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民族凯旋 我为胜利歌唱!
军歌嘹亮
1988年7月25日,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但是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却是意义重大的一天——因为他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铿锵旋律。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表了坚定的抗战宣言,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全面抗战。一时间,全国各族人民心向革命圣地延安,大批国统区的爱国青年和进步学生,怀着抗日救国的爱国情怀与革命热情,不畏艰难险阻,奔赴延安。在浩浩荡荡的人流中,有一位身背小提琴和曼陀铃,名叫郑律成的朝鲜青年格外引人注目。
那时的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正是在延安时他与另一个人的一项举动,在四十多年后,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的军队标志。
1939年1月的一天,著名大鼓演唱家吕班领着郑律成去了一个窑洞,一进窑洞吕班就喊道:“博士,给你介绍一位战友,咱们抗大的音乐指导——郑律成。你们俩一个写诗,一个写曲,正好可以配成一对。”
吕班口中的这位“博士”,就是公木,原名张松如。
两人惺惺相惜,一个写诗,一个写曲,越走越近。那时郑律成常催促公木作词,他说:“你是从前方来的,经历过战地生活,让我们携手,为八路军歌唱!”
在作词上,公木不是科班出身,因此他常常要询问郑律成的意见。有的时候公木写好了一段词,就拿给郑律成看。郑律成也会提出一些意见,两个人商量之后,公木就会反复修改,直到他和郑律成都满意了才会脱稿。
郑律成把公木写的诗一首一首地谱上了曲,再唱给公木听,高兴地对公木说:“给词作曲,就如同为虎添翼。”
向前,向前,向前!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想知道军歌是怎么确立的吗? 一起关注节目吧
敬请收看今晚(10月20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之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文字&编辑:冀禹锟
主编: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