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樵:一诗一得(191

191、咏万石莲寺中红梅

空香阁主

山寺庭前一树梅,疏疏淡淡破寒开。

东风不解沙门律,却把胭脂抹上来。

东风不解佛门戒着香华之律,却把胭脂涂抹于山寺庭前。三句跳出来写“东风”,四句“胭脂”二字合回,借梅寄慨。(归樵)

192、夏日乡村

安全东

小院无人日自中,门前瓜菜涨青红。

无风但见网罗动,一个蛛儿正斗虫。

镜头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静态到动态,结句集中心力凝视细小景物,表现夏日乡村的宁静优美,画面感很强。(归樵)

193、2011年 盐

白跑堂

诼谣附耳不须论,应喜天朝有物囤。

癸未年来余旧悸,国人秒杀板兰根。

2011年日本8.9级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中国沿海多地出现大规模抢盐事件,一二句正面来写,国有物囤,不信谣言。 三四句笔锋一转,回忆2003年非典时期,国人因余旧悸,秒杀板蓝根情景。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表现了突发公共事件之后,“抢”的画面在中国集体上演,与风险社会中人们危机意识的提高密不可分的社会主题。(归樵)

194、七绝·瀑布

滨湖飞燕

吹云出谷未收鞭,志在汪洋路在渊。

不是临崖拼一死,何来绝唱响人间。

拟人化手法,既生动形象地写出瀑布的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志在汪洋”、“临崖拼一死”、“绝唱”等具象效果。(归樵)

195、登山观日

熊东遨

天上行常例,人间仰至公。

朝霞红一缕,先抹最高峰。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朝霞红一缕,先抹最高峰。”此之妙也。(归樵)

196、瀑布

杨逸明

飞瀑遥倾天上湖,雨丝风片满崖珠。

心泉也有三千尺,能向秋山一泻无?

一二句极尽描摹瀑布神韵,三四句以“心泉”设喻,问句“一泄无?”作结,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可谓合之有道,离之有术。(归樵)

197、宴别

孔繁宇

话到别时开口难,倾杯一饮泪潸然。

天涯不在云遮处,只在转身挥手间。

“天涯”是别后的距离,“转身”是当前的情景,挥手之间,已觉人在天涯,把未来时空压缩到当下,其张力足以使惜别的情感强度大大增强。(归樵)

198、重过瓜洲

米多多

渡头依旧水波圆,不见红衣绿伞边。

知否长街有人立,三山风雨湿双肩。

从诗题“重过”可知,“水波依旧”,“不见红衣”是现在时,“长街人立”,“雨湿双肩”是过去时。过去空间场景隐藏在时间里,时空交错,其味亦殊;即景怀人,其情亦深。(归樵)

199、织毛衣

黄梦明

上下翻飞日万针,孤灯倩影夜深沉。

情丝和线编牢网,网住冤家未定心。

“情丝和线编牢网,网住冤家未定心”,”情深则往往以无端之事,作有关之想,情之愈深,愈远于理“(傅庚生语)。此谓诗之无理而妙也。痴情女子,跃然纸上。(归樵)

200、玄中寺即景二首选一

阿果

莲峰万丈日沉西,壁映秋容塔影低。

独有老僧出门外,束衣持钵喂山鸡。

一二句因“日西沉”而见“壁映秋容塔影”,有光线,有颜色,亦有层次,勾勒大的轮廓,严谨有致。三四句,由“老僧出门”,到“束衣持钵”,再到“喂山鸡”的动作,镜头由远而近,画面逐渐清晰,工笔写人,一副清空淡远的立体画轴渐渐展现于读者目前。(归樵)

(0)

相关推荐

  • 立春感事集

    立春感事集 邓世广 立春寄武汉诸友,时在海南 北国严寒雪落频,布衣我亦学南巡. 良辰长忆聚梅苑,凶讯惊传到海滨. 梦里白云忧酒冷,醉中黄鹤认诗亲. 杜鹃花倩飞鸿寄,遥向江城报立春. *戊戌仲秋留别江城 ...

  • 【诗词曲赋】沧州·袁文芳 | 悠然一味煮流年

    诗词曲赋 第五十七期 责任编辑/李伟亮 王红娟 图文制作/林看云 袁文芳 个人简介 袁文芳,1970年生,原籍山东,现职华北油田幼教工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多家诗词刊物.喜欢旧体诗词,始于意 ...

  • 【网诗存档】阮枕籍:不向人间作好诗

    枕籍 不向人间作好诗 阮枕籍,复旦曦社(原古诗词协会)底层人物.诗文不工,唯擅蕉中得鹿.牖下窥龙.写于沿江而下游学春申四年间. 自题 少小未更事,承风向太微. 经年病犹苦,愁暮道多非. 渡鸟随人去,佳 ...

  • 开心国学院诗友作品集之-开心扬扬

    五绝: 1.五绝 枫 文/飞扬 十月漫清霜,绛姿岭上扬. 秋山谁纵火,百里着红装. 2.五绝 一网诗缘 文/飞扬 天涯一网牵,海内结诗缘. 平仄织心梦,春风调柳弦. 3.五绝 菊花 文/飞扬 金秋篱菊 ...

  • 我读《人间词话》

    □ 熊少华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成为我的枕边书已三十年有余.薄薄一册,给予我的却很丰富. 说文谈艺,品茗聊天,常能俯拾即是,从中找到恰如其分的语言,增加自己的底气.参加一些研讨会尤其是客座 ...

  • 归樵:一诗一得(191—200)

    191 咏万石莲寺中红梅 空香阁主 山寺庭前一树梅,疏疏淡淡破寒开. 东风不解沙门律,却把胭脂抹上来. 东风不解佛门戒着香华之律,却把胭脂涂抹于山寺庭前.三句跳出来写"东风",四句 ...

  • 归樵:一诗一得(651—66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归樵:一诗一得(661—67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归樵:一诗一得(671—68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归樵:一诗一得(641—650)

    一诗一得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quo ...

  • 归樵:一诗一得(631—640)

    一诗一得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quo ...

  • 归樵:一诗一得

    一诗一得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quo ...

  • 归樵:一诗一得(691—70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归樵:一诗一得(701—71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