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成功属于勇敢者
成功属于勇敢者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
张志荣||甘肃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张海迪
最近,我读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史铁生先生著的《我与地坛》。近几年,史铁生深受读者尊敬、喜爱,虽然他已故数年,但其佳作却日益走近更多人心中。史铁生是一位残疾人,他与疾病挑战,最终战胜了病魔,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通过拜读《我与地坛》后,感慨万千,可以说是含着眼泪读完这本书的。尤其对《我与地坛》一章,如食苦药一般,滋味难忍。
史铁生是智者,是中国文坛明星。史铁生生于1951年,逝于2010年,未迎来花甲之年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朝夕相处的地坛,离开了亲人。他的命运是苦涩的,1967年在清华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西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且身患多种疾病,但他从1979年后相继创作发行了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以及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1998年肾衰竭致尿毒症之后,他以顽强的毅力,仍不忘笔耕,撰写了多部随笔集、散文集以及长篇小说。其中文集《我与地坛》共辑入散文随笔18篇、小说1篇,集中了史铁生记述自己青少年时代环绕“地坛文化”生活与感受的精彩文字。文章与地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流淌着亲情、爱情与欢乐,也承载着苦闷、抗争与新生。展示了古朴、神秘的“地坛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史铁生去世五周年之际,201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史铁生全集(12卷)》。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凝聚了他一生心血,也展示了他的超凡智慧,事实证明他既是一个睿智者,也是一个有志气者,更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史铁生是强者,是一个“钢铁人物”。他是一位身残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饱尝了更多的人生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地坛,在那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人生价值。
残疾对史铁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那段阴暗的日子里,地坛成了他第二个家。他在地坛里苦思冥想,想到了死,也想到了生,为生与死而烦恼。从最初的对生的厌恶,到后来的努力活下去,这个转变非常痛苦,需要勇敢的抉择。当然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只有勇者才能在困难、挫折面前不低头,不缴械投降。既然上天赋予人生命,那就应该珍惜生命,好好活着,用活着证明自己的价值。史铁生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意志,发掘出了自己写作的天赋,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极具哲思的散文集,读后给人带来了深刻的人生反思。从史铁生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残疾人励志后改变自己命运的历程。何况我们有些人一遇到困难或者受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甚至有的想不开走向极端,拿生命开玩笑。这些行为就是典型的弱者、懦夫。
史铁生是凡人,是中国式的儿子。史铁生不仅思考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苦,始初他并没有考虑他的母亲及其他家人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在母亲的长期陪伴和鼓励下,他长期呆在地坛,逐渐地从地坛风雨四百年的历史中看到了坚强,也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于是开始励志,决定在文学领域做出点成绩。经过许多年的勤奋努力,他功成名就,成为一名知名的文学家。他也和千千万万个儿子一样,是深深爱着他的母亲的。他在小说获奖后,产生了沉郁和哀怨,“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的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他的怨言就是对母亲的爱戴、思念和眷恋。惋惜母亲却去世了,未能看到他成功的那一天。
这就让我们深深地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是可贵的,而且更要懂得亲情的伟大是无私的。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需要的是自强不息,那份对待生命的纯真、敬畏,不让时光白白流失,要正确对待生命中的欢乐,生活中的苦难,最终让生命绽放出最华丽的光彩。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志荣,1957年出生,1976年12月服役青海某部,1991年7月转业回原籍,长期从事政工、党务工作。退休赋闲,喜爱笔耕,以码字为快乐,偏爱散文,近百篇散文见与《中国工商报》《青海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副刊)》《工商时讯(甘肃)》及《冬歌文苑》《世界经典文学荟萃》《青藏线老兵之家》等网络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