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变脸大师瑞香,出身高香世家,却如何与名丛扯上关系?

《1》

每年挑选十二金钗的时候,总想给当牵头将黄旦与铁观音杂交的科研人员,点个大大的ZAN。

黄旦和铁观音,这两款普普通通的乌龙茶树,竟然在三四十年的时间内,整个改变了“武夷岩茶”的风格。

从前,武夷山的那些“老人儿”们,像水仙,肉桂,大红袍,铁罗汉,半天妖,水金龟,白鸡冠等等,香气都是内敛而低调的。

武夷山的人,用细幽两个字,来形容它们的香气。

确实,在武夷山近现代传统的焙火工艺和制茶工艺里,高火,是最常规的操作。

在高火状态下的武夷岩茶,不管是哪个品种,香气一律都是走细幽内敛风格的,要想大鸣大放,完全不可能。

而这种风格的茶,要想在广大绿茶产区、红茶产区、普洱茶产区能杀出重围、分得一杯羹,是很难很难的。

为了让武夷茶能恢复当初明朝时皇家贡茶、全国顶级名茶的地位,武夷茶势必要改良——不是工艺上的改良,就是品种上的改良。

于是,高香品种应运而生。

于是,科研人员们致力于研发各种适合种植在武夷山的、香气较传统岩茶品种更加高扬奔放的乌龙茶品种。

黄旦,铁观音,就是被上帝之手选中,用于杂交后代的幸运儿。

《2》

今天要介绍的这一款瑞香,有人说,它来自于名丛百瑞香(我每每把百瑞香打成白瑞得,这是中了“飘”的毒了)。

其实,它的真实身份,是来自黄旦系。

2003年,瑞香(代号305)出生了。

它是黄旦天然杂交的后代。是无性繁殖出来的。它属于小乔木,中叶类,中生种。

与同样是黄旦系的黄观音相比,瑞香是中生种,黄观音(代号105)是早生种,每年春茶季最早采摘的那一波武夷茶。

瑞香的品种香,是极高扬的花香。

然而,不比同为黄旦系的那些高香品种,如金牡丹,金观音,黄玫瑰,黄观音等等亲戚的花香高扬明晰、热情奔放,瑞香的特点,在于香气的变化多端。

每一冲,它的盖香,都分别属于不同的香型。

每一冲,它的汤水里,都能啜到不同的香气。

甚至,同一冲的不同温度条件下,去嗅闻盖香,都会发现,香气有区别——前一秒可能还是栀子花香,下一秒,就可能转为茉莉花香。

这种花香变幻莫测的技能,纵观全武夷茶,瑞香认了第二,就没有茶树认第一。

真真是武夷山版的变脸大戏。

每一个转身,都有不同的脸谱呈现。

实在是太奇妙梦幻了。

瑞香(轻火版)品鉴笔记

第一冲的盖香,是明亮的、鲜活的、热烈的,奔放的。

初始像是黄家的标志性的栀子花香。

香氛一转,又变成了小清新风格的茉莉桂花灰莉一般的香气。

只在一冲当中,盖香便有数次变化,瑞香这“变脸大师”之名,实在是实至名归。

这种盖香变化多端的气质,纵观全武夷,也只有瑞香有了。

写到这里,村姑陈已经可以想见,瑞香登上莲花峰的顶端,白衣飘飘,以花香多变之气傲视群芳的绝世姿容。

汤水是细软的,香滑的。

“气清兰蕊馥,香滑玉肌丰”一般的感受。

一口茶汤入喉,先是觉得香,接着是觉得滑,再接着是觉得甜,最后是觉得津液四起......

那一瞬间,整个口腔都是香的,都是滑的,都是甜的。

仿佛进入了一个冰雪的世界,安安静静地,只有花香在缭绕,只有蝴蝶在蹁跹。

整个人,整颗心,在这个燥热的夏季,像是被香香的雪花洗过,都纯净了,空灵了。

第二冲:

盖香突然就变了。

变成了夜丁香般的清郁花香。

是那种在寂静的深夜里,走过一个围墙转角,突然之间出现在眼前的,小乔木般的一株花树,油嫩的大片绿叶当中,簇拥着小朵小朵的白色小花。

微风摇曳间,花香盈盈而出,清丽婉转,在暗夜里,有极强的穿透力,能透过重重夜幕,袭夺去你鼻端的所有呼吸与感官。

这股花香极清郁,极持久。

在盖子从热到凉透,大约三五分钟的时间里,这股香气一直持续性霸占着盖香的主要位置,丝毫不给茶叶当中的其它香气,留下一个得见天颜的出口。

汤水清丽,清纯,柔软,细滑,香馥。

汤中花香分外明显,香气十足,芳香饱满,且伴随着强大的生津感,使得这款茶汤,带着明显的津液汹涌之感。

又香,又生津,回甘还清甜。

这舌感,好到不行。

第三冲:

香气又变了。

这一次,揭盖时,闻到的盖香前调,变成了清新的苦楝花香与茉莉花香。

一种不高扬,不张扬,极为温和低调,但芳香分子却极浓郁极持久的香型。

是有实力的温和。是低调的奢华。

不是半桶响不停的那种。不是把大LOGO穿在身上的暴发户。

是世家大族,书香门第的气度高华。

汤色未加深,仍是极清透的深琥珀色。晶莹似美玉。

汤水稠度仍在,但浓度却有加深,更多更大量的花香落入汤水中,形成了一阵又一阵的花香风暴——在你喝汤时,这种芳香风暴便有力地将你击中、缚住、再不停用花香来熏蒸你。

于是,不一会儿,从舌,到口腔四壁,再到鼻腔,再到喉咙,全被这芳香高华的气息所侵袭,所占领。

每一呼一吸,都是芳香四溢的。

连带着舌面上生起的回甘里,也是花香清丽,津液甜丝丝。

曼妙无比。

第四冲:

栀子花香再一次复起,成为揭盖时冲鼻而出的那股香风。

略凉一些,花香微变,广玉兰香成为了主角。

再凉一些,又变了,成了缅因花的主场。

瑞香这家伙,便是如此地多变,热爱变化,每一冲的盖香,每一冲每一个温度的盖香,都会发生如此奇怪幻瑰丽的嬗变。

就像天边的云,一会儿是万马奔腾,一会儿是荷花盛开,一会儿是猿猴舞棍,一会儿是小车行进........

于千变万化间,人们的魂儿,便被轻易给勾了去。

脑中再也没有其它的想法,只想一直泡下去,一味追寻下去,看这汤,看这香,还能保持多久,还能有多少种变化?

抱着对未来的希冀与向往,这泡瑞香,便可以伴随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寥的下午和夜晚。

直到最终,曲终,茶淡。

到那一刻,若你还留下了还魂汤一杯,此时正好,将它喝下。

在盛宴将散的时候,回味一番宴席初开时的盛况,在茶汤淡去的时候,回味一杯初始冲泡时的香滑,这种对比,更加美好。

【后记】

喝瑞香的时候,通常会放弃对汤水的严格要求,转而对花香有了不一样的定义——一定要多变,一定要有花样,一定要变幻莫测到令人怀疑人生......

至于汤水嘛,香香滑滑,便可。

幸好,这一款瑞香,满足了人们对于高香品种的所有要求。

有香,还十分浓郁。

香型有变化,还十分绮幻。

汤水有滋味,还香软细滑。

要论缺点,那就是时间未到,汤水还不够稠厚。

但若是再加火,稠厚度够了,这般飘渺的香气,又没了。

可见,世事难两全。

睿智的仓央嘉措早已经给我们道明了: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就不要纠结了。

在火功还不够高阶段,先体会瑞香这风云变幻的香气。等到火功高的阶段,再来品尝它的稠滑与深遂。

岂不两全其美哉?

*****友情提醒:

小陈茶事所有产品,皆为独家所有。若有人自称与小陈茶事同款产品,皆系仿造,请列位看官小心鉴别,勿轻信上当。

(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也可以搜索关注视频号“小陈茶事”)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