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 历久弥新,始终是传诵在中华大地的瑰丽诗篇。而它所描述的,正是那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担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开始长征。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经历的第一次大战,也是最惨烈的一次大战:战争结束,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人,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开国少将萧锋曾回忆说,炊事员挑着饭担子,看到香喷喷的米饭没人吃,大家边走边哭。

此时,如果红军按原计划北去湘西的话,将有被国民党覆灭的危险。生死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道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强渡乌江,夺取北部重镇遵义

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东侧,有一幢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临街而立,高墙垂门,在当时算得上是宏伟建筑。如今,毛泽东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6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高悬在楼房正门上端。

正是这幢建筑,见证了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史称“遵义会议”。

会上,博古作关于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周恩来就军事问题作副报告,张闻天作反“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毛泽东作长达两个小时的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当前应采取的军事方针。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充分肯定毛泽东等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同年3月,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作为遵义会议的亲历者,邓小平曾说,遵义会议以前,我们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

此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阻截,进入甘肃。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终于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至此,中央红军主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会宁,是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成功实现会师的主要县份,也是长征期间三个方面军到达人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对于选择在会宁会师,毛泽东曾风趣地说:会宁,好名字,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中央红军的两万五千里,不是地图上标记的数字,而是红军战士用意志信念支撑着双脚一寸一寸丈量出来的。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了7000人。长征这条红飘带,是用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毛泽东形象地评价:“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本文作者: 梁营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机关党委副书记

编审专家:

武市红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 研究员

张秀娟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副馆长 研究馆员

梁   营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机关党委副书记

编辑:王亭雅

主编:陈曦 姜黎 崔明

(0)

相关推荐

  • 孙承安 | 如果遵义会说话

    ■如果遵义会说话 孙承安 2005年12月,我第一次到贵州,首先想到的是必须要去遵义.因为遵义,与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等一样,早已是神往的圣地. 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

  • 中央红军过草地后陷入困境,无意间一个烧饼铺老板帮了大忙

    1935年8月,昼夜不停的红军熬过泥泞.历经艰辛,走出了茫茫大草地.本该是革命历程中值得庆祝的大事一件,然而眼下红军处境艰难--蒋介石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将红军一举拿下. 此时物资又严重匮乏,弹药不足 ...

  • 【对联赏析】联题遵义会议

    出题:张新阶 点评:章甫 组稿:罗春安 胡孙文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史上一次伟大转折.它在生死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完全可以说,没有遵义会议,就不可能走出延安.西柏坡 ...

  • 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的意义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实事求是 长征的胜利,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指导战争的结果.长征之 ...

  • 两年长征,史诗级变态难度:85周年,你应该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

    今天是长征胜利85周年 人类历史上那么多次战争 长征可以说是变态史诗级难度 而它还是曾关乎党,甚至整个中国的命运 作为中国人 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长征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侵 ...

  • 【望安山文学】梁国政 || 承载历史记忆的红色烟标(散文)

     主编:非   鱼 几张40年前收藏留作纪念的烟标,一幅幅并不引人注目的画面,方寸中却承载着伟大的历史记忆,成为永不消失的经典.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隆重日子里,重大意义更显得非同一股.其实,那不只是一 ...

  • 红军长征走了两万五千里,那么你知道走了多少天吗,死了多少人吗

    原创2021-06-15 16:49 红军长征的背景 北上红一方面军老照片 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为王明的"左倾"错误思想和指导,导致反围剿失败,损失惨重,部队的建设也遭到严重的 ...

  • 第13期丨《长征组歌-遵义会议放光辉》

    从1921到2021,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了辉煌,开辟了未来.伴随100年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也诞生了一首首不朽的赞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 ...

  • 雄关漫道真如铁——红色之城遵义之游

    本文作者:卢丰 日出东方,叩启苍穹:岁唱九九,眺望百年.在中国共产党历经坎坷磨难.饱受风霜雪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壮丽辉煌的99年之际,谨以此文尽表中华赤子一颗拳拳敬党爱 ...

  •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从此陕北成为中国革命中心

    陕西红色旅游微课 继续发布我们制作的陕西红色旅游微课视频.这一讲的内容是<中央红军到陕北>.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标志中央红军胜利进入陕甘革命根据地,长征结束.在吴起镇虽然只住了 ...

  • 扎西系列会议的历史意义:威信县扎西大河滩、院子地域和江西会馆

    在梳理系列会议开篇即说,扎西系列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完成了多项关乎党和红军生存和发展全局的急办事项,在党史和军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扎西系列会议中的决定具体有哪些历史意义 ...

  • 【百个瞬间说百年】1935,生死攸关的转折

    红军开始长征后,国民党"追剿"军达16个师.77个团,布置了四道封锁线.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红军在国民党湘军和桂军夹击下,付出了极大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 ...

  • 「遵义会议」拨转航向,挽救红军挽救党

    [历史瞬间] 生死关头 确立核心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就是载入史册的遵义会议. 1964年11月的一天,北京下了一场雪.毛泽东午睡后起来不久,工作人员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