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0300】定都,利益第一

齐人娄敬戍陇西,过洛阳,脱輓辂,衣羊裘,因齐人虞将军求见上。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见,问之。娄敬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封邰,积德累善,十有馀世,至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诸侯自归之,遂灭殷为天子。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洛邑,以为此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故周之盛时,天下和洽,诸侯、四夷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唯其德薄也,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成皋之间,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夷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渑,倍河,乡伊、洛,其固亦足恃也。”上问张良。良曰:“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上即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郎中,号曰奉春君,赐姓刘氏。

这段文字很长,你可以不看,我大概说说这段话的意思。有一个叫娄敬的人,知道刘邦想定都洛阳(消息真灵通),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发现机会),就通过关系虞将军(抓住机会)去见刘皇帝。他知道刘皇帝心中的想法,就是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得到天下, 自然要像大周朝那般,才显得自己是名正言顺的帝国之主,所以呢,都城一定要建在周朝的旧都,而且周延续八百年,秦二世而亡,短命的王朝,估计都城风水不好吧。

娄敬告诉刘邦,你不是周文王,也比不上周文王,你想千秋万代,就得跟周朝做得不一样,然后开始分析两个地方的利弊。刘皇帝觉得被忽悠得很爽,但是,还是害怕这个忽悠的人是来欺骗自己,于是,又问群臣,并私下问张良。

张良一直是刘邦最信任最放心的人,所以,张良再一次将娄敬要表达的东西说出来的时候,刘邦终于下定决心,将都城定在秦朝故都长安。

帝王的幻想是什么?皇朝永不更替、长生不老,除了这两项之外,其他又算什么呢?其中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让自己王朝在当时当下不受任何可能的威胁,即使有威胁,也一定要把这种威胁的力量降到最低。经过核算,定都洛阳,只想得到名头,而定都长安,则有各种各样的好处,于是,刘皇帝可不会傻到为了名称不要好处的,仅此而已。

虚名害人。大多数人想要虚名,通常也是为了未来更大的利益,如果不能预期到未来更大的利益,那么,虚名对他来说,由算得了什么呢?!

娄敬发现了机会,终于通过一个策略就封了侯吗,想想韩信、张良、萧何等,到底要做多少贡献,才能封侯,封侯之后,还有多少压力和猜忌?总觉得这个娄敬做这笔生意真是好啊——因为刘邦其实不用问他娄敬,只需问张良即可。

以《资治通鉴》为基础的一些历史小故事的心理还原,人物性格的分析,揣摩,以好玩的心态,结合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理解历史,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让历史真正能够成为我们的鉴镜,期待您参与分享和互动。

(0)

相关推荐

  • 刘敬:小人物,大智慧

    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刘邦建国伊始,关于定都何地,他最初的想法是将帝国的都城设在洛阳,天下之中,又是周朝的故都,没有比洛阳再合适不过的地方了. 当然这事还没有经过朝堂的辩论形成最终决议. 纵观高帝刘 ...

  • 抓关键人,做关键事。

    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刘邦得天下论功行赏的故事. 刘邦平定天下以后,封赏群臣,他对大臣们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张良的功劳,应封三万户." 张良连忙起身拜 ...

  • 读通鉴(57)面子和排场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

    读通鉴(57)要面子的韩信排场大 夏,五月,兵皆罢归家. 皇帝下诏:"民以前有一些相聚自保于山泽,不要记他们的姓名和数量.今天下已安定,令他们各归其属县,恢复过去的爵位.田宅:官吏以文法教训 ...

  • 【通鉴0195】利益面前,人就会做出愚蠢的选择

    李斯 [简介]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

  • 【调研走访】中誉鼎力:客户利益第一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既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大力落实基础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加强对环保的检查力度,不断完善河道开采规划,关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第一个在广州定都的帝国,立国近百年后被灭,开国皇帝活了104岁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世界一线城市和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教中心,广州市因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文化昌盛,早在秦朝时期便发展成为大都市.然而,广州虽然地位很重要,但在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当中,唯 ...

  • 人性的弱点,亘古不变的道理利益永远是第一...

    人性的弱点,亘古不变 的道理 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明处可以 讲义,暗处一定要取利,面子上 讲义,骨子里一定要求利. 官场,商场,职场上只有赤裸裸 的利益争夺,人与人之间,国与 国之间所有的合作都是为了 ...

  • 读通鉴(36)秦始皇亲政第一大案振惊天下

    读通鉴(36)秦始皇亲政第一大案振惊天下 始皇帝上 元年(乙卯,公元前246年) 蒙骜击定晋阳. 韩国想要疲惫秦国,让他们无力东伐,派水工郑国为间谍而入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秦国后来 ...

  • 【酱香通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奸是个太监

    衣赐履按:好久没讲匈奴了,今天借讲第一个汉奸,把匈奴的事儿串一下.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冒顿(读如墨毒)单于杀了他老爹头曼单于继位,直到前174年,冒顿才死.前200年,高祖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也是 ...

  • 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是由南宋史学家袁枢编写,这套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全书共四十二卷,其内容以事为纲,将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记载的一千三百多年间重大史事归纳为二百三十九 ...

  • 非洲第一位华人酋长,跟总统称兄道弟,成功后不忘给中国争取利益

    文/格瓦拉同志 非洲虽然跟中国远隔万水千山,但在这块大陆上却生活着大量的华人,他们活跃在政界.商界.文体界等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者难以计数.其中,在尼日利亚获封为非洲史上第一位华人酋长的胡介国,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