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新作白居易诗中语《心泰身宁》(每日一品第1192期)
唐代和李白、杜甫齐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名《重题》,实际是四首七律合在一起,各首并无独立的篇名。我书写的《心泰身宁》四个大字就出自其中第三首诗的末句“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通读这四首诗,得知诗人似乎是脱离官场隐居庐山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感情真挚,刻画精微。
我书写这幅书法《心泰身宁》时,为了让人们对这四个字深刻认知,特意把这第三首七律诗作为释文,书写在四个大字的下方:
日高睡足犹慵起,
小阁重衾不怕寒。
遗爱寺钟欹枕听,
香炉峰雪拨帘看。
匡庐便是逃名地,
司马仍为送老官。
心泰身宁是归处,
故乡何独在长安?
这首七律所讲的基本是说隐居后如何养生,确保精神和身体康泰安宁。大致意思是说,早上太阳老高了,为保证有足够的睡眠,还慵懒地睡在床上,在小阁楼里有厚厚的棉被不怕寒冷;虽然喜欢听寺庙里的钟声,但可以侧躺在枕上聆听;可以拨开窗帘看香炉峰皑皑的积雪;匡庐(庐山别称)便是隐姓埋名之处,好在还有一个闲官“司马”可以养老送终;在这里康泰安宁可做归宿之地,又何必去留恋首都长安呢?可谓“躲在小阁成一统,胜过故乡长安城”,大有“乐不思蜀”之意!
综观这四首诗,“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足以说明作者告别官场隐居山林虽不免有些情绪,但隐居生活还是非常惬意的。
这幅书法用仿古宣纸书写,尺幅是尺八屏对裁(116X53厘米),非常适合一般家庭张挂。
——武锋(一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