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梦回故里 | 就读这篇
梦回故里
平凡
昨晚,以值班家长的身份,来到儿子的教室,和孩子们一起上晚自习。带着老板推荐的书籍《大数据》,伏案认真研读,全神贯注,就连坐在前排的儿子偷偷回头看我几次,都丝毫没有察觉。课间还让儿子给我拍照留念。这样和儿子坐在同间教室、同样的课桌前,同样的埋头苦读、奋笔疾书,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八岁的年纪,只是少了年少时的浮躁,学会了珍惜,不再盼望着下课、盼望着放学,渴望留住每一个瞬间。
午夜躺在床上,一改往日辗转反侧,很快安然入睡。梦中忽现故乡的小屋,长我两岁的姐姐,站在门前翘首期盼,仿佛在那里等了许久了,看到我赶紧招呼家人,年迈的母亲迈着小碎步从院子里跑出来,风尘仆仆的我百感交集,扑在母亲的怀里,泪水奔涌而出。不知道是久别重逢的感动,还是迷失孩子沿着回家的路找到了离散的亲人,亦或是积聚了太多的离愁别绪,也可能是为受伤的心灵找到了可靠的归宿。母亲用她那青筋暴露的瘦削的双手,轻轻的拍着我的脊背,就好象拍着襁褓里的婴儿,使我由泣不成声到抽泣哽咽,渐渐的平静下来。
母亲的那双手很柔软,把我们姐妹几个怀抱养大,无论是饥饿时的哭闹,还是受到惊吓时的不安,只要母亲用那双手轻抚慢拍几下,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母亲的那双手很灵巧,常常挑灯夜半,穿针引线,一家子老老少少,从棉被到衣裤,从鞋子到手套,单的棉的、厚的薄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做的整整齐齐,虽然谈不上华贵体面,但足以遮风避寒。
母亲的手很有力,搬过石头,抬过水泥,还能码砖砌墙,盖楼建房。
母亲是个勤劳顾家的女人,看着父亲一个人上班,用仅有的几十元钱工资,吃力的养着一家人,而且又面临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吃喝不说,学费、书本费等等,开支越来越大,总得想点办法。于是母亲提出来要去建筑工程队干活,父亲没有同意。母亲就偷偷的拿着户口本,跑去报了名。父亲拗不过母亲,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还经常趁自己休班的时候,跑去帮助母亲干活。
从那以后,傍晚时候我就常常和父亲一起,站在家门前的路口,等候母亲回来。无论几点,父亲都要求我们等母亲回来后一家人一起吃饭,尽管都是粗茶淡饭。当时,我只是简单的遵照父亲的要求去做,从来不曾想过个中的原由。但是后来我理解了,那应该是一个男人的无奈,他恨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却不能独自撑起这个家。那应该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爱戴,告诉她无论多晚,还有一个爱她的人在那里为她守候。那还应该是父亲带着我们这些还不懂事的孩子,一起表达对母亲为这个家辛苦付出的尊重和感恩。
母亲是个要强的女人,就这样一干就是30年,从力工、架子工到技术工人到专家能手,练就了一手好活,经常会有客户点名要求母亲去做。家里的日子也宽裕多了,我们姐妹几个也都按照各自的意愿,完成了学业。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母亲的手不再柔软了,长年的高强度建筑工作,使母亲手指上的关节严重变形凸起,因过度劳损而伴有阵阵疼痛。母亲的手也不再穿针引线了,年迈的她在灯下已经找不到细下的针孔。但母亲的手依然那样勤劳,洗洗涮涮、擦擦抹抹,屋里依然窗明几净,地面光可照人。母亲的手还是那样有力,儿女们疲惫了、受委屈了,还是愿意依靠在她的怀里,感受那股平凡而神奇的母爱的力量,就象我现在这样。
哭累了,平息了,我扶着母亲的手站直了身子,想挤出一个笑脸抚慰受惊的老人。突然床头的闹表响起,我从睡梦中醒来,嘴角微微上扬,腮边的泪水还有一点温热,内心里流动着暖暖的幸福......
何处是归处,何时是归期。梦回故里,心至所归。
平凡,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喜欢做与文字有关的事情,如读书、练笔、朗诵等。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