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传五禽图内功法
这套五禽图内功法是四川的王礼庭先生流传下来的。我于1993年得学此功,习练多年,感获益匪浅,今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五禽图内功法包括猿、鹿、虎、熊、鹤功等五部功,并且每部功都有拍击法,循序渐进地习练方可有所获。下面就把具体功法逐一介绍。
一、猿功
1.猿功为五禽图之第一部功,共呼吸十五口气。一呼一吸为一口气。
具体方法:身体直立,双脚并拢,目神、心意均在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处,调匀呼吸,精神集中,肢体松柔,此为行功前之预备势。约静默一分钟,然后开始呼吸运动(图1)。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两手上移置于脐处,但手不挨脐,行呼吸一次,神意仍注视丹田,此为第二口气(图2)。
两手下移至小腹下(图3),两手立即前举向上,便成侧面之半圆线(图4)。两目随指尖接触处而上视,两肘伸直,手心向下,均可吸气。
两手直向面门放下,至小腹下为度。目光亦随之而下,注视丹田。两手复上移至脐处,两手分置左右肋际,指尖向前,掌根向后,两中指尖与肚脐成直线,肘部正直向后,不偏不倚,均为呼气,是为第三口气(图5)。
接上动,两脚分开成“人”字形,脚尖微向内,脚跟微向外,两膝伸直。两手左右伸直,似大字形,手背向上(图6)。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后两脚收回,同时又行吸气,身体立正,两掌同时收至胸前,与两肘成平线,吸气毕(图9,图10)。两拳顺乳斜行而循肋部绕到背后,指尖向下(图11)。两手复分两旁而气亦呼尽,此为第十五口气。
照上述功法动作反复练习,一般每次行功不得少于十余遍。
2.猿功拍气法
第一部功每日练习一至两次,常人在半月以后,可觉丹田部位微又膨胀,而谷道下气、胸膈逆气时,则须拍击,以使内气流通。其拍法为,由练功者或他人向其丹田部位拍击。自中部向左右移动成半月形,最后以中部一拍为止(图12)。开始用手指拍,次用掌拍,再次则用拳拍,最后用铁砂包拍击(铁砂约重三市斤,用布缝袋盛之)。拍击次数以四十下为度。拍击者举手,被拍者(即练功者)即吸气,手达皮肤则呼气。手与皮肤距离约为一尺,注意拍击时用力之轻重,轻重视学者之功力而定。如拍击时皮肤感觉痛,尚无碍;如内部感觉痛,则要停拍,俟多行功后,功力深厚再行拍击(图12)。
二、鹿功
具体方法:身体中正直立,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向内,脊背伸直,小腹略挺,头微前倾,目神、心意均注视丹田,两手中指尖相接触,手心向上,置于脐处,然不挨脐,行呼吸一次,是为第一口气。
两手上移至乳际,然不挨两乳,目神、心意仍注视丹田,行呼吸一次,是为第二口气(图13)。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鹿功练习半月后,须行拍气法,其拍击部位在脐上三指一带。自中点向左右拍击,最后一击到中点为止,仍以手掌或沙包拍击四十下为度(图23)。
1.虎功为五禽图第三部功法,共二十口气。姿势较猿功、鹿功繁难。
具体方法:身体直立,左脚跟抵右脚弓,成“丁”字形,双膝挺直,双手十指相交叉,手心向上,相叉的双手从右边髋骨处缓缓绕脐而至左髋骨处。注意,双手不能触及髋骨。动作开始即吸气,吸气毕马上呼气,是为第一口气(图24)。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右肘直想前方,手指尖下平掌与肩齐,再尽力向后方平移(图33),身体亦随之扭转,此为吸气时间(图34)。
最后左拳下按,立即缩回与右拳相接触,身体直立,即将两拳移至胸前与两肘成平线,同时吸气。两拳顺乳斜行从肋部绕至背后,同时呼气,手指渐渐分开。向下直插,与猿功结束动作相同(图36—图38),是为第二十口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凡习虎功者,应先做猿功六七遍后,再行猿功拍气法,再继续开始做虎功左右各两遍。行虎功拍气法后,又左右各练一遍虎功,仍继续练猿功一遍,再收功。练虎功可停练鹿功。
2.翻长砂袋法
习五禽图功至虎功时,因气已上行达于肋部,而肋缝空虚,须行翻长砂袋法以令肋部筋肉紧密,可免拍击时震伤肺部。
虎功拍气法与猿功、鹿功拍气法不同。自第四口气至第九口气止为拍击时间,拍击部位为自腋下起,沿膀及肩击之,呼吸如故。即学者不管呼吸如何,均有节奏地进行拍击,以四十下为度。又自第十一至第十九口气间进行拍击,则自后肩沿膀至腋与前所击成半环形,仍不问呼吸缓急,而有节奏地进行急拍,以四十至六十次为度。拍击用的砂袋较拍腹部的重量要轻,约二市斤左右(图39,图40)。
四、熊功
1.熊功为五禽图之第四部功法,共呼吸十九口气。第一、二口气姿势于虎功相同(图36,图37)。第三口气吸时仍以相叉之两手心反转向下做拱手状上伸(图38—图44)。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两手合掌下移至小腹部,同时呼气,两手分开同时呼气,左手上伸,肘部伸直,掌心向内,力向后拗,右手屈肘置于肋际,掌心向前,手指伸直朝下,同时气亦呼尽,是为第九口气(图46)。
两手握拳,同时吸气(图47);两拳移至胸部与两肘成平线,同时呼气(图48)。以下动作与猿功结束动作相同(图49),是为第十九口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熊功拍气法
拍法略与虎功相同。第四至第八口气时,拍击腰眼。第十至第十八口气时,则拍击肋边,仍以40至60次为度,左右运动时均一样(图50,图51)。
五、鹤功
1.鹤功是五禽图之第五部功法,共呼吸二十五口气。
具体方法:两脚分开成骑马式,两膝弯曲,臀部朝上,背脊挺直,略如鹤形。两手十指交叉,手心向上,置于脐处,目神、心意注视丹田,呼吸一次,是为第一口气。
两手相叉不变。向外翻转、向上伸直,伸时即吸气,伸完即呼气,神意在手,是为第三口气(图53,图54)。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两手分开,同时吸气,两手握拳收回时呼气,拳靠两肋,手指与肩平,神意注视丹田,是为第九口气(图54,图55)。
两膝伸直,身体直立,两手各向左右伸平,易拳为掌,手心向上,人如“大”字形,行呼吸一次,是为第十九口气(图56,图57)。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手脚同时收回,手握成拳,置于胸际。以下姿势与猿功结束动作相同,是为第二十五口气(图58—图61)。
2.鹤功拍气法
鹤功拍气法由第四至第八口气开始拍击,自尾闾拍起,沿背上行,至项部而止,所谓二十四气也。而第十至第十八口气则拍击胸部、即所谓口斗处。第十九至第二十四口气则拍击将台,即所谓血盆处。此次拍击不以次数为限,是以学者呼吸起止为度(图62—图64)。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顶功是练鹤功时进行头部锻炼的一种功夫,具有健脑强心的功能。亦能练得头断木棍、头顶碎砖之铁头功夫。
练习顶功时,应停止鹤功部位的拍击。练此功时,选择一个适宜练习的墙壁,面壁而立,与墙距离以两手握拳时手臂伸直抵达墙壁为宜。然后习练鹤功,至鹤功第五口气呼吸毕,便屈膝,使头与上身前扑,用头顶轻碰墙壁(图65,图66)。初练时,不可大力,随功力加深而增加碰击力度。练鹤功三遍后,可以自行拍击头、颈部。拍时先用拳平拍、轻拍,以后逐渐加重,待头部对拳头拍击已无感觉时,即改用铁砂袋拍击。练习顶功必须循序渐进,切忌贪功冒进,发生受伤事故。
2.底盘功是继顶功的又一个功夫,有固精益。肾的功能。其方法是鹤功做到第九口气时,头身朝前俯,头不挨墙壁,两脚之大趾、次趾用力触及地面,使力量贯注到下部。到夜间睡觉时,则屈膝侧卧,以一手兜睾丸,一手用手指轻捻睾丸,是其运转,通过长时间练习,即可达到固精益肾的目的。练底盘功拍打部位是阴囊两旁及会阴部位,先用手指拍,次用掌拍,不必用拳拍。
3.梢节功是锻炼四肢末梢(即手掌、手指、脚趾)的一种功夫,必须在底盘功练习熟练后,才能习练此功。其练法与底盘功相同,但拍击部位是手臂、手肘、手掌、手背、手指与两腿髋骨、腿肚、脚背、脚趾及两膝,除手心、脚板外,四肢全部均须拍击(图67—图70)。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