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2.0已来:华为云如何赋能数字化创新升级?
云原生过去一年来在云计算领的火爆程度无需赘言,但当我们深入探讨这一话题的时候,却总会遇到三个问题:如今云原生具有怎样的内涵?谁需要云原生?其对全社会数字化变革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从2010年Paul Fremantle在博客文章中首次提到Cloud Native(云原生)至今,云原生不断变化迭代,理念也逐渐清晰。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将自身业务与当下的云原生2.0时代相融合,这些问题又会再次浮现。
值得庆幸的是,在12月30日举行的华为云TechWave云原生2.0技术峰会上,我们在众多业界大咖的思辨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云原生2.0不是概念,而是“内生需求”
华为云CTO张宇昕
“云原生不是技术提供商造出来的概念,而是来自于企业和技术人员对于协同开发、知识共享和拥抱开源的趋势,是需求和技术相辅相成而来的,这是一个云上开发迁移的必然结果。”
峰会上,当一些企业的技术主管提及云原生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懂懂看来,这种原生于行业内部的需求,才是近年来云原生被很多企业所接受的主要原因。之前的云计算浪潮,让很多企业将自己的数据中心、计算需求向云上迁移,随着用户对于IaaS基础设施的逐渐到位,一个新的需求开始出现。
“这个过程是从 ON 到 IN的转变,企业数字化建设正在迈入新的阶段。”华为云CTO张宇昕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强调以前企业将传统业务搬迁上云,这是“ON Cloud”,如今用户有了更高的追求,即云上内生的云能力,这是“IN Cloud”,也就是云原生2.0时代所带来的新价值。
企业将传统业务上云的阶段,面临着传统应用单体架构过于厚重、烟囱式架构受限等问题,云对业务的价值还仅仅停留在资源供给的阶段,无法充分发挥出云计算应有的价值。而在云原生2.0,云对业务的价值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供给,还要能以应用为中心,为业务赋能。
“未来的企业需要让新生能力生于云、长于云,同时要把AI、大数据、边缘计算、视频等新生能力用于企业业务发展,而且要继承和发展企业原有能力,并与新生能力有机协同。云原生2.0是要让每一个企业都能成为新云原生企业。”张宇昕强调。
如何理解“新云原生企业”与云原生2.0之间的逻辑?从近期华为云发布的白皮书中,可以清楚了解到企业对云原生技术的认知变化、观念转变:在部署环境方面趋势是从单一云环境向混合云多云环境演进;而能力覆盖范围是从侧重基础架构层面(容器集群管理、容器编排等)向云原生应用层面(微服务框架支持,服务网格支持等)延伸;在技术应用层面,是从云计算本身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领域拓展。
面对这样的需求变化趋势,云原生2.0的价值随之凸显。
首先,云原生2.0将会实现云原生与基础设施间的软硬协同,以及与基础设施的融合,进而让基础设施能感知应用特征,应用能够更家智能、更加高效的利用基础设施;其次,基于原生多云架构,新生能力和既有能力将会有机协同、立而不破;最后,随着云原生生态的进一步完善,支持微服务、AI、大数据、数据库等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将应用生态从互联网扩展到全行业。
在懂懂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数字化进程进入智能升级阶段,云原生2.0的赋能恰恰是企业内生需求与外部环境变化相结合的最优解。
不过,虽然云原生2.0的意义和价值都令人关注,但是在很多行业看来,迈入2.0时代的挑战仍是纷繁复杂,困难会接踵而至。以往上云的经验,未必能在“IN Cloud”过程中带来助力。
这样的困局,怎么破?
三大支撑着力点:高效、敏捷和智能
在峰会期间,的确可以了解到不少传统行业遭遇的云原生应用难题,他们又将如何应对挑战,升级成为“新云原生企业”?
张宇昕对此表示:“新云原生企业具备资源高效、应用敏捷、业务智能和安全可信四个典型特征。云原生2.0将原有的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为云原生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最新的DevSecOps应用开发模式,提供侵入和非侵入两种模式完成企业应用架构升级,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高质量管理,同时让企业具备端到端的全方位企业级安全服务能力。”
这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资源高效、应用敏捷、业务智能这三个关键词。在峰会举行的云原生应用敏捷、云原生数据服务、云原生AI敏捷开发等技术分论坛上,我们对于这三个关键词也有了深刻理解。
所谓资源高效,是云原生2.0将原有的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为云原生基础设施,云原生应用与基础设施不再割裂,而是相互可感知,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使用。举一个例子,非原生向云原生系统的迁移成本,曾被看做是一个阻碍云原生普及的关键问题,而从华为云的云原生2.0全景图中,融合集成平台ROMA Connect将新老应用和数据进行统一服务化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新老系统无缝连接的“立而不破”架构。
在应用敏捷方面,华为云可以为企业提供最新的 DevSecOps应用开发模式,并满足企业复杂的应用开发需求,包括3种开发模式覆盖的7大开发场景,可以实现10倍效率的提升;另外,华为云微服务解决方案则具备双栈和全场景两大特点,利用ServiceStage打造应用的统一治理和管理,双栈模式可以帮助用户把老旧应用、单体应用和微服务应用变成了“一盘棋”,零代码修改统一注册接入、场景化治理、统一管控,让不同应用最终实现平滑演进。
另外,企业在构建新的云原生应用要更加充分利用数据、AI和音视频的能力,从而实现业务智能。华为云通过
云原生的数据使能服务DAYU,企业可以加速将数据资源加工为数据资产;FusionInsight智能数据湖作为数据使能的坚实技术底座,为政企提供一站式多场景的云原生大数据解决方案;GaussDB作为数据使能中的生产交易系统和业务分析系统,还可为企业应用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以及海量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云原生加持的一站式AI开发管理平台ModelArts简化AI开发流程,沉淀行业经验,降低行业AI落地门槛。提供知识计算解决方案将行业知识与AI进行高效结合,帮助AI进入行业核心生产系统,为行业创造价值。云原生音视频基于统一架构的媒体网络,通过云、网、边、端的深度协同,可以实现视频体验重塑、生产效率提升、网络高效分发和业务持续创新。
在上述技术分论坛的内容分享中可以看到,当下云原生技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逐渐成为企业数字化变革升级阶段的强有力凭仗。
更为关键的是,华为云已帮助10+行业、数千企业客户成功落地了云原生,在未来行业落地应用云原生的实践过程中,华为云的两大优势也将进一步凸显:一是发挥云原生技术结合各行业场景进行交叉创新,二是通过“技术+产业”的双轮驱动,为企业从“ON Cloud”到“IN Cloud”保驾护航。
以实践突破单点,以生态连点成面
华为云首席数字化转型官苏立清
可以说,评判云原生创新和落地的最好标准,是用户应用后的整体效果。
“效果”首先来自于华为自身。华为云首席数字化转型官苏立清对此的解释是:基于云原生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华为正在进行自身的“新云原生企业”蜕变的过程。
“华为云原生实践的核心是立而不破,新能力坚持生于云、长于云,并与既有能力有机协同,从而实现立而不破。”苏立清在这里强调的“立而不破”,同样体现在很多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应用实践中。
深交所基于华为云容器引擎打造了高效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和统一的计算与存储资源池,同时,将信创与云原生技术相结合,提升了基础设施的自动化运维程度、资源利用率和分配效率;并将现有应用升级为云原生架构,提升了OA等应用系统的交付效率。
深圳证券交易所技术规划部副总监俞瑾发表演讲
顺丰“快递+”同样使用华为云云原生解决方案,保障120套应用系统全面上云,全流程云原生DevOps平台,极大简化了企业应用上云,基于华为云DevCloud,研发系统全流程上线时间从2天缩短到1小时,提升了48倍。
顺丰科技 “快递+” 敏捷教练尹佳发表演讲
在直播和短视频领域,基于华为云的云原生视频服务助力斗鱼构建实了时云端特效。通过将端侧算力难以实现的特效能力向云侧转移,斗鱼向用户提供了“无感”实时互动体验;用户可以实时体验特效效果,实时控制调节特效,这些成效在用户体验的各方面都带来了大幅提升。
从这些成功案例中不难看出,华为云的云原生解决方案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行业用户的认同。更引人关注的是,华为云希望依靠合作伙伴生态的力量,以“技术+产业”双轮驱动激发云原生的整体势能。
基于此,本次峰会上发布的云原生领域高端交流平台“创原会”,自然引发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依托“创原会”,华为云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与客户伙伴进行联合创新,聚焦探索前沿云原生技术、推动云原生行业落地,让云原生为数字经济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更多价值。
云原生的势能已经呼之欲出,未来依托创原会,发动更多合作伙伴参与进来并得到赋能,才能更好地将华为云的技术实力传导到千行百业之中。
【结束语】
过去10年,是云原生衍变与进化的阶段,对于未来十年的云原生2.0,我们不妨记住这样一句话:这不仅是计算机界一次重大的根本性转变,也是整个世界一次重大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