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行为目的感悟:学习孙悟空只在必要时候使用“火眼金睛”
昨天说到许又新教授的咨询案例,在处理小伙子手淫焦虑时,采取犀利直接方式。回答昨天文章留下的问题,生活分享:行为目的之分析和研究,对心理治疗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听完小伙子好不容易说出心理困惑,许教授直接说,“我有手淫”,然后指着俩助手说,“他们有手淫”,接着又指向求助者的父亲说,“你爹也有手淫”。
说完这些,大家一阵尴尬,孩子父亲磕磕绊绊说,“这个,这个——手淫——手淫”,许教授平静的直接点破,“手淫人人做,有什么可担心的!”
徐教授为何如此直白说出来,在他看来化解心理冲突的关键,就是讨论行为的动机与目的。在这个案例中,很显然,手淫行为在社会道德层面是不好的,大众也被宣传是有害身体健康的,内化为当事人心理冲突,呈现为强迫、羞耻和恐惧的情绪行为。
徐教授对此洞察清晰,手淫目的不过生理需要满足,大家都会做的事情,对于身体并无害处,为此破解其羞耻感、恐惧感以及强迫性重复,直面尴尬,当众挑明,打破强迫,作为心理教育方式,颇似禅宗的点拨顿悟。
这不得不佩服徐教授的洞察力与人文情怀,也让我们再次复习他的忠告,“一个精神科医生只有真正接受自己内心世界里确有那么不太健康或者很不健康甚至病态的成分或方面,才会由衷的尊重坐在面前的病人”。医生都如此,我们普通人更要如此而已。
这个长长的句子,很少出现在徐教授通俗易懂且风趣的书籍或文章里,用李克富老师话说,这是徐教授语重心长之用心良苦的提醒。
许又新教授说,心理咨询的前提是一个人有选择行为的自由,而行为注定有其目的,因此分析、研究行为目的,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上述案例,手淫行为是本能需要,不危害社会,也不危害身体,这种行为与认知可并存而非颠覆,要和平而非战争,这就是行为自由的体现。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候是不需要考察人家行为动机的,否则很累不说,关键对方不值得,除非我们觉得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