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法的四个标准,你做到了几个?
.....
对于爱好书法的人来说,把字写得好看、漂亮,可以说是最大的理想。比如有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总想把写出来的字和原帖进行比较,以此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有些人觉得自己写得很像,让高手一看,还是被认为存在问题很多。那么,衡量书法好坏的标准有哪些?
点画是否有质感
点画是衡量书法好坏的根本标准,而点画好坏的衡量标准是质感。提起质感,有些人可能就会觉得太过高深,其实,点画的质感,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有质量的感受”,这个意思很好理解。
古人对质感的判别有这些说法:骨力、筋、骨、血、肉等等,如孙过庭说过:“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
张怀瓘也说:“我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靖得其肉”,这些都是表示点画质感的说法。
但是点画中的质感表现了什么,一定会对书法的风格带来影响的,如上面的说法中,如果“肉”多了,表示书法风格就会偏向丰腴,如果“骨”多了,书法风格就会偏向瘦劲。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如果要表现什么样的风格,就要在点画的质感上下功夫了。
点画质感的表现方法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你喜欢哪种风格的古人作品,就一定会去临摹这个古人作品,古人是遒劲的,那你获得的风格也一定是遒劲的。二是临摹后的创作方向问题。
这虽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对今后的创作来说,这个风格也是会得以改变的。三是通过读书、修养形成风格。
书法中所说的“文人气”、“士气”等等,都是说文化人的创作的书法作品。这些都是在一点一画中进行不断吸收的。
笔法是否更合理
笔法的问题因为书体的不同而会发生改变的,也就是说,书体不同,笔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判断笔法的合理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知晓何谓笔法。简单来说,笔法就是用笔写字的方法。
为什么书法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就是因为书法中的笔法太过复杂,这个复杂,并不是说笔法本身的复杂性,而是在书写中笔法在一个瞬间中的组合性是十分复杂的。
比如一个草书作品中,某个字哪怕是一个横画,它也是由多个笔法所组成的,而且在书写的瞬间,这些组合立即就要完成一个有效组合。如果组合得合理,这个笔画就算写成功了,否则,就是败笔。
二是对笔法进行打散练习。正如前面所说,笔法是要组合起来的,在日常练习中,我们可以采取打散练习的方法进行,以此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成功机率。
草书横画的书写,其中有逆锋起笔,也有提笔和按笔,最后可能还有收笔和顿笔,在练习中,可以将这些笔法一个个打散,等到熟练以后再进行组合。
字形的准确度
临摹前人的书法作品,一定是从精准开始的,哪怕是古人原来学习时也是一样的。
比如明代书法家王宠在临摹时尤其注意精准度,他把自己临摹的作品与原作重叠在一起,对着太阳光去看哪一笔写过了,哪一笔没写到位,最后进行纠正。
当代书法家林散之在临摹作品时,也非常注重字形的准确程度,他所临摹的作品几乎与原作一模一样,从而练就了过硬的书写本领。
字形准确度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要控制书写速度,有些人在临摹时,可能觉得自己都写了好多遍了,速度是越写越快,实际上这是要不得的,速度下来了,才能把精准临摹做到位,不然就是走过场、完成任务了。
二是用笔要实。临摹毕竟是学前人的事情,而学习时要把毛笔压实去写,不能认为原帖字的点画很细,自己就用笔尖去照着描,实际上,我们学习时就是用笔的一个过程,是学习前人的笔法,用笔不到位,如何才能学到笔法?
章法要合规
一些书法家在学习过程中,很注意书法章法的合规性。所谓合规,就是符合书法表现风格的要求。
而章法也是制造风格的一个重要手段,北宋书法在尚意上,大部分都是用章法来营造出来的,例如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书法作品,就是因为章法符合文人的格调,所以他们的作品风格就具备了一种文人气象。
在学习临摹中,可以做到原原本本地学,不仅是学习点画、字形,并且把前人的作品形式、章法一起搬进来学习,这几个方法结合在一起,写出来的就是书法作品。
明代书法家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索”,他在临摹中就是注重章法形式的表现,虽然他的临摹是“意临”,但是,他却把自己的“意”放在了作品中,临摹的效率很高,这个方法适用于有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去学习。
判断书法作品的好坏,最终还是经落到作品的风格上来,但是,上面所谈到的点画的质感、笔法的准确度、字形的精准度以及章法的合规性,都是最为根本的要求,只有这个基础牢靠了,作品的风格才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