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这些小众出版品牌买书,准不会错

这篇文章原定的题目是《那些“好而不众”的国社品牌》,既然是命题作文,不妨单刀直入些。今天来简单谈一谈那些“好而不众”的国社品牌。
首先从解题开始。
说起来有趣,“好而不众”一词勉强倒真可以算个人独家。初入行时领受了一项荐书的任务,出于无知,提出了“好而不众,大热倒灶”的选书目标,希图特立独行,树立起卓尔不群的荐书品牌形象。
被层层痛批之后,恍然大悟,到底是少了许多实践经验,看似一句脆爽的口号,暗里却处处陷阱。
时至今日,接触图书日多,思考行业渐深,却仍弄不懂图书何为好,何为众,说不清大热之书如何为何倒灶。不过今日毕竟是读书分享,不妨恣肆一些,重又把这个话题拾了起来。倘若有遗漏,不妨作为讨论空间的开口,以留言的形式为这篇命题作文补充矫正。
其次是“国社品牌”。“国社”自不必说,国有出版社,如国家级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部委的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地方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浙江美术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以及大学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皆在此列。
至于大家十分熟悉的譬如新经典、后浪、果麦、读库等,即使背景雄厚,却仍旧不在讨论之列。
“品牌”二字细说来却比较复杂。且无论古代文字历史中的写本抄本、监本局本、官刻坊刻,即使就中国现代出版的历史实际而言,出版社与知名出版品牌便从来共生共存,相互重叠,甚而难以区分。
现代出版的开端:商务、中华、大东、世界以及开明五大书局,都是洛阳纸贵的知名出版“品牌”;而细究下来,商务有王云五的“万有文库”,世界有徐蔚南的“ABC丛书”,如是这些“金字招牌”上的横竖撇捺,讨论时很难不拎出来单作品牌。
如知名网络文章《买书不看出版社的都是山炮》所指的情况,大约还是要到五六十年代以后,国有化逐渐深入,出版社逐渐为“品牌”主体,才有了如此单一的指示标志。
即便这样,八十年代仍诞生了足以记入中国出版史册的“品牌”——汉译名著,只是以今天的标准而论,这面“彩虹墙”更应该归入“丛书”,而非“品牌”的类目。
天然附带商业意味的“品牌”,必需等待商业运作的成熟才会自然生发。而这在中国当代出版的历史中,则意味着民营出版力量的再次兴起。
大约在世纪之交、中国出版行业最后的盛夏(有点像维斯特洛大陆上的夏冬交替,凛冬将至,而列王纷争),新进的民营资本在成功的市场运作下,逐渐挤入了出版市场的前列,“杀”得一些传统出版社成了为民营社供血的羔羊,也倒逼着不少国营出版社试探着开始了商业化、品牌化的转型。
本就握有丰厚版权资源、读者基础的老大出版社们,自然有资源在这一轮商业化转型中,造新瓶,装陈酿,将经典丛书进行包装后,重新上市,如商务印书馆的“四菜一汤”典藏本(“精选汉译名著”系列封面别称)、人民文学的重制“网格本”以及上海译文的彩条版“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等,均在此列。
甫一问世,自然而然便成为媒体、书商、藏家的追捧对象。时代不同了,国民IP却依旧还是国民IP。
而对于大多数出版社来说,由于资源、影响力的不足,从图书到品牌的转型、积累过程,实际与大多数民营出版公司的“白手起家”更为类似。
其中,最成功的案例,自然是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理想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甲骨文”以及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文景”。以至于不熟悉的人往往会将他们归入民营出版公司的阵营,而将印在封面底下的“幕后大老板”抛诸脑后。
细心的读者恐怕能够发现以上论述中的不严谨。论证的例子中,既有产品类别丰富的图书公司,也有深耕某个领域的丛书系列。显然,这并不符合大众对于品牌的认知。
耐克当然是家喻户晓的运动品牌,而为球星量身定制的球鞋系列,则恐怕更像是“明星产品”,而不能与品牌等量齐观。但在图书出版的实践中,情况却要复杂得多。
相比创新品牌的踏空探索,为驾轻就熟的“丛书”编纂工作寻找一个具有“品牌”形象的识别符号,恐怕才是更符合实际且保险的做法。
我们如今已熟悉的“甲骨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是一套丛书“而已”!若真的将“品牌”仅局限于与公司名称相对的文化符号、商业标识,那么对于中华、上古、商务、人文、上译这些手握众多或新或旧IP的国民老品牌,实在也太吃亏了一些。
因此,只好囫囵吞枣,用一个勉勉强强的概念共识,勉勉强强给大家介绍一些在阅读中有所接触的图书“品牌”——
索·恩 | 社科文献出版社
既然说到“甲骨文”,就很难不提到“甲骨文”大获成功后的社科文献出版社“全面品牌化”,以及应时而生的一系列兄弟品牌。
除了荆棘鸟“索·恩”之外,还有近代史品牌“启微”、边疆史品牌“九色鹿”、新知类品牌“方寸”以及专注于其他的品牌“世间之盐”。
相比之下,“索·恩”的定位更加“不明确”,相比以内容作为主线(哪怕是其他)的兄弟品牌,“索·恩”将装帧设计、文化产品作为“品牌符号”,品牌下图书类别的跨度比较大,有延续“甲骨文”的世界史,有哲学的《莱布尼茨、牛顿与发明时间》,有社会学的《独异性社会》。
同时还有大量的文学、哲学家传记,从某一角度来说,也是领了去年国内出版市场传记热潮之先。而作为特色的装帧设计确实是当代图书市场中的“奇葩”,尤其是品牌的头三套书,皆为锁线精装,入手后久久把玩,不忍释卷。
自由大地&诗想者&其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除了社科文献出版社之外,另一家因一个成功的品牌迅速抢占读者视线的,莫过于广西师大出版社。
相比社科文献出版社在“甲骨文”之后的“青黄不接”,广西师大社在“理想国”之后,接连又推出了诸多在出版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图书品牌,譬如专注于人文、学术领域的“新民说”,专注于文学领域的“文学纪念碑”。
前两年非虚构大热时,广西师大还在“理想国”品牌之下,推出了“外国纪实”系列,着实推出了不少好书,几乎是上译社领风气之先的“译文纪实”品牌之外,最扎实的非虚构“品牌”之一。
而在这些明星品牌之下,广西师大这两年培育的诸多品牌尽皆有不少好书问世。譬如专注于原创诗歌、散文、诗人作品的“诗想者”品牌,出版了作家邱华栋的《作家中的作家》、诗人蓝蓝的《花神的梯子》等优秀的原创作品;譬如专注于旅行与探险的“自由大地”,已经出版的《航向亚马逊》《巫医、动物与我》两本书都十分惊艳。
最近,又在广西师大社出版的《走河》一书的书脊上,看到一个新的名字“知新”(insights),估计又是一全新的出版品牌,不禁心生期待。
博雅&培文&未名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实,从品牌建设的角度来说,大学社中间,除广西师大出版社外,另有资深者。那便是国内人文领域的最高学府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博雅”甚至已经成为不少出版社共享的人文IP,许多人们熟悉的老字号出版社里,大概都有冠以博雅字样,以通识教育为内容定位的丛书系列。但终究,“博雅”确实是北大社的原创。
“博雅”之后,又有独立运作的“培文”,又有“未名”。在我们了解图书品牌的概念之前,恐怕已经有许多读者熟悉了北大社图书书脊上“博雅”的褐红、培文的“蓝白”以及未名的“一塔湖图”。
严格说来,在这里介绍这几个品牌已数“犯规”,但其中,博雅书系中的绿皮“博雅同文馆·历史-人类学译丛”、未名书系中的“未名社科”,培文书系中的“培文·历史”,仍旧忍不住要向读者推荐一番。

薄荷实验&六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虽则反应比较慢、过往出版品类较为单一,但实话讲,握有国内知名高校学术资源的大学社,一般在完成方向调整与品牌建设后,立即生出他社所未有的爆发力。
说来也是自黑,在对“六点”有完整的认识之前,母校的这家出版社向来被我认为是专营“一课一练”、各级教材以及教育学理论书籍的专门出版社。想来应该不是个案。
这家背靠华东师大、独立运营的出版公司,着实改变了不少人对于师大社的认识,旗下知晓人多,读懂人少的“经典与阐释”丛书暂且不论,主打学术随笔(essay)风格的“轻与重”丛书,算得上是个人的藏书起点,去年又推出了logos风格的“快与慢”丛书,新出三本伽达默尔、斯塔罗宾斯基和卢曼,无一不令人惊艳。
除了六点之外,华师大社本部同样诞生了不少优秀的图书“品牌”,如主打人类学的“薄荷实验”,主理人在一条别社的招聘广告中不小心透露了自己的内心“对人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感”。
于是,我们在这个品牌底下读到了探讨女性身体与权利的《乳房》《美丽的代价》,读到了关心儿童教育的《喂养中国小皇帝》《音乐神童加工厂》,读到了关乎街头正义的《人行道王国》《唐人街》,等等。

折射集&守望者
南京大学出版社
除了母校之外,其他去年特别惊艳的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应属异军突起。当然,并不是说,没有其他大学社的优秀品牌。真正催动我,将华师大社与南大社并而论之的,恐怕是因为两社共同的高昂的价格。
无论是“经典与阐释”还是南大社多年经典“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的来说并不“价廉”,但到底物美。去年一年,各大榜单中,南大社的人文品牌“守望者”几乎是最令人眼红的业界新贵。
仔细研究“守望者”旗下的书系,文学、传记、物灵(博物类)、访谈、镜与灯(文学批评)、人间世(社科类),品类之丰富,架构之立体,令人咋舌。其中最推荐的,却是传记、物灵两种,而未来的文学批评中,最期待《莎士比亚,欲望之火》《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两种书。
相比之下,哲学社科领域的品牌“折射集”似乎“小众”许多,但一旦提起“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必定是不少读者案头必备的“大众”读物,近年来又设置了“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南大智库文丛”等产品线,或者未来这个拗口的名字会更令大家熟悉起来。
上河卓远 | 河南大学出版社 
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将这两家大学社的品牌在一条中并列,有切实的考量。与华师大社的“六点”类似,两家出版品牌的独立性远胜于依附性,且总部都设在了中国文化学术的中心北京,而非大学的属地。
初识“上河卓远”,源于他们的竖开本“人文科学译丛”,小小的一册,非常适合于社畜们通勤阅读,几本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是手头常读常新的心爱作品。话说回来,作为非专业的读者,初次见识巴迪欧、阿甘本的中文译本,也是来源于这套译丛。此外还有一套“文化生活译丛”,也是本本精彩。
相对而言,“启真馆”的出版涵盖面更广,历史、散文、名人传记都有,之前反复在舆论中被提及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便是他们的作品,旗下另有“闲读馆”一种,出版了不少与美食相关的趣味历史读物,也十分不错。

谭徐锋工作室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大学出版社的尾声部分,强行犯规,为大家介绍一个不算品牌的品牌,北师大社谭徐锋工作室,原打算以黑色双拱门的“新史学”品牌切入介绍一下背后的工作室,也未必不是好的方法。但这样难免又会将以黑红黄为主要标识的“德意志文库”,放在不那么中心的位置。
个人水平所限,无法对谭先生的出版成就进行“品头论足”,只依稀记得在沪上一次聚会上,聊起谭徐锋工作室,同席一位知名学者听闻谭先生有志于学术研究,不无感叹地说,中国的学术研究未必缺一个谭徐锋,中国当代的学术出版事业却一定少不得谭徐锋。冒昧录在此处,以表达对谭先生对敬意。
鼓楼新悦 | 中国社科出版社
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
话题进入非大学社队部分,可能会更复杂一些。毕竟,国内的独特书号制度之下,即使是独立运营的民营出版公司,“地脚”处印刷的也总是国社的名号。对于有些强势的民营品牌而言,自然选择也更多一些,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出版社书脊上,以彰显自己的独立性。有些稍小的,可能就长期依附在一家出版社进行合作,久而久之,不免令人产生错觉。
譬如小众诗歌出版品牌“雅众”,一开始便长期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直到最近。“雅众”之后又有“微言”。类似的情况,刚才便被排除的还有“拜德雅”,虽是长期与重庆大学社合作,但实际在广西人民社、上海社科社、西南师大社、长江文艺社等都有出版,显然更应该是一家独立运营的出版工作室,只好另文介绍这几家品牌。这里只谈出版社自己培育的品牌。
譬如以上提到的两家。中国社科社的鼓楼新悦,与广东人民社的万有引力。
前者专注于大众社科的出版,譬如之前那本书名颇有趣的《这是真的,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过》便是他们的作品,之后又有《金犀牛:中世纪非洲史》《科学与宗教:不可能的对话》《青草图书馆:一部情感的历史》以及《科技智人》《史诗之城:在加尔各答的街头世界》等书陆续出版,翻翻他们的出版目录,无论选品还是装帧,各有惊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宝库。
后者相对年轻得多,耕耘于大社科领域,2019年的两本“开山之作”《新黑暗时代》与《奥林匹克之梦》引起关注后,又陆续出版了《无泪而泣》《无处安放的同情》,未来的出版作品,着实令人期待。
艺文志 & 可以文化
浙江文艺出版社
再介绍两个文艺品牌。实际由于专业眼光的限制,极难在不熟悉的领域给出独到的推荐,多是跟着其他前辈在进行了解。唯独这两家,还能够简单介绍一二。
被誉为“当代文学原创出版中心”的上海文艺社,近年来因为握有世界知名出版品牌“企鹅”的资源,以及多位国内文学名家IP,出版的好书向来不少,这里仍是仅从个人的阅读兴趣出发,推重于“艺文志”图书工作室。
“艺文志”去年出版的《T. S. 艾略特传 : 不完美的一生》与《魔术师时代》,都攀上了各种图书榜单的前列位置。而对日本导演铃木忠志的《文化就是身体》的完美重新演绎,也让“艺文志”拿到了这位日本国宝级戏剧大师的更多作品版权,实在已不能期待更多。
而第一次注意到浙江文艺社的“可以文化”,也源于莫言得奖后国内真正考究出版的一套“莫言全集”,装帧设计远超当时在莫言获奖后赶印出来的其他版本。
之后,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可以文化”在2018年出版的“东瀛文人·印象中国”一套,包括内藤湖南的《禹域鸿爪》、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谷崎润一郎的《秦淮之夜》等,浅淡的底色上黑色的艺术字,素雅中不失活泼,实在是近些年来值得关注的出版佳作。

互文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低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新近发布的2019年我国人均阅读纸质书4.65本,看来依旧惨淡。不过有知名的出版公众号分析,这一“低迷”的数字几乎二十年不变,倒显得中国出版行业“夕阳”得比较稳定。
大半赞同,而小半异议。这一数字的下降缓慢,与近些年来出版市场在“夕阳”之下的求新求变是分不开的,其中的一项指标,便是层出不穷的优质图书“品牌”,商业化浪潮在催生了一批以盈利为目标的民营图书公司、出版工作室的同时,也催逼着国有出版社的转型发展。
譬如外研社的“互文”,以及北联集团的“低音”。
前者是外研社旗下以文艺社科为突破口的新兴品牌,除了经典的“朱光潜译文集”之外,还出版了如《雨:一部自然与文化的历史》这样的轻社科书;而后者则是北联社在与知名民营品牌“未读”合作多年后,独立开启的文化、生活、科普、童书类图书品牌,大众科普书《月亮》与《潮汐》的出版,不仅破圈,且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其朴素、小而美的出版风格,也为自己赢得了一批热衷读者。
介绍的最后,难免要拔高。与开头提及的热文《买书不看出版社的都是山炮》几乎同时的,还有一篇反驳的文章《买书只看出版社的人才是山炮》。到底如何买书才能避免山炮的命运?
仔细阅读这两篇文章,一篇为读者列举了不少历来优秀的出版社,另一篇则为大家介绍了“国家队”之外的出版公司及出版品牌,随文也列举了许多。都是十分具有参考价值的选书指南。
但其实,两篇文章都关注到了,同时也都忽视了“好”出版社、“好”图书公司、“好”出版品牌背后,共同的核心因素——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在朋友的帮助下,曾经尝试整理过一份优质的“丛书/品牌”书单:
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中国现代学术名著;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经典、大学译丛、译文纪实;
上海文艺出版社——企鹅经典、微光丛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知文库、三联精选;
理想国——理想国译丛;
后浪——汗青堂;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雅理译丛;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哲人石丛书;
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湖南科技出版社——第一推动丛书;
……
(感谢“书萌”群友的热情贡献)
宽泛说起来,这些都可算是独立于大招牌之外的图书“品牌”。而我们所选择的,在图书,在图书“品牌”的背后,更是在寻找隐藏在图书背后的那个人。一本好书,好的编辑与好的创作者,同样不可或缺。
但习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编辑们,总喜欢躲在书里,我们便只好通过种种标识去发现他们,比如出版社、比如图书公司,比如“品牌”。
至于如何去寻找好的“品牌”,除了按着以上这份不完整的清单按图索骥之外,凭着个人十多年看书,五六年买书的体会,无非四个字,“多买多看”罢了。
感谢“读品研习社”公众号校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