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家的晒场

老家的晒场

老家附近,有一处占地约五百平米的晒场。从我记事起的八十年代,它已存在;在那个年代,它是非常重要的场地。撩拨起晒场上的那些记忆,总有一种怀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那些往事近在咫尺,又飘游于天涯。

那时候,我们城里还有一些未征用的田地;晒场,成了那个年代的重要场地。那晒场面积大,平铺满红色的小方砖,四周筑着一圈方形小围座,可供人坐下休息,又可防止一些农作物的流失。我不知什么季节,收获什么农作物;只知道在夏季里,晒谷场里总晒满周围农户从郊外的田地,收获归来的花生和稻谷。各家视场地情况及各自农作物的多少,将晒物摆成方正形、㮋圆形、扇形、圆形,可谓是“晒势”各异,尽显丰收景象。

小时候看人家晒花生,外壳有黄色与褐黑色两种,便会好奇地问爷爷。爷爷总被我稚气的话逗笑了。他告诉我,那是田地的原因,花生种在黄土地里,外壳自然就带黄土色;种在黑土地里,外壳自然带黑土色了......

还记得一年夏季中午,我们几位堂姐妹在老宅里玩迷藏。天色不知何时暗沉下来,伴着“隆隆”雷声。老宅外边,有人大声呼喊着:“要下雨了,收谷子了。”我们这些小孩在昏暗老宅里,感觉躲迷藏的“恐惧”,循声跟去晒场凑热闹。雷声时远时近、乌云密布下的晒场已有不少农人们,正神色慌张地扫、铲谷子。那一大场子晒得几近干燥的谷子,在扫,倒之间,沉闷的空气里扬起了谷子的香味与谷尘。任农人们如何匆忙地抢收谷子,天公依然自顾着折腾一番。豆大的雨点“啪啪”地斜落下来,越落越急;倾刻之间,大雨滂沱,四周雨雾茫茫。晒场上来不及收进麻袋的谷子,被雨水急速冲走,向场子外水沟倾泻而去......如今回忆起那场骤雨,那赶着收谷子的农人,我的内心依然难过。真不知他(她)们当时脸上,淌下的是雨水或是泪水?那迎在暴怒风雨之中淋透的身躯,坚定地挑起一袋袋与雨水交融的谷子;迈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地往家中的背景,至今还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晒场除了用于农忙季节外,每年还数回邀莆仙戏剧团来演出。每当木制大戏台搭起,必为周边四邻演上数天。当一阵锣鼓响起,附近老人们的脸上总闪烁着欣喜的笑容,三三两两赶来,急不可待地搬来一把椅子,为自己在晒场上占一处看戏的位置。那些互相招呼的言语、神态,显得异常温暖、柔和;似乎一场戏的到来,赶走了他们一年的疲惫与烦恼。演出开始,随着惊天动地的锣鼓声,演员们带着精致的妆容上场;黛青的眼眉、巧笑的容颜,伴着如泣如诉的胡琴,穿越时空的古装,与台下观众的现代装扮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些入戏极深的老人,总跟着剧情的发展,时而抹泪,时而拍手叫好.......小时候看不懂戏台上“吚吚呀呀”演的是什么,只对那最貌美的花旦敬佩;当她们将长长的衣袖抛岀,舞台上似盛开了一朵美丽莲花一般,让我犹为惊叹!

逢年过节,晒场总迎来当地的妈祖巡佑平安,那是数百人身着各款古装,组成的一幅壮观画卷。巡游起点在我们附近的“三妃宫”,由数名年青力壮的男子抬着端庄秀美的妈祖像,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巡佑平安;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阵阵。也许是老家晒场洁净宽敞,每次出游到中午,队伍总在此歇息。巡游人吃中饭去了,周围虔诚的居民们趁此机会,纷纷赶来晒场,将水果、年糕等供品摆在妈祖前的桌上,向妈祖跪拜、挂红包。那些时刻,晒场上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那个年代,偶有走江湖耍猴、卖膏药的外地人,来到晒场上,敲响大锣,引来我们这些好奇的孩子们,围观着他们带来的几只猴子。我们窃笑着猴子们着各式戏衣,恐惧它们眦牙咧嘴的神态,留恋着猴子们的滑稽表演......

晒场,还是我们周边这些孩子的玩乐天地。男孩的斗铁人、斗地主游戏;女孩子的跳皮筋、“保关”游戏,都在这洁净、宽敞的晒谷场上留下身影。还记得,在傍晚放学后,表弟和邻居家几位男孩,不知从哪捉来几只青蛙,围在晒谷场上,筑几块砖为灶,以干柴烧烤青蛙。那情景让我遇上之后,令我惶恐得吃不下饭,连做几次恶梦,在梦里依然是他们将青蛙活烧烤......那些年,我们堂姐妹总在放学后,甩下书包,聚在谷场上拉起橡皮筋,四个人分成两组,以石头剪刀布定哪两人先玩;后面玩的两人,一人扯一头橡皮筋,看对方兴高采烈地跳皮筋,跳出各式的花样。若对手不犯规,牵皮筋的两人会由脚腂,牵到半腿、半腰、头顶,还在等待着自己上场。这其间,总有妇人们来晒场找自家孩子,一声叫唤,女孩们马上停下游戏,惊慌地奔跑回家;而男孩常是一边应答,一边赖在晒谷场原处不舍离开,直到他们家的大人持来棍子,恐怖加威胁,他们才不情愿地绕过棍棒,奔跑回家。

时光滑过三十年后的今日,我一人来到晒谷场上,静默中寻找着童年的记忆。谷场的南面,如今安装上一系列户外健身器材。数百平米的红砖晒场,依旧洁净,只因三十年未晒谷物,少有人走动,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砖面暗哑,显见不少斑驳苔藓。那个年代,曾昭示晒场重要的老人们,留下勤劳足迹,于这三十年间,陆续离世。而那群调皮天真的孩子们,早已步入中年。

此刻,我迎着耀眼的阳光,镀亮荒远的历史,为晒场默默叙写些许百年记忆......

插图/网络

作 家 简 介

何爱红,福建仙游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分会副主席,《冬歌文苑》编审,《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爱好文学、画画、旅游;作品发表于《仙游今报》《湄洲日报》《侨乡时报》《冬歌文苑》《莆田作家》《莆仙文艺》《灌河文学》《当代作家》《清风杂志》《青年文学家》等报刊、平台上。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文苑新秀】散文:盼望

    ☆ 子午文苑 ☆ 平台总监:赵会宁 文字编辑:冯雪兰 美工编辑:冯雪兰 [作者简介]汪靖茜 ,女,汉族, 2008年8月出生,9岁,现就读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山河小学三年级二班,自小喜欢舞蹈.热爱写作 ...

  • 胡家

    一 胡家,是先后陈的一个自然村,与我老家新庄不到一百米的距离. 既然已经写了新庄,那么索性也写写胡家.因为胡家是我的外婆家,我的祖宗都在胡家.我童年时代的欢声笑语,也大多撒落在胡家的角角落落. 我小时 ...

  • 知青老白:忆起交公粮时的往事,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原创鬼眼穿魂2021-04-22 00:01:15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半田半地,四季分明.水稻种两季,早稻和晚稻,夏收早稻,秋收晚稻. 夏收非常繁忙,又要抢收,又要抢插,俗称双抢. 夏收 ...

  • 【文苑新秀】散文:我盼望

    ☆ 子午文苑 ☆ 平台总监:赵会宁 文字编辑:冯雪兰 美工编辑:冯雪兰 [作者简介]王楠楠,甘肃省正宁县山河小学五年级六班学生. 我盼望 小草盼望发芽,花儿盼望绽放,大树盼望抽枝,河流盼望大海,雄鹰盼 ...

  • 消失的晒谷场,永远的乡愁

    消失的晒谷场 路过南渡河的时候,看到东西田洋金灿灿的一片稻田,心里顿时明亮起来.几辆收割机正在不慌不忙地收割着,收割机爬过的地方,留下的稻草渣铺成一条小路,人们拿着塑料袋装稻谷.机械化真方便,真好,但 ...

  • “走雨巡”和“狗屎辣”

    "走雨巡"和"狗屎辣" 五月间,龙舟节到了,拔花生时节也到了. 在旷野的花生地拔花生,一阵凉风刮来,绿翠的旷野,顿时淡黄色的草帽纷飞,原本太阳灿烂的天空,飘过一 ...

  • 写在纸上的孤独 融进生命的热爱 ——读虞克义散文诗有感 | 王余

    <文学百花苑>国内最优秀的原创文学平台 写在纸上的孤独  融进生命的热爱 --读虞克义散文诗有感 王余(四川轻化工大学教授    自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虞克义,笔名巴山夜 ...

  • 【名家名作】忆文友朱云泉/李守忠

    朱云泉先生,是我兄长般的良师益友.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认识朱云泉先生是在我创办<莒州文苑>文学期刊之初,共同的文学艺术爱好,让我俩一见 ...

  • 《作家新视野》ll【小说前沿·王翠花的眼泪】ll总第108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期制作:孟新龙 王翠花的眼泪  文/万秋分(湖北) (一) 太阳已经西斜了,撒落的光线照在高高低低新建的.一栋栋新式楼房上面,把一个个长长的 ...

  • 知青老白:分稻草“捡勾”,农村很多事大家不知道,我来说给你听

    前两天我写了篇文章,说的是以前农民交公粮的事情,引来了很多朋友围观,大家的评论我都看了,大多数朋友都能理解文中的意思,但有少数朋友持反对意见,觉得当年的农村不是那个样子.下面,我就来说一下农村收割稻子 ...

  • 散文:故乡的记忆 | 姚纯清 主播 | 雪影儿

    长风文艺 长风文化传媒shangjingfj 故乡的记忆 姚纯清 从上世纪末到现在,买过两种不同版本的<平凡的世界>,二十年来,阅读这本书不下七.八遍,每次翻看它,都被路遥的语言感动得热泪 ...

  • 文学看台902 | 庄友烈的晒谷场下了一场及时雨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晒谷场(组诗) ·庄友烈 晒谷 六月天的脸说变就变 一家老少进入备战的状态 云飘过,阵雨随时来 抢收,手脚得麻利 过后,晴空万里 重新晒上的金黄谷粒 贵得比金子还要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