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变成贬义词,真是冤枉|「温暖-寒冷效应」如何影响第一印象

安慰记作者/店员秋洁

第一次要去你最心仪的公司面试;

第一次要和朋友介绍的小哥哥、小姐姐见面;

第一次要和陌生的网友约饭;

...

这时候的你是怎样的呢?

是不是站在衣橱前挑了又挑,试图找出最合身的那套衣服;

是不是站在镜子前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不想有任何一点不满意;

又或是走时装秀一般让好闺蜜好朋友们帮着挑选衣服,装饰打扮?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众所皆知,我们都想给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或是重要的人留下最最棒的第一印象,用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 (primacy effect)来解释就是人们首先接受到的信息直接影响个体对他人的认识。

第一印象不仅会成为我们对他人认识中难以改变的一部分,同时也影响我们与他人未来关系的发展。都说这是个看脸的世界,那么除了颜值,还有什么会影响我们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呢?

Warm Vs. Cold 温暖 Vs. 冷酷


心理学家Asch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分别给了两组被试者一些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他们都不认识的人,A组被试者拿到的词是“聪明的,坚决的,灵巧的,努力的,谨慎的,温暖的”。而B组拿到的词全部一样,除了最后“温暖的(warm)”被替换成了“冷酷的(cold)”。

而当Asch请被试者来描述他们对于这个未知的人的第一印象时,结果却有了惊人的差距。B组中仅有8%的被试者认为这个人是慷慨大方善良的,而A组中91%的被试者都认为这个未知的人是慷慨大方善良的。Asch同时发现温暖的人也更容易被他人评价为幽默的,积极的。

而后来,心理学家Harold H Kelley又进一步研究了这一现象,并将我们个人的性格特征归类为核心品质边缘品质

核心品质是指那些能够极大程度地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的特征,最典型的就是“温暖的”和“冷酷的”。

边缘品质,比如“礼貌的”和“鲁莽的”,虽然也会影响他人对我们的性格认知,但是对他人印象形成的影响却不如核心品质强烈。

Kelley的实验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他给一个班级的同学分发了两张不同的卡片来描述一位即将为他们上课而学生之前不认识的教授,其中一部分同学收到的卡片写着:

某某老师是麻省理工经济系与社会科学系的毕业生,他曾在一所大学有过三年的心理学教学经验,这时他第一次教授经济学70这门课。他今年26岁,素食主义者,已婚。人们都觉得他是一位冷酷的,认真的,批判的,务实的,坚定的人。

类似于Asch的实验,另一半的同学收到的卡片上将“冷酷的”替换成了“温暖的”。随后一位教授出现在教室并带领大家上完了一整节课。在课程结束后,实验人员请同学们为教授做出评价。

结果发现,收到教授是“温暖的”这张卡片的同学们更倾向于将教授评价为“贴心的,随和的,友善的,受欢迎的,真性情的,幽默的,仁慈的”。而收到“冷酷的”卡片的同学们则更倾向于给出负面性的评价。Kelley也将这个现象定义为“温暖—寒冷效应”(warm-cold effect)

从这些实验可以看出,“温暖”和“寒冷”作为我们的核心品质,会大大的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评价,期待。当我们听到“冷”或是“暖”时,受到刺激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还有我们的感觉器官,所以,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也会格外深刻。

面试小窍门


那么,在生活中遇到面试的时候,不妨说一些与“温暖”相关的词语吧,展示给别人我们温暖的一面,而避免一些“寒冷”、“冷酷”等词,比如在冬天进入他人办公室或者房间时,可以说“这里面真暖和”来代替“外面真冷啊”。

当别人问及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或是你会怎样描述你自己,尝试说说“我是一个温暖的人”。当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吃饭或是参加约会时,也可以给对方倒上一杯热茶或者热咖啡,即使不通过语言交流,也可以传达出“暖”的信息喔!

当然,实验与生活实际也是有不同的。实验中我们将性格特征用某几个词总结,而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用一段话进行描述,或是举事例来说明某个人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有更多细节的情况下,我们对他人或是他人对我们的评判都会更加准确客观。

所以在与面试官或是别人第一次交谈时,如果时间足够,也可以将你的性格特征从细节描述中展示给他人,从而使别人能够对我们有更准确的评价。比如说,在说完你觉得你是一个温暖的人后,可以举一些事例来具体说明你的优点、特点。这样对方的感受不仅会更具体,印象也会更深刻。

最后,希望大家面试、约会、结交新朋友都能一切顺利喔!同时,也要好好享受四月初的阳光,即使没有时间、没有机会面朝大海,也要在心里为自己种下几束花。

待到时间合适

你的小太阳足够温暖

便会春暖花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