而是在肢体处于放松状态时由内向外迸发而出,且放松愈好,愈沉浑雄厚。

它可本能地以各种形式随意而出,自然灵活,变化丰富,同时不露形迹,旁人觉似软绵,被作用者却难以承受,是“活劲”“不用劲之劲”。

一般而言,内劲之体认需经感性体认,内在体认,应用性体认三个阶段。

一、感性体认

初学者往往对内劲认识模糊,教学者适当通过讲解、演示等各种方式予以启蒙。可先对他们详细讲解内劲的外延与内涵,灌输相关知识,然后加以形象直观的表现内劲的种种实际演示,使其获得感性体认。

二、内在体认

具备感性体认之后,就应进入实质性体认一一内在体认,可先后于桩功中体认,试力中体认,辅助动作中体认。

1、桩功中体认

站桩是求取内劲之途径。细心品察,可充分体认到内劲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生成发展过程。此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1)站桩初始,身体产生种种不适,或肌骨酸痛,或关节胀痛,有时甚至不堪承受,此为桩功对肢体之作用。即消除肌肉紧张,卸去身上的僵滞之劲,为内劲之产生创设条件;

(2)站桩一段时间后渐觉舒适,胸腔坦荡,腹部充实,并有温热麻酥之感,此为内气渐足,内劲悄然萌芽之阶段;

(3)站桩时,身体有膨胀感和重力感,感觉沉稳如山,劲力增长,初步感觉内劲产生;

(4)站桩时,整个胳膊有外撑胀大感觉,并愈来愈甚,同时感内劲逐渐向肢梢移动,此为内劲不断增长阶段;

(5)站桩当中重新出现不适,肌骨酸痛,肩臂沉重,此为“骨重建”与“肌通联”阶段,一定时日后,骨骼的密度和强度大幅增加,臂肩、胸腹、背腰、胯腿各处肌肉相互联结为一体,肢体有较强的充实感、沉重感和整体感,可明显感知到体内潜伏着强大的内劲;

(6)站桩时精神饱满,整体空灵,有王芗斋先生所说的“满身空灵意”之感,觉体内内劲如流水与大气一样无所不在,随时随地可自然而然迸泄而出。

2、试力中体认

《大成拳论》曰:“站桩有相当基础后……应继续学试力功夫,体认各项力量及神情,以其真实效用……”可见,在站桩获取笃实之内劲后,应接以试力训练,对内劲进行更进一步的体认。要求分三步而为:

①用意不用力。此即王芗斋先生所称之“意中力'之训练方法。试力时,要做到立身中正,得力体顺,筋肉空灵,形松意紧,通过相应的意念诱导进行各种方位力的体验。可设想双手推一浮在水面的大船缓缓使之前移,推至远处后,再慢慢拉回原处。

或设想我两手搭扶于远处一大山之腰,推之能移,拉之能回,按之能沉,托之能起。也可设想正前方有一堵泥墙或一个很大的厚棉袋,我全身放松,空握两拳轮番前击,每拳均将泥墙或棉袋击穿(要体会泥墙的阻力作用或棉袋的弹性作用)。通过这些练习,可逐渐产生物体感应,初步体认到内劲向空间之延伸。

②力意相逆。试力时要求随着肢体的前(左、上)移,力感能缓缓向前(左、上)运行,或推移某一重物,或撼动某一大山,而意念中又含后(右、下)拉之意。如此练习,手部会出现沉重感和实物感,产生推之不动、拉之不来、按之不沉、托之不起,欲止又欲动、欲动又欲止之意,极易体认到大成拳的二争力及多面争力乃至上下左右前后的浑圆力。

③力意相随。试力时要求意力不分、意到力到、力意交融,要在微动中求速动,于微动中体会在不同姿势中或不同的推手与实战意感下能否使自身劲力应运而出。试力时可快可慢,可缓可急。快则如水中游鱼,慢则犹春蚕吐丝,缓则似涓涓细流,急则若九天瀑布。此种试力,可充分体认到整体之浑厚,四肢之撑大与沉重以及内劲向肢梢之移动。

3、辅助动作中体认

于试力体认的同时,辅以辅助动作以体认,能起事半功倍之效。

具体作法为:两脚前后大丁八步站立,自然屈膝,整体放松,尔后两臂向前向上复向下向后自然甩动,注意不要用拙力,且肢体与手臂互动而不是仅仅手臂的局部之动。动作之时,意想两臂无限延伸,能甩至远方目光所及之处;或如钢似铁,猝然击穿身前墙壁或其它障碍物。

待两掌有增厚感,两臂乃至肢体有沉重充实感后,可让一人站于身前,对其进行甩臂练习,运用自身沉重充实的整劲作用于对方,使我两掌在触及对方胸部时将其甩出。

此一辅助动作练习,能较快地诱导出自然整劲,从而体认到内劲的整体性。(未完待续)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