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痰饮者,未必皆当以温药和之
董 平
《金匮》于痰饮治则治法,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条。此因饮为阴邪,多因于寒,故温阳化饮,成为常法,而以“和”言者,又包括有适其寒温、调其升降、舒其气机、和其脏腑等等意义。因此,“以温药和之”,便成为治疗痰饮的主要治则。说主要治则,不等于说是唯一法门,也没有总治一切痰饮证的意思。我在临床上曾见到一些痰饮患者,按其当时的病情特点,本该用寒凉的,有人也一律用了温药,本该用攻法的,也一律照用和法。这同我们一些医书对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治则的夸大宣传,不无关系。今天实在有必要重读一下《金匮》原文,正确掌握温药和之的适用范围。
所谓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是著名的苓桂术甘汤。《金匮》应用此方的仅有两条。一曰:“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一曰:“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这两条都是针对狭义的痰饮证,即水饮停聚肠胃心下,病由阳不化气而起的痰饮证。究其阳不化气的根源,又有两个;一是脾阳虚不能行水化气,致使水停心下;二是肾阳虚不能摄水化气,以致水泛心下。水停心下则短气,小便不利,心下悸;水饮上胃则胸胁支满,目眩。水停心下由于脾阳不运的,才适用苓桂术甘汤,鼓舞脾阳,化饮利水、方中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降逆;白术、甘草,健脾和中利湿;茯苓导水渗湿。以上四味共奏温阳化饮之功,是痰饮来源于脾胃阳虚的正治法。水停心下由于肾阳不足的,就不适用苓桂术甘汤,而当用肾气丸,温养肾阳,化气行水。这还没有离开温药和之的大原则。
分析以上条文可以看出,温药和之的治则,一般只适用于脾肾阳虚、水停肠胃之痰饮,并不是统治一切痰饮证的总则。
如果再把《金匮》用以治疗痰饮停胃,胃气上逆而眩悸作呕的小半夏加茯苓汤,也算在和法之内的话,则此“和之”之法,也还离不了水停心下的痰饮轻症的范围。
由此可见,温药和之的治则,用在痰饮证上,有它的适用范围,并不是用于任何饮证都是万试万灵的。
再从反面来看,痰饮证不适用温药和之,而应该采取其它治则、治法的,《金匮》提供的例子,也足以说明问题。
溢饮表邪偏重,用小青龙汤,此是汗法,不是和法;支饮腹满、便秘,内饮结实,用厚朴大黄汤,此是下法,不是和法;悬饮胁痛,咳唾短气,脉沉弦有力,饮结在里,用十枣汤;留饮欲去、自利反快,虽利,续坚满,用甘遂半夏汤。以上是攻逐水饮法,不是和法;
痰饮肠间有水气,腹满,口舌干燥,用己椒苈黄丸,此是凉药,不是温药,是前后分消法,不是和法;
支饮留结胸中化热,阻塞肺气,喘不得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这是凉药直泻肺饮,不是温药和之之法。
除上述例子外,临床上常遇到有些痰饮患者,病情复杂,有宜先发表后攻里的,有宜先补后攻的,有宜先攻后补的,有宜寒热并用的,有宜攻补兼施的,这些都要随证变化,岂可限于“温药和之”的死框框!
——《黄河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