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础知识·对联民俗(4)

转:散漫斋主的博客

1、对联民俗古与今(3)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馆、楹联学会、书法家协会还纷纷组织了规模不等的送春联、春联大赛等活动,红红火火。

  这类活动,甚至还波及到了海外。2001春节期间,由新加坡报业控股、人民协会、国家艺术理事会赞助,新加坡书法家协会、《新明日报》、《联合晚报》联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挥春大赛,吸引了五岁至八十多岁的七百余名参赛者,其中包括四十多名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和马来西亚的华人,甚至还有法国人参赛。

  《焦作日报》2009年1月的调查显示:“新年的传统习俗中,有发红包习惯的市民占百分之九十三,百分之九十八的人依然有包饺子的习惯,写春联贴春联的人数占百分之九十三,放鞭炮、烧香的家庭有百分之八十九,但贴窗花的人只有百分之八。”

(摘自李文郑 著 《不可不知的传统对联民俗常识》,即将由中原出版集团出版)

(0)

相关推荐

  • 过年了,红红的对联,看看觉得喜气洋洋

    小区里的红灯笼和彩灯已经把那些绿化带打扮的非常热闹和妖娆,这点红色真的是让人振奋,年的味道.年的感觉在这一刻在心底深深涌起. 今年过年会下雪吗?还是希望下点儿雪.下雪了才有年的味道,下雪了,日子或许会 ...

  • 张鹰:新年话对联

    新年话对联 文/张鹰 对联又称对子.门对.春联.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学艺术,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往往用最凝练的只言片语,便能准确传神,生动地概括出一种情态,一种意境,一种精神. ...

  • 春节民俗,贴福字贴春联拜年,需要注意些什么,来了解一下

    传统的牛年春节马上就要来到了,这是我们最隆重的节日了,无论在哪里,这一天都会显得与其他的日子不同,因为丰富多彩的年俗,深深的印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即神圣又不可磨灭,那是大家集体的记忆. 关于春节民俗, ...

  • 桂长志-手写春联最浓情!

    在我的乡村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底,四野白雪茫茫,滴水成冰.这时节,年少的我总会看见三三两两的乡亲袖着双手,胳肢窝夹着红纸,嘴里哼着戏,迈过村头那座小桥,一脸希望地走进我家小院.这些人,是来找我父亲写春联 ...

  • 对联基础知识摭谈

    中华名族历史悠久,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古代人民辛勤创造的宝贵财富,是祖先们的聪明和智慧的结晶.对联就是其中独具风格的一种艺术,是祖国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素为 ...

  • 对联基础知识(16)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6)作者:散漫斋主 明.清对联之繁盛,当然有许多原因.我想,大抵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文学史的角度,从文学发展.演进的过程看.这一方面,我比较赞同台湾学者南怀瑾和吉林大学赵雨 ...

  • 对联基础知识(15)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5)作者:散漫斋主 我想,在没有掌握确切的.无可争议的资料的情况下,似乎并没有必要去认定哪一副对联是"第一副"什么联,哪一副又是"第一副&quo ...

  • 对联基础知识(14)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4)作者:散漫斋主 综上所述,基本上可以肯定:成熟的对联应该是产生于唐代.但这并不是说现在所发现的唐代的一些诗歌等作品(包括联句.题于门的诗歌等)中的对偶句都是对联.因为我们 ...

  • 对联基础知识(13)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3)作者:散漫斋主 还有人把唐代人作诗时的联句作为"楹联"或"联语".如<中国楹联报>总251期孙皖樵先生的文章<颜 ...

  • 对联基础知识(11)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1)作者:散漫斋主 第二节   对联的产生和发展 刘叶秋先生曾有这么一段话:"对联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对联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单音个体的汉字,使它的 ...

  • 对联基础知识(10)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0)作者:散漫斋主 此外,还有人从对偶是汉族人的审美意识.思维模式及汉语的表述特征等方面讨论对偶和对联. 湖南岳阳的童山东在<修辞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对联基础知识(9)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9)作者:散漫斋主 俄语中有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中国汉字",其寓意则是"非常奇妙的东西".法国作家都德在他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

  • 对联基础知识(8)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8)作者:散漫斋主 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在1999年7月13日给我的复信中说: "楹联的产生,从思想上讲,由于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不对仗,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