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國志卷之十五

外戚傳

  述律魯速

  述律魯速,太祖皇后兄也,蕃部人[一],世為酋長。少壯武有膽略,部人憚之。從太祖平奚有功,授統軍使。盧文進自新州來奔,太祖歲入燕塞,魯速以兵從。又從圍周德威於幽州,機巧善智,城幾克,會救至,退師。改授奚王府監軍、東路兵馬都統軍。子屈列,尚奧哥公主。

  蕭延思

  蕭延思,涿州人,太宗皇后父也。少習武藝,有材力,能左右持射。自太祖時從平諸番,常率騎數十深入敵陣[二],屢戰有功。太宗南援石晉,時少掃古撒已死矣[三],太宗每嘆曰:「斯人尚在,中原不足平也。」終北面都部署、遼興節度使。

  劉珂

  劉珂,平章事晞之次子也。尚世宗妹燕國公主。少善射,以材能稱。賦性謹重,未嘗有過,為太宗所知。太宗忿石晉負恩,連年南牧,戰定州,時深入,帝馬陷泥濘中,珂下馬奉帝出,身被數十瘡,流血滿體,太宗壯之。遷林牙、行宮都部署、西北路兵馬招討使。從入大梁,授同知京府事,尋授漢人樞密使,封吳王。

  蕭守興

  蕭守興,番名喂呱,侍中解里鉢長子也。始為祗候郎君、林牙、左宣徽使。景宗居藩,燕燕為妃;即位,冊立為后。守興以后父為侍中,共當國政。是時,景宗嬰疾,北漢見僭叛悉平,南宋憂逼,屢遣蠟丸求援,而守興柱石非材,兵勢少弱,石嶺關南之敗,喪萬餘人。後又遷尚書令、封魏王,任遇彌堅。年既昏耄[四],事多狥私,吏有言韻微訛者,抉摘示明,朝廷以此患之,畏后不敢言。

  蕭孝穆

  蕭孝穆,番名陳六,法天皇后兄也。初,后選入宮為聖宗夫人,授大將軍。后封元妃,遷北宰相,封燕王。孝穆機悟有才藝,馳馬立射五的,時人莫能及。聖宗在位,喜其忠謹,與參軍國大謀。時渤海反於東京,有衆數萬,命孝穆為行營兵馬都統討之。大酋宿石真柵于金閭山上,險峻不可攻,孝穆為宣揚恩意,開其自新,凡所招降七萬餘戶而還,以功授東遼王[五]。聖宗疾亟,急召赴闕。聖宗崩,以輔立功封晉王。又納女為興宗后,授樞密使、楚國王。

  蕭奧只

  蕭奧只,番名掃古,燕京統軍使撻里麼之子[六]。撻里麼於統和中攻南宋澶州,為流矢所中,死城下。奧只以父戰功為祗候郎君,遷林牙、契丹諸行宮都部署,又遷彰國節度使。奧只雖家門貴盛而虛己接物,汲引諸名士,時論賢之。宋張昪來使,奧只以侍中為館伴,從容言:「兩朝盟好,誓若山河,毋以小嫌,遽傷大信。」與昪論談移日,曲盡其懽。昪亦云:「侍中,北朝儀表也。」深敬異之。後授北宰相、宣徽使,封鄭王。

  論曰:漢王諸呂,炎光幾曚;唐柄三思,皇運斯厄。古今外戚之家,未有不驕奢恃權,馴至於蹙且敗也。述律諸人,起兜鍪[七],連輝赫奕,有纍纍金印之封,無彰彰鴟吻之迹,難矣!然考契丹之所以亡,竟不出於外戚之家,豈亂之至匪降自天?時君終當以后族為永鑒歟!如蕭奉先諸人是已,別有傳。

  校勘記

  [一]蕃部人「蕃部」,原作「部蕃」,從席本意轉。

  [二]常率騎數十深入敵陣「率」原作「單」,明抄本同,據席本改。

  [三]時少掃古撒已死矣席校曰:一本「多無『少』字」,與明抄本同。

  [四]任遇彌堅年既昏耄「堅」原作「望」,「耄」原作「毛」,均從席本及文義改。

  [五]以功授東遼王「東遼王」應改「東平王」,遼史聖宗紀八太平十年十一月,以蕭孝穆「為東平王、東京留守」。

  [六]燕京統軍使撻里麼之子「燕京」前原衍「父」字,據文義刪。

  [七]起兜鍪「鍪」,原作「蝥」,據席本及文義改。

(0)

相关推荐

  • 刘彦宗,降金文臣

    刘彦宗(1076-1128年),字鲁开,大兴郡宛平县(今北京市)人.金朝时期大臣,唐朝卢龙节度使刘怦之后. 世代为辽朝大臣.金太祖完颜旻攻打大辽时,投降金朝,授左仆射.同平章事.知枢密院事,加侍中.协 ...

  • 《辽太祖阿保机的耶律家族》摘抄:奠定大业的太宗<成全儿皇帝,借机进中原>1

    尽管后唐是"五代"中的第二个朝代.且是由仰慕大唐盛世的突厥族沙陀族人建立的,但是作为深度汉化的后唐皇室,依然不能摆脱晚唐的一些政治"恶习",比如依然保持着造成大 ...

  • 契丹國志卷之十九

    列傳 馬保忠 馬保忠,營州人也.疏眉目豐下,謹重寡慾,斤斤自修,士人賢其行.自力讀書,不謁州縣,節用以給親里,大穰則賑其餘於鄉黨.太平年間,授洗馬,改著作郎.殿中丞.興宗朝為樞密使.尚父.守太師兼政事 ...

  • 契丹國志卷之十八

    列傳 盧文進 盧文進,字大用,幽州范陽人也.文進身長七尺,偉儀容.守光與晉王搆怨,時晉王遣周德威攻幽州,文進以騎先降,拜蔚州刺史. 是時,李存矩統山後八軍,為新州團練使.晉王時在河上,與劉鄩血戰,會新 ...

  • 契丹國志卷之十六

    列傳 韓延徽 韓延徽,幽州人也.仕劉守光為幕府參軍,守光與六鎮搆怨,自稱燕帝,延徽諫之不從,守光置斧質於庭,曰:「敢諫者斬.」孫鶴力諫,守光殺之.延徽以幕府之舊,且素重之,得全. 守光末年衰困,盧龍巡 ...

  • 契丹國志卷之十四

    諸王傳 東丹王 東丹王名突欲,太祖長子,母曰述律氏.太祖攻渤海,拔其夫餘城,更名曰東丹國,命其長子突欲鎮東丹,號人皇王,時唐明宗初年也.太祖崩於渤海,述律后使少子安端少君守東丹,與長子突欲奉太祖之喪, ...

  • 契丹國志卷之十

    天祚皇帝上 帝諱延禧,道宗之孫,秦王元吉子也.母曰木拙氏.初封齊王,後為皇太孫.道宗崩,齊王即位,自號天祚皇帝,改元乾統. 辛巳乾統元年.宋徽宗建中靖國改元.春正月朔,有流星燭地,自西南入尾,抵距星. ...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五

    胡嶠陷北記 同州郃陽縣令胡嶠,居契丹七年,周廣順三年,亡歸中國,略能道其所見.云:「自幽州西北入居庸關.明日,又西北入石門關,關路崖狹,一夫可以當百,此中國控扼契丹之險也.又三日,至可汗州,南望五臺山 ...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六

    諸蕃記 奚國 太祖初興,擊奚滅之,復立奚王,而使契丹監其兵,後為中京.詳見前志. 古肅慎國 古肅慎城,方五里,在渤海國三十里[一],遺堞尚在. 室韋國 室或為「失」,蓋契丹之類,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 ...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四

    王沂公行程錄 初,奉使者止達幽州,後至中京,又至上京,或西涼淀.北安州.炭山.長泊. 自雄州白溝驛度河,四十里至新城縣,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一].北度涿水.范水.劉李河,六十里至良鄉縣.度盧 ...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

    州縣載記 契丹自太祖.太宗初興,戰爭四十餘年,吞併諸番,割據燕.雲,南北開疆五千里,東西四千里,共二百餘州. 建五京五處 燕京三司西京轉運中京度支上京鹽鐵東京戶部錢鐵司 大藩府六處 南大王府北大王府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